卜辭賸義五則

2020-02-24 00:57孫亞冰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20年0期
关键词:殷墟甲骨甲骨文

孫亞冰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

第一則 《合集》34086的“内旬”

《合集》34086(圖一)是一版歷二類卜辭,與《合集》34085同文,其中有一條辭釋作:

癸未貞: 内旬有求(咎),不于人憂。(1)根據同文的《合集》36085,“不于人憂”的“人”字前漏刻了“一”字,“一人”指商王。

“内旬”之“内”,或釋作“下”、“六”,均不確。(2)諸説可參劉源: 《談一則卜辭“刮削重刻例”及一組歷賓同文卜辭》,《南方文物》2015年第3期。殷人將當時的政治區域區分爲“内”和“外”。“内旬有求(咎)”是説商都内的下旬有灾咎,這句應當是之前卜問的占辭,本辭則主要關注這一灾咎是否會給商王帶來憂患。卜問商都内是否有灾咎的卜辭還有:

《殷拾》15.5(3)即《合集》23620、41228、《上博》17647.403,這三版均不如《殷拾》15.5片形完整,而且《合集》41228的摹本有誤。(圖二,出組)

三月癸酉卜,貞: 旬在内。

《合集》20609(師小字)

“其在内”指前一行爲或動作的處所,相似的句型如:“其登鬯,其在祖乙”(《合集》22925,出組);“其登,其在祖乙”(《合集》22926,即《卡内基》161,出組);“王其(4)此字陳劍改釋爲“遊”,參《甲骨金文用爲“遊”之字補説》,《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8輯,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其于”(《合集》35965+36177+《笏》二986+《續存補》7.3.2,蔣玉斌綴,黄組);“其尞,其

圖一

圖二

自王季”(周公廟甲骨(5)蔡玫芬主編: 《赫赫宗周: 西周文化特展圖録》,臺北: 故宫博物院2012年版,頁36。)。《合集》20609“旬在内”是“旬亡憂在内”的省稱。(6)黄天樹: 《説殷墟甲骨文中的方位詞》,《黄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 學苑出版社2006年版,頁203。上引二辭也是卜問商都内下旬是否有灾禍。另外,《合集》22592“卜有咎,在兹内有不若”的“在兹内”以及《合集》16348、《屯南》附12、756、《綴彙》369(肖楠綴)、(7)蔡哲茂編: 《甲骨綴合彙編》(圖版篇,簡稱《綴彙》,下同),臺北: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花東子卜辭、安阳小屯18号墓出土的玉戈(M18∶46)朱書铭文等的“在入(内)”也可能都是指在商都内,而不是具體的地名。

像“内旬”一樣在“旬”前加地域名限制的例子,又見於《合集》33145+《合補》10839(周忠兵綴,歷二):“在旬”、“在轡旬”、“[在]食旬”。

第二則 《合集》16937的“有咎卜”

《合集》16937(圖三)是一版典賓類卜辭,現藏清華大學,與《合集》5807(8)趙鵬將此版與《合集》17055(《懷特》959)綴合,可參考,見黄天樹主編: 《甲骨拼合三集》第600則,北京: 學苑出版社2013年版。《合集》5807現藏瑞典斯德哥爾摩東方博物館,具體情況參王澤文: 《對〈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藏甲骨文字〉的補充及相關著録的調查》,《古文字研究》第29輯,北京: 中華書局2012年版。(圖四)成套,前者爲二卜,後者爲三卜,但文字内容不完全相同,《合集》5807骨首部位完整,銘文爲:

圖三

圖四(王澤文提供)

“有咎卜”的説法目前只見這一例,卜辭常見的是“卜有咎”(《合集》16953、22592、26095、24215、34708、《合補》7935等)、“二卜有咎”(《花東》102)、“歲卜有咎”(《合集》15485、26096)、“王夕卜有[咎]”(《運臺》3.0587)、“朕卜有咎”(《合集》24135)等,主語“卜”或“某卜”都在謂賓短語“有咎”之前。筆者認爲,“有咎卜”的“卜”應當是後置的主語,意思與“卜有咎”相同。

由以上諸例可見,將“有咎卜”看作後置主語是合適的。不過,把“有咎卜”當作偏正結構,理解爲有咎的卜,文意也通。

還有一個問題,“有咎卜”的“卜”能否釋作“外”?“卜”與“外”同形,要根據辭例判斷是“卜”,還是“外”。以往有學者將“卜有咎”的“卜”釋作“外”,沈培已有辯駁,(11)沈培: 《殷卜辭中跟卜兆有關的“見”和“告”》,《古文字研究》第27輯,北京: 中華書局2008年版。從“二卜有咎”看,“卜有咎”應釋作“卜”。雖然卜辭也有“外亡憂”的説法(《合集》590,此辭與“殷亡憂”對貞,當釋“外”(12)黄天樹主編: 《甲骨拼合集》,學苑出版社2010年版,頁378注2;張惟捷、蔡哲茂編著: 《殷虚文字丙編摹釋新編》,臺北: 中研院史語所2017年版,頁504。),但是與“卜有咎”對比,還是應該把“有咎卜”的“卜”釋作“卜”,而不是“外”。

第三則 《合集》33378釋文校補

《合集》33378是一版無名類卜辭,内容與田獵有關。過去的釋文因拓本不清楚和不了解無名類卜辭的文例多有誤讀,最近王子楊根據劉影發現的無名類特殊文例(即骨邊刻辭最後一行文字長度往往大大超過前行(13)劉影: 《殷墟胛骨文例》,北京: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頁220—226。)重新做了釋文,(14)王子楊: 《甲骨文字淺釋四例·釋〈合集〉33378之“虣”》,《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第3輯,成都: 巴蜀書社2016年版。如下:

(1) 王其乎(呼)虣,擒。

(3) 辛酉卜: 王其田,惠省?犬比,丁□(刈)彔(麓),亡灾。

圖五1、2

(3)辭的“省”字,當非“省”字。“省”下从“目”,此字下从“首”,上面“屮”的左上不太清楚,是否有“”或中豎上端左折,存疑待考,不過它應該就是無名類、何組常見的地名“”(《合集》29207作),此字上从一個或兩個手形,或省手形(本辭中的“”若只从“屮”,則與下舉第三類字類似),中間从“禾”或“木”,下大都从“首”,個别訛變爲“目”(《合集》28146、29369),(19)李宗焜的《甲骨文字編》(北京: 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214頁將《合集》29395、29396中的“”字下从的“首”誤摹爲“目”。舉例如下:

過去商承祚説《佚存》693(《合集》20274)中“正商”之“正”用的是本義:“此征之義爲巡守,爲行,非征伐之征……此辭殆王巡守于商漁而卜也。”(26)商承祚: 《殷契佚存考釋》,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33年版,頁84。李愛輝將這版甲骨與合20655、掇三763綴合,(27)黄天樹主編: 《甲骨拼合四集》,第937則,北京: 學苑出版社2016年版。卜辭意思更明確了:

王光鎬認爲卜辭“正雨”、“雨不正辰”、“正年”中的“正”當訓行,(28)王光鎬: 《甲文“楚”字辨——兼論正、足不同源》,《江漢考古》1984年第2期。張玉金已有辯駁,指出這些“正”應理解爲適宜、對……適宜。張説可從。

卜骨頂端還有一辭殘餘,左邊似爲“風”字,此辭估計是問田獵是否遘風。將以上補正部分總結如下:

第四則 《合集》33133釋文校訂

《合集》33133(《山博》1360)是一版歷一類卜辭,辭例特别,再加上拓本較模糊,故以往釋文分歧較大,如《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釋作:

(4) …卯…

白于藍將(1)分爲兩條卜辭:(29)白于藍: 《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校訂》,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頁248。

(1) 王…(敦)…

《甲骨文合集釋文》也認爲有五條卜辭,釋作:

《甲骨文校釋總集》、《殷墟甲骨文摹釋全編》和香港中文大學“漢達文庫”除了標點或個别文字的隸定不同外,釋法與《甲骨文合集釋文》基本相同。沈培先生將争議較大的前三辭釋爲:

(3) 癸亥貞: 旬亡憂。于火。

此版甲骨現存山東博物館,我們在整理時,發現以往釋文均不確,需要修正。整版甲骨現存四條卜辭,分别是:

(1) 癸丑貞: 旬王亡憂。見于敦?。

(2) 癸亥貞: 旬亡憂。王在岫。不。二

(3) 癸酉卜,貞: 旬亡憂。王在□。二

圖六1、2、3(湯銘攝影)

可見,此形爲“敦”的可能性很大,當然,究竟是什麽字,綴合之後才能揭曉。與“見于敦?”類似的辭例,有:

癸亥貞: 旬亡憂。見于敦。

《合集》33132(歷二)

癸未貞: 旬亡憂。不見。王在□。

《合集》33163(歷二)

癸未貞: 旬亡憂。見于鹿。一

癸卯貞: 旬亡憂。不見。一

民間藏骨(歷一)

關於“見”字,沈培先生讀爲“現”,認爲其專指卜兆現出凶祟,“見于某地”是説卜兆顯現在某地有凶祟之徵。(32)沈培: 《殷卜辭中跟卜兆有關的“見”和“告”》。

(2)辭“憂”下骨面剥落,拓本模糊,從照片上看是“王在”二字(圖六2),“王在”下的字从“山”、“柚”聲,即“岫”字,(33)“柚”、“岫”等字的釋讀,看王子楊: 《甲骨文字形類組差異現象研究》,上海: 中西書局2013年版,頁287—307。此字常見,但多是把“山”刻在“柚”下,(34)參李宗焜: 《甲骨文字編》,頁499。“山”刻在“柚”上的只此一例。“岫”下的字,是“不”。“不”的屬性,不易確定,用辭、驗辭都有可能,有没有可能是“不見”的省略?恐怕也有。(2)辭的刻寫特徵類似歷二類的刻寫格式:“先豎刻‘干支’二字,然後提刀,由‘貞’字開始貼着‘干支’二字另起一行再繼續豎刻。”(35)黄天樹: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頁169—170。黄天樹先生説歷一類不見此種格式,由本版可知,這一説法需要修正。

(3)辭右邊骨面剥落嚴重,“在”字尚可辨,“在”下地名則不能識(圖六3)。

第五則 《合集》29387釋文校正

《合集》29387是一版無名類卜辭,現存三條卜辭,(1)辭文字清楚,各家釋讀大同小異,差異主要集中在(2)、(3)卜辭上(釋文順序自下而上),如《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釋作:

(2) 戊申卜王其戊省…惟今日…

(3) …翌日…

《甲骨文合集釋文》釋作:

圖七

(3) …之日…

《甲骨文校釋總集》釋作:

(3) …之日…

《殷墟甲骨文摹釋全編》的釋文與《甲骨文校釋總集》相同,香港中文大學“漢達文庫”(2)辭釋文與《甲骨文校釋總集》同,(3)辭釋“…翼(翌)日…”,與《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同。

(3)辭,左邊“日”字上是“翌”字的殘筆,不是“之”,右邊還有一個“工”字。“工”或讀爲“功”,訓“功績”,類似用法又見“王其省,又工,湄日亡灾”(《合集》29685)、“工于向,不遘雨”(《屯南》2776)、“其[又]工在疐”(《合集》28767)、“今日乙王弜省,又(有)工,其雨”(《合集》28971)。(39)劉桓: 《殷代史官及其相關問題》,《殷都學刊》1993年第3期;王子楊: 《甲骨文字形類組差異現象研究》,頁284—285;孫亞冰: 《從甲骨文看商代的世官制度——兼釋甲骨文“工”字》,《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四輯,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1)辭的“翌”字从“日”(無名類从“日”的“翌”字,如《合集》28537),説明第(3)辭的“翌”很可能也是从“日”的,“尋”字下不知是否有缺文,該條與其前卜辭形成了對時間的選貞。

要之,《合集》29387應釋作(釋文采用寬式):

(2) 戊申卜: 王其或省[田],叀今日。

附記: 王澤文、湯銘先生爲本文提供了照片,趙愛學先生幫助核對了國圖甲骨,李愛輝、牛海茹二位提供了修改意見,在此對以上諸位先生表示誠摯的感謝!

猜你喜欢
殷墟甲骨甲骨文
基于造字机理的甲骨字生成技术研究
21世纪以来的甲骨缀合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殷商故都 甲骨之城
图说汉字
殷墟
图说汉字
安阳洹北商城考古启动
刻在甲骨上的爱情
甲骨文构形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