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种认养项目造林技术及其效益评价

2020-02-24 10:49蔡德万隋士凤纪鹏
防护林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招远招远市苗高

蔡德万,隋士凤,纪鹏

(山东省招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 招远 265400)

我国森林覆盖率低,荒山、荒滩较多,造林质量还不够高,一些地方乱砍滥伐、乱征滥占、破坏林草植被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绿化任务依然任重道远。为发扬中华民族爱树、植树、护树好传统,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山东省招远市自2018年以来,开展了以企业、学校、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及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的认种认养公益植树活动,增加了义务植树的多样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市民造林的积极性,提高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取得良好造林成效,产生一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 项目区概况

招远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地处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地带,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山丘连绵,沟壑纵横,大小山头1 300多个,沟4 400余条,地貌比较复杂,可分为山地、丘陵、缓丘、平原、洼地、海滩6种地貌类型。地形自东北向西南呈反“S”形分水岭,南北形成大沽河、老界河两大流域,境内河流11个,流域160余条。土壤可分为棕壤土、潮土、褐土和水稻土4个土类。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草丛等4个主要植被型。

2018—2020年,招远市连续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认种认养造林活动。该项目区位于招远市罗峰街道龙王庙下村,造林地为丘陵地貌岭坡梯田微地貌类型。造林作业区附近有小一型水库龙王湖,可为造林提供充足的水源。造林作业区土壤类型为棕壤,土壤质地为沙壤,疏松母质厚度一般在20~40 cm,少部分为中层土,海拔高度在110~150 m,坡度在10~18°。造林地周边植被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造林地为弃耕地,非基本农田保护区。参考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经对规划造林地的实地调查分析,该造林地立地条件较好,适合林木生长。

2 项目建设规模及布局

2.1 项目建设规模

龙湖认种认养公益植树基地项目规划造林面积35.3 hm2。项目规划分三期实施,即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公益植树造林14.3 hm2,2019年3月31日前造林13.7 hm2,2020年3月31日前完成造林7.3 hm2。其中2018、2019年规划的公益造林项目列入山东省烟台市全域绿化优质亮点工程。

2.2 项目建设布局

坚持适地适树相对集中连片的植树布局原则。规划造林地均位于罗峰办事处龙王庙下村龙湖周边山地,设计林种为风景林。建设范围主要以罗峰办事处龙王庙下村龙湖周边一般耕地为主,项目区道路相对平坦,有通往植树地点的进山道路,便于认种认养中的小学生、中学生及年长者顺利安全到达目的地。规划区内的耕地大多为撂荒地,可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通过造林绿化,形成布局合理的城市景观林体系。

3 造林施工设计

3.1 林种设计

根据项目建设宗旨及当地生态建设要求,作业区的立地条件、造林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标,设计林种为特殊用途林中的风景林(一般生态公益林)。以优良的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优质外来树种,营造具有生态互补作用的带状混交林。

3.2 树种设计

因项目区作为社会公益组织或家庭义务植树基地,不宜规划过多树种,宜采用经济、美观,同时又具有景观绿化效果的乡土树种为主。主要规划了:紫叶李、黄栌、海棠、樱花、五角枫、红枫、银杏、楸树等树种。

3.3 造林方法设计

为便于社会公益植树活动的组织实施,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采用植苗造林方式。由招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挖穴,公益组织负责栽植、浇水及认养。

4 造林技术

4.1 整地

整地方式采用穴状整地,定植穴规格统一为60 cm×60 cm×60 cm,一律采用机械(挖掘机)挖穴,由罗峰办事处负责安排人员挖穴。整地在每年的3月12日前完成。

4.2 造林密度及配置方式

造林株行距3 m×3 m,造林配置方式为正方形配置。因丘陵地带梯田大小不一,造林密度和配置方式根据梯田的实际情况可做适当的细微调整。树种配置方式采用带状混交。通过树种合理配置,增强林木抗逆性,提高林地生物多样性。

4.3 栽植

栽植应严格按照DB37/T 397-2004《工程造林技术规程》要求进行栽植。栽植时,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要领,先用湿润的土壤埋苗根至1/3处时,把苗木向上轻提一下,舒展根系不窝根,然后踏实,再埋至穴满,踩紧,浇水,最后埋一层松土以防蒸发,做到苗木根系舒展完整,分层填土、适度踏实,灌水浇透,封土培堆,及时补充定根水,确保土壤水分充足,提高苗木成活率。

4.3.1 苗木要求 树干通直、树形优美、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木,为提高苗木成活率,宜采用截干栽植。苗木规格,具体标准是:紫叶李米径3~5 cm,苗高3 m以上,调运前截干至2 m;樱花米径4~5 cm,苗高3 m以上,调运前截干至2 m;红枫米径3~4 cm,苗高3.5 m以上,海棠米径3~5 cm,苗高3 m以上,调运前截干至2.2 m;楸树米径3~4 cm,苗高4 m以上;五角枫米径3~4 cm,苗高3.5 m以上;黄栌米径3~4 cm,苗高3 m以上。按照造林面积、造林密度和株行距,该项目共设计栽植苗木38 690株,按5%损失系数,共需苗木40 624株。

4.3.2 植苗深度 栽植深度要超过苗木根系原土痕2~3 cm,做到苗木根系舒展,深度适宜。

4.3.3 造林方法 尽量做到随起苗、随运苗、随栽植,为便于组织造林,可于栽植前一天下午起苗,栽植当日早晨将苗木运输分配到造林地(一般规定7:00前运达),当天8点前开始组织栽植,并保证当天栽植完毕。造林后于当年秋或翌年春及时检查造林成活率,并以同种、同龄苗木补植齐全。

4.4 抚育管理

4.4.1 松土除草 原整地穴面都要松土,除掉杂草;松土深度3~5 cm,距栽植点越近越浅,不可损伤苗木;结合松土要培好外埂,以利拦截雨水,培埂用土应从整地穴的墙后部位切取。林地覆盖:对幼林通常使用土盖、草盖、地膜、麦秆、绿肥等做为覆盖物,覆盖在树穴之上。这样做的好处是阻挡阳光直射、保墒、提高地温、促进幼树根系生长,抑制杂草,促进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养分等。

4.4.2 幼林浇水 栽植时由认种认养人负责浇水,为保证苗木成活,栽植3日内,由罗峰办事处负责安排人员及时浇透定根水,以后应视土壤墒情安排浇水时间和次数。浇水后可采用土覆盖、塑料地膜覆盖或杂草覆盖穴面的办法,以覆土防护为主,以保持土壤墒情。

4.4.3 管护 栽植后对林木进行及时修枝,剪去双头或多头幼树多余的主枝、病死枝等,减少水分的蒸发及营养的流失[2]。公益组织认养人要视当地墒情进行及时的后续浇水、培土等管护工作。

5 效益分析与评价

本次公益活动项目的开展由招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林业局)、共青团招远市委、招远广播电视台、《金都招远》官方微信、胶东在线《招远网》等相关单位共同主办,由胶东在线《招远网》负责组织报名,与共青团招远市委做好宣传发动,与公安对接维持好当天交通秩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做好造林现场的规划、苗木的准备。广播电视台做好公益植树活动的宣传报道。罗峰办事处协助村做好土地平整、道路整修、挖穴、水罐车、森林防火标志等相关配套设施准备。每年3月12日至3月31日期间,组织造林,秋季或第二年春天进行适时补植。

5.1 经济价值

项目区位于招远市西出口龙湖周边,每年春暖花开之时各色树种竞相开放,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旅游,对于提升招远市城市景观形象,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

5.2 生态价值

项目对于改善招远市城区环境,特别是改善龙王湖周围小气候,起到保持水土、改善水质,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产生一定的生态价值。

5.3 社会价值

参与该基地项目植树的人员来自于各行各业的志愿者,通过栽植家庭树、成长树、友谊树、情侣树、生日树、青年林及为树木挂牌、写祝福语、留纪念照等形式,引导公众以树寄情、以树铭志,传播全民植绿、爱绿、护绿的理念。这不仅扩展了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提高全民义务植树率,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益植树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到植树造林中来,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招远招远市苗高
招远市苹果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欧家夼—邱家(欧邱线)】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招远市区全民健身路径配备及使用情况研究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传递光明 融化冰雪 招远站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深度剖析招远市古村落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