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协同利凡诺在瘢痕子宫引产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2020-02-24 07:14王森
健康大视野 2020年3期
关键词:利凡诺瘢痕子宫米索前列醇

王森

【摘 要】 目的: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协同利凡诺在瘢痕子宫引产中的临床作用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瘢痕子宫患者36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干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凡诺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协同利凡诺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引产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瘢痕子宫患者的引产工作中,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协同利凡诺进行干预,患者的引产结果较好,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较低,临床结果明显。

【关键词】 瘢痕子宫;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利凡诺

【中图分类号】R791.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088-02

近几年妇产科患者的人数有着明显的增加,其中瘢痕子宫患者人数较多,瘢痕子宫患者,在引产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宫缩过强而宫口不开,胎儿可自子宫瘢痕处或阴道后穹窿处排出的情况,这对产妇以及胎儿均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有效且安全的帮助瘢痕子宫孕妇进行引产,是目前临床上极为重视的问题[1]。本文主要研究内容见下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瘢痕子宫患者36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研究组患者18例,患者年龄在25岁~32岁之间,平均孕周(20.25±1.24)周;对照组患者18例,患者年龄在24岁~33岁之间,平均孕周(21.11±.83)周;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数据差异较小,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均获得各位患者以及其监护人的签字同意。

1.2 实验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排空膀胱后,采取平卧位。

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凡诺进行治疗:与患者羊膜腔内注射100mg的利凡诺进行引产,并在注射后口服使用抗生素,并于引产成功后继续口服抗生素以及肌肉注射缩宫素20U,最后口服使用益母草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2]。

研究组患者则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协同利凡诺进行治疗:羊膜腔内注射100 mg 利凡诺,后患者于床上休息 5 ~ 10 min,对患者是否产生药物反应进行观察,间隔 2 h 后口服使用75 mg 米非司酮,后再间隔 12 h 再次进行口服米非司酮75mg,服药前后患者需要禁食 2 h,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 24 h后,经阴道后穹窿对患者给予米索前列醇25 μg 阴道放置。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组织残留率以及引产成功率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记录。

1.4 数据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1.0对本次研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引产情况

表1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引产情况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引产情况,两组对比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表2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常选择的利凡诺,属于吖啶杂环类化合物的一种,可对离体及在体子宫的子宫肌收缩频率、幅度及张力进行增加,且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子宫对利凡诺的敏感性也就越加明显[3]。

研究中选择的米索前列醇属于前列腺素 E 类药物的一种,可有效降解宫颈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释放人体细胞中存储的胶原蛋白酶及弹力蛋白酶,通过前列腺素 E 受体、或对宫颈胶原纤维酶的激活,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软化宫颈的效果[4]。但中期引产中,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必须配伍使用,严禁单独使用此药物。米非司酮属于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孕酮作用,可通过对炎性细胞渗入宫颈的调节,分泌趋化因子,使胶原的分解加强,促进宫颈软化、扩张,类似于自然分娩生理过程的宫颈形态变[5]。而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合用后的促宫颈成熟等作用,可以有效的对单用利凡诺引产造成的缺陷进行弥补。

综合研究结果数据显示,在瘢痕子宫患者的引产工作中,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协同利凡诺进行干预,患者的临床引产效果较好,在有效缩短引产时间的情况下,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出血量,且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临床价值明显。

參考文献

[1] 张丽丽,李海波,林文静.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凡诺在瘢痕子宫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1):1419-1420.

[2] 王国纬,董智力,李岩,王国敬,王同娜.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协同利凡诺在瘢痕子宫引产中的临床研究[J]. 河北医药,2017,39(22):3455-3457.

[3] 谷冬梅. 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凡诺在中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工程,2018,26(08):103-105.

[4] 李秋梅,陈文妹. 利凡诺羊膜腔注射与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比较[J]. 中国性科学,2015,24(07):94-96.

[5] 苗英. 米非司酮和利凡诺联合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的作用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110-112.

猜你喜欢
利凡诺瘢痕子宫米索前列醇
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的切口位置选择手术观察
不同时间舌下含服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观察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观察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替代利凡诺终止中晚期妊娠的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65例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终止14-20周妊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