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2020-02-25 22:16潘小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针灸穴位障碍

潘小梅

(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康复科,山东泰安 271000)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指吞咽器官结构及功能受到损害,食物无法安全进入到胃中,常常会引起误吸、脱水、肺部感染、窒息等问题,可提高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常常通过导管球囊扩张术、 感觉刺激训练、手法训练等方式进行,可取得一定康复效果[1]。 近年来,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青睐,中医康复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辩证康复为原则的传统康复疗法。 中医康复疗法有效结合传统物理康复法、作业疗法、药物康复法、针灸康复法等众多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康复特色[2]。 虽然临床对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一定量的研究,但尚未达成统一意见。 该研究旨在对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进行综述。 具示如下。

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机及康复治疗现状

1.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中医属于“喉痹”“中风舌本病”等范畴,其发病机制与中风相似,中风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劳倦内伤,饮食不规,瘀血阻滞、心火亢盛、气血逆乱,上冲于脑所致。 病变部位常在舌咽、脑,与五脏密切相关。 病机为虚、火、风、痰、气、瘀,病性为本虚标实,基本病机为营养失调、气血逆乱。

1.2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现状

吞咽障碍表现为随意性的舌运动时间延迟以及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降低。 以往常规吞咽训练主要通过强化吞咽反射, 以防吞咽肌群发生萎缩,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但是起效时间较长,效果并不理想。 有研究表明,神经肌肉电刺激可通过对患者喉部神经、肌肉进行刺激,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咽部肌肉的灵活性及协调性,改善患者进食功能。

崔长富等[3]研究选取69 例常规训练组与69 例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等综合康复法,根据洼田饮水实验评定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综合康复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常规组,且综合康复治疗组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等综合康复法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降低肺炎发生率。 给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常规训练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效更加确切, 显示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吞咽训练相结合的优势,同时表明多元化刺激比单纯功能训练更加利于脑的恢复。

2 中医康复治疗方法

2.1 针灸疗法

针灸是极具中医特色的传统治疗方法,在康复治疗中, 针灸不仅可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也可用于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 有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不仅安全有效,还可有效修复受损的神经,改善患者吞咽肌群功能,进而提高其吞咽能力[4-5]。 但是临床针对针灸治疗的研究又常分为单纯针灸疗法和联合针灸疗法,其中单纯针灸疗法仅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而联合针灸疗法是通过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如电刺激法等,将传统康复治疗与现代治疗相结合,相辅相成,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夏隽晖等[6]研究选取76 例进行针刺疗法患者为对照组,72 例在针刺治疗基础上,给予基础康复训练,设为治疗组,治疗8 周后对两组疗效及吞咽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吞咽功能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方式较多,但是每一种都有其局限性及适应证。 针刺治疗主要根据经络理论采用辨证取穴, 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改善患者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区的血液循环,改善脑部能量代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同时通过联合刺激与吞咽有关的神经及肌肉训练,能够缓解吞咽相关肌群的运动障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2 中药内服

中药理论指导下开具对症的方药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另一种有效治疗方式。 中医对吞咽障碍暂时没有明确的定义,其发病机制与中风相似,因此,常常通过化痰祛瘀、益气活血等方药进行治疗。 王朝霞等[7]研究选取100 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痰开窍方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吞咽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后积分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益气化痰开窍联合传统方式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确切,能够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因中药中内含多种中药成分,诸药联用具有益气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2.3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将小剂量的中西药物注射到穴位中,有利于穴位运用自身的特点以及药物作用共同起效。在辨证取穴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注射使得营养神经类药物作用在穴位上, 其药效持续时间长于皮下注射,进而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王鹂等[8]研究选取60 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廉泉穴、风池穴进行穴位注射,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及吞咽障碍评分,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障碍评分均有所升高, 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 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穴位注射可提高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碍。 在中医角度,卒中后吞咽障碍属于“中风”等范畴,病因为气机不畅、痰瘀阻络。 穴位注射与单纯针刺治疗比,对穴位刺激作用更强,刺激持续时间更长;此外,与肌肉注射相比,穴位注射能够刺激穴位,疏经通络,可直接作用于吞咽相关肌肉及神经,其在局部穴位注射一定量的药物,除了具有针刺作用之外,还兼具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

2.4 穴位按摩

与针刺相比, 穴位按摩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对于具有危险穴位及惧针患者,穴位按摩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此外,穴位按摩的作用面较小,可通过“因人制宜”原则采用适当的按摩手法以及力度等。 杨青霞等[9]研究选取48 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24 例, 对照组行常规抗毒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按摩操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康复率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穴位按摩治疗能够提高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疗效, 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穴位按摩可激发经气,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 改善患者局部循环, 调节咽部生理功能;此外,穴位按摩还可对咽部产生一种感觉刺激,进而改善患者吞咽障碍。

2.5 中药冰刺激疗法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治疗过程, 通过中医特色的康复方法可有效提高诊疗水平,减轻患者痛苦。 中药冰刺激疗法是利用现代神经康复医学的原理,可改善患者吞咽器官血液循环及肌肉的灵活性及协调性。谢梦姣等[10]研究选取31 例接收常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31 例接受黄连冰刺激治疗患者为干预组,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治疗疗效、吞咽功能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药冰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其吞咽功能。 黄连冰刺激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对口腔黏膜具有一定刺激作用。

3 结语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已得到广泛开展,治疗方式具有多种多样的特点,其以辩证观及整体观为指导,标本兼顾,防治结合,独具特色。 中医康复疗法为现代康复医学的治疗方法做出补充,无须昂贵的医疗设备及复杂操作技术,简单易行,方便学习及掌握。 由上述综述可知,中医康复疗法常见方法包括针灸治疗、中药治疗、穴位注射、穴位按摩、中药冰刺激法等,各具特色,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临床研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中医康复疗法缺乏系统、规范的治疗体系,缺乏统一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且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等未能一致。 因此,应给予统一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 建立较为客观、规范的研究体系;此外,在研究设计上需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取得大量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撑,采取更科学的设计,进而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标。 总之,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方式越来越多,临床效果也在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针灸穴位障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夏季穴位养心
跟踪导练(四)2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跨越障碍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