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政治生活的功能探析

2020-03-02 12:59郭文杰
理论建设 2020年3期
关键词:纯洁性先进性党员

郭文杰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1]48为此,本文基于社会系统的一般分析框架,结合党内政治生活的自身特点,认为党内政治生活具备适应维持、内部整合、组织发展和目标达成四项主要功能,并具体分析四项基本功能的内涵。

一、“净化器”:适应维持功能

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功能就是它能够适应党内外复杂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其基本内容与形式,以达到“净化”党风的目的,从而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全党践行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2]95-96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如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党在长期的革命和执政过程中,通过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增强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实现党的肌体的“净化”。

延安时期是党探索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时期,在党的建设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一时期的主要做法有:第一,通过加强党内教育和学习,保持思想建设上的先进性。曾经亲身参与延安整风的杨尚昆同志后来就回忆道,正是通过党内学习,才开始认识到什么是正确路线,什么是错误路线,什么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教条主义。杨尚昆充分肯定了党内学习的巨大作用,认为“这是伟大的,不然,全党思想统一不了”[3]。第二,通过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作风锤炼上的先进性。针对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不健康现象,毛泽东等人提倡通过党内批评的方式,揭露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也正是因为开展了广泛的整风运动,整个党内才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潮流”,整个组织才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第三,通过围绕政治路线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保持组织发展上的先进性。由于处在抗日战争的特殊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开展注重结合反帝反侵略斗争,团结广大党员群众,集聚有生力量,从而既巩固了其先进性又实现了组织的发展,进而“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4]。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全国执政的环境里更加注重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在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过程中,进行了多次整风和整党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加大了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建设力度。比如,在党内政治生活中,重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明确提出将党的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到“三会一课”的组织生活中;形成系列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开展诸如“三讲”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践行“三严三实”等活动,这都充分反映了党高度重视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另外,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大了党内监督的巡查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党内巡视,强力遏制党内不正之风,打击党内腐败,肃清党内毒瘤,在纯洁党员干部队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总之,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将其贯穿到党内活动的全过程之中,才能发挥其净化功能,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

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在发展思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实践中使党内政治生活体现人民性离不开人民的共同参与。这样一个由人民群众参与、党员群体带动、领导干部指挥的多方互动格局是党内政治生活实现其人民性的具体体现。早在延安整风时期,党就认识到“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5]898。从实践效果来看,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党内的历次整风运动才不断地升温,进而达到教育全党、团结全党、践行“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宗旨。

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使得党内政治生活获得了力量源泉,但更重要的是党在这个过程中也将人民的利益诉求转化为自己的主张和政策。党内政治生活,不能局限于党的组织决策、干部培养、学习教育、理论宣传等具体的实践性活动,而且要发挥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的功能。毛泽东对此曾总结道:“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5]899因此,这种通过收集群众意见、经过党内政治生活考察进而上升为组织政策并付诸实践的整个环节,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认识论,还体现了党内政治生活的适应维持功能与作用。

二、“金钥匙”:内部整合功能

“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6]。任何组织的发展壮大,都避免不了产生内部矛盾。内部矛盾的解决事关组织发展的生命力,解决好内部矛盾是维护组织团结的必然要求。解决党内诸多矛盾,恰恰就需要党内政治生活这个“金钥匙”。

(一)化解党内矛盾与斗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就已经认识到党内斗争问题的性质,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倡导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刘少奇指出:“党内斗争基本上是一种思想上、原则上的分歧和斗争。”[7]216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如果领导班子能正常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同志之间能够相互提意见、相互监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矛盾冲突就会少很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8]

(二)维护党的团结与稳定

党内政治生活最突出的整合功能就在于它能够维护党的团结和党内稳定。历史经验表明,解决好了党内政治生活的问题,党的团结与稳定就有了坚实的保证。

在“文革”结束后,党在探索新时期发展道路的关口召开了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代表突破了既定议题,发扬了党内优良传统,不仅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深刻地讨论了一些认识上有分歧的问题,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新时期党内民主生活正常化的开端[9]。邓小平对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在党的历史上有重要意义。”[10]这些党内政治生活历史进程中的事件充分说明:只有健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才有可能实现全党的团结和统一,才能促使党和国家的事业长远发展。

总之,系统化的党内政治生活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正面的内部整合功能,这种功能一旦得到发挥,就能够对党内力量形成一种整合力,进而能够粘合各方的力量,形成一种稳定的秩序,从而有效地应对党内各种矛盾冲突,巩固党的团结和稳定。

三、“大熔炉”:组织发展功能

任何组织想实现变革和发展,始终离不开内部主体要素的“跨越式”发展,即合格的党员干部和严密的各级组织。正如上文所述,党内政治生活功能的正常发挥能够起到对组织的维持和整合作用,这为促进组织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政党内部的力量整合和组织秩序的稳定,主要是围绕人来展开的,即广大党员干部,这才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主体结构要素。所以,在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中,党员干部和各级组织都得到了“磨炼”,从而促进组织的发展完善。

(一)培养合格党员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2]95。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开展,对于党员干部的成长和发展、党性培养和锻炼具有重要意义。

从政党的一般功能来看,政党在社会中扮演着政治训练者的角色,任何一个社会成员要习得符合社会发展的政治能力和素质,就需要接受一定组织的政治训练,这样一个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政治社会化。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史和新中国的发展史来看,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不仅体现为吸纳社会成员入党,还体现为对党员进行“再政治社会化”,即党员的重新训练和教育。因此,党内政治生活本身就成为党员再度接受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的场所和重要途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注意到了因党员家庭成分、社会经历等因素造成的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泛滥的问题,强调在党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基本内容的学习,认识到“教育和改造已经加入党的多少带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的党员,是我们党内一项重要的经常的工作”[7]160。另外,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时,更要紧密联系党的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才是培养党员干部应该有的方式。革命年代的实践方式主要体现为党的革命活动,只有经历过锻炼,才能真正地符合党员干部的标准,而在革命过程中党内政治生活与革命活动始终是紧密相连的。

合格的党员干部必须符合组织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经过严肃认真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密切相关。”[2]96而组织发展必须有一个合格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组织作风、行为准则、制度规矩等内容,都通过党内组织生活等形式渗透到党员干部的思想与行为实践过程中,进而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各级领导干部都在统一的政治文化氛围中接受共同的熏陶,从而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各级领导干部如果能够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发扬党内民主,将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点燃”,接纳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党的集体作用,就能够促进领导班子内部的团结、获得党员群众最真诚的支持和拥戴,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作用就会得到发挥。

(二)促进党组织健康发展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根本的在于党的各级组织。每个党组织都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负有责任。”[1]42除了培养合格党员干部,党内政治生活对组织建设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有利于塑造严密的组织形态。开展任何组织活动都要遵循一定的组织制度,制度的诞生与发展和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组织原则进行活动,民主集中制的执行好坏往往与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密不可分。“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内政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事情时有发生,不仅正常的组织生活陷入停顿,党的民主集中制度也遭到破坏,进而影响了各级党组织的正常运作。在拨乱反正后,《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之一[11]。由此可知,任何时候党内政治生活的不健全都会反映到组织运行状况中。

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不仅制度反映文化观念,组织行为也深刻受到文化影响。党的革命实践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党内政治文化,这种价值观念要素对于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作为观念性的“上层建筑”来源于实践生活,一旦形成独立的外观就又反作用一定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所强调的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即是这个道理。有学者就认为,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具备信仰、组织和实践等特征的文化形态,先进健康的政治文化对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功能起到根本作用[12]。党内政治生活作为“躯体”,承载着文化观念要素的作用,既发挥着文化作为独立外观的价值引导作用,同时也和党内政治文化一起承担着对组织发展的制约和激励作用。而这种作用,目的“都在于约束、激励、引导党员行为,使党员行为合乎组织的目的”[13]。所以,党的组织良性发展离不开由健康政治文化支撑的正常党内政治生活。

简而言之,组织发展离不开制度和文化两大“要素”,作为硬性标准与软性规范,二者都将统一于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当中,没有了正常党内政治生活功能的发挥,二者都将受到极大影响,进而阻碍组织发展。

四、“好法宝”:目标达成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关乎党的团结统一,关乎党的生死存亡。”[1]37发挥党内政治生活适应维持、内部整合、组织发展功能,最终是为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达成功能奠定基础。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构想,就是要发挥目标达成功能,进而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塑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一)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根基

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层面来看,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党内政治生活既作为实现管党治党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同时又作为基础性“工程”,发挥着固本培元的作用。

将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是管党治党的现实选择。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作为管党治党的“开局”策略,推动了党的作风的好转。这样的部署设计意味着党的建设策略的转变,从治标向治本的转变[14]。因为这些部署,都是挖掘党内存在的根源性问题,一旦解决了这些问题,个人主义、山头主义等乱象都随之得到彻底根除。

从新时代党建布局的内容上来看,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涉及总布局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例,在党的建设总布局最新论述中它居于首要地位,凸显了新时代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也说明了必须以政治建设来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根基。

(二)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需要充分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1]74。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二者既存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关系,也存在目的和手段的工具论上的关系,即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功能目的是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从相互关系的角度看,党内政治生态作为党内生活状况及其发展环境的综合反映,既影响党员价值取向与行为、政风与社会风气,同时其本身又受到党内政治生活状况的决定性影响[15]。作为一种政治生态环境,党内政治生态侧重于规定党内生活的整体状况和氛围,是一种系统化、抽象化的分析框架,它内在的逻辑结构要素与党内政治生活的系统结构要素既有重叠也有交叉。而这种重叠和交叉就反映了党内政治生活功能发挥对塑造党内政治生态的决定性作用。比如,从重叠部分看,作为主体性要素的党员与组织,其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既能够反映到党内政治生活中,又能够反映到党内政治生态中,都会影响各自的表现形式,也会影响各自的系统运转。作为“大熔炉”的党内政治生活,如果不能有效地“锻造”适应整个执政环境的主体,即合格的党员和干部,那么整个政治生态必将是“灰尘漫天”。同样,得到了净化的政治生态也会产生积极作用。总之,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起,也只有使党内政治生活得到正常运转,才有可能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从工具论的角度来看,党内政治生活功能发挥的目的就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大力清除党内腐败为重点,实施了重构党内政治生态的党建新方案,重点在党内监督、选人用人、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并重等方面发力,解决和处理了诸如辽宁拉票贿选案、南充拉票贿选案等党内生活越轨事件;颁布了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一批党内法规,加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规范;深化了党内政治巡视,形成了全覆盖、宽领域的党内巡视体系,强化了党内监督;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重塑党内政治生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此,从党内政治生活实践的效果上来看,无疑能够证实: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为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简而言之,我们很难将政治生活与政治生态分离开来,也很难去想象没有健康政治生活的政治生态的面貌。因而,优化党内政治生态需要发挥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好法宝”。

猜你喜欢
纯洁性先进性党员
山东省 发挥少工委组织作用 彰显团属青少年宫为党育人先进性
我是党员向我看
篆刻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党员干部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
增强党章意识保持党的纯洁性 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