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高校校园管理策略

2020-03-03 13:41董耀辉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开学防控校园

董耀辉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0 引言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了中华大地,给全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在疫情迅速蔓延的情况下,全国高校都推迟了开学,对教育事业影响甚重。学校作为社会的特殊组织[1],人口密度大,来源广泛,尤其是开学阶段,学生从四面八方赶回学校,接触人员不明确,如果防控不力,交叉感染概率极大。因此,在校园管理上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可以有效遏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科学有序地开展防控工作,对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有着巨大意义。

1 疫情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传染性较强[2-3],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普遍易感[4-6],各个年龄阶段都有感染的可能。新冠肺炎作为新出现的急性传染病,防控难度较大。开学后,大学生作为流动人口中的主力军,其社会活动数量多、范围广、出行频率高,容易成为感染对象[7]。因此做好开学前的预防和开学后的管理,是降低传播风险、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手段。以南京某高校为例,实行在籍学生每日网上填报身体健康状况信息,辅导员根据学生填报的信息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开学做好隐患预防,值得推广和借鉴。

2 校园防控管理策略

2.1 制订校园疫情防控相关预案和制度

在疫情防控期间,每一项工作都不容松懈,制订校园疫情防控相关预案,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有针对性地制订返校管理、食堂管理、学生管理等预案,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根据校情制订《疫情防控时间学生违纪处理规定》《每日学生缺课登记制度》等,特殊时期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有利于疫情防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

2.2 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区设立工作

高校内人员密集,接触密切,做好身体异常学生的隔离工作是保障校园安全的重要措施。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学前安排相对独立的场所设立隔离医学观察区,根据被隔离人员的危险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隔离等级。

2.3 做好教职员工培训

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向全校教职员工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加强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突发事件和疫情处理意识,规范处理流程,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确保信息传递通畅。

2.4 做好学生返校管理工作

开学后的人口流动,会对疫情传播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人口流入,则可能引起本地疫情风险的增加,而人口流出,则可能引发外部传播的风险。做好学生返校管理,是切断校园疾病传播途径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返校方案,满足返校条件的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填报返校交通方式等重要信息,学校审批同意后,方可启动返校程序。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年级、学生生源地等因素采取分时、分批次返校的措施,守住校园安全第一关。

2.5 做好学生进校管理工作

学校应充分做好学生进校时的交通疏导,校门入口处应设置多个通道,减少学生排队时间,降低人员密集度。安排工作人员负责测量体温并核对学生信息,不在学校同意返校名单内或不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坚决不准进入校园,但要人性化安置。对确定体温正常且没有其他可疑症状的学生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生成健康二维码等方式予以放行,学生凭二维码至宿舍区,宿舍区工作人员核验并测量体温,确认没有异常方可进入宿舍。对于身体有异常的学生应按照当地疾控部门的要求妥善安排。

2.6 做好校园封闭式管理工作

高校虽然人数众多,但人员构成相对简单,开学后流动性小,只要没有输入性传染源,就可以极大地降低健康风险。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高校应采取封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无特殊原因禁止学生外出,从源头上控制传染的可能性。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采取校内封闭措施,如宿舍区封闭式管理,进入宿舍区必须实名验证,非本宿舍楼学生禁止来访等。

2.7 做好就餐管理和安排

食堂是学校里人员最为集中的场所之一,做好就餐的管理,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准备方面,应该做好定期通风,食堂所有区域全面消毒。餐桌可以设置隔离挡板,食堂入口处可以设立洗手区,并配备洗手液、肥皂、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清洁用品,要求就餐人员进入食堂前按照医学专家建议的清洗步骤,采用七步洗手法流水清洗30秒以上。

在管理方面,餐食应实行分批制作,鼓励食堂制作固定菜式搭配的套餐,用餐即取即走,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错时就餐措施,如工作日按年级或者学生下课时间,节假日按照学生宿舍楼宇错时就餐,避免人员过度聚集。提倡盒餐外带、分餐配送或简餐等方式,提高就餐人群分散性。对于在食堂就餐的学生,安排指定的管理人员和学生志愿者在现场引导,单人落座,尽快用餐,用餐后尽快离开,避免面对面近距离交流。

2.8 做好“留痕”工作

由于新冠肺炎具有广泛传播性,一旦发现疑似情况,周围所有接触过的人员都要采取隔离措施,所经过的地点也要进行全面消毒。因此,学生每日应通过相关平台填报当天行程,做到特殊情况离校期间行程、校内活动轨迹、接触人员信息等可追溯,鼓励在每个场景都留下准确时间段、准确位置、周边人员名单和影像资料。

2.9 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

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大局意识和自我健康意识,督促学生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良好的作息习惯,劳逸结合,减少聚会,勤洗手,公众场所戴口罩。引导学生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勇于面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多运动,多交流,听音乐,缓解紧张情绪,不道听途说,不传谣信谣,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切实树立“在宿舍休息学习,就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的理念。

2.10 做好隔离学生人文关怀

被隔离的学生因担心自己或家人有感染风险等原因,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而隔离后原本的学习生活计划被打乱[8],返校后的日常规划无法实施,会进一步增加学生的精神压力,隔离期间长时间独自处,活动范围和程度有限,容易产生压抑、束缚和孤独等感觉[9],甚至可能引起身体不适。

学校应通过微信等方式保持与隔离区学生的联系,及时传达相关政策和卫生防疫知识,关心学生学习、饮食起居等方面的需求,为学生提供精神支持的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好隔离学生的生活保障、饮食安排,保证食物、生活必需品及学习娱乐等物资的供应。组织专用车辆对有医学需求的学生进行转运,并保证人车消毒防护措施到位。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主动发现并认真对待寻求帮助的学生,给予心理关怀。对于情况严重者,及时与家属沟通,寻找专业机构的心理帮助。

2.11 做好教育宣传,占领舆论主阵地

学校应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向学生宣传疫情防控内容,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以微信公众号、易班、微信及QQ群组等网络平台为重要阵地,综合运用音频视频等宣传载体,实时发布国家、学校应对疫情的各类工作信息和上级文件精神,让疫情防控宣传更有实效。

3 结语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校园管理的每一个方面都须要认真谋划与落实,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多部门团结协作,是打好疫情攻坚战的基础。

由于高校校情不同,校园管理各有特点,加之作者水平有限,提出的策略尚不全面,细节也不够深入,在实际的工作中,须要兄弟院校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能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

总之,高校疫情期间的校园管理,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坚定不移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要求,切实把广大师生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努力抓好校园重点环节管理,广泛动员学生、组织学生,构筑起校园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猜你喜欢
开学防控校园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开学啦!
开学了(2)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开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