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全民健身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03-03 15:24
今天 2020年18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全民意识

(云南省保山学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将长期持续地实施下去,是一个系统化的利民工程,需广泛调动社会力量予以支持以及动员全民更为积极地参与。换个角度来看,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不仅是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重视的直接表现,还是体育在国民素质提高中积极作用的真实表现。因此,大学校园全民健身需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全民健身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也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和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基础和关键。

1.大学校园全民健身的好处

大学校园全民健身的实现,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了足够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大学生接受到了更为广义体育教育,不仅是在校期间能够更为积极地参与各项体育运动,还能得以不断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促使体育教育开始向校外延伸,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将会成为全民健身计划推广的有生力量。

我们不妨回过头来,对传统大学校园体育教学的模式进行深入,此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来进行展开,所实施的体育教学基本就是中小学内容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学生花费大量精力学习到的是无法实现“终身体育”的内容,等到步入社会就会发现体育活动的开展会受外部环境的制约,或是因场地原因无法开展体育活动,或是因器材原因无法开展体育活动,等等。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实施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推进,大学校园全民健身俨然已是一种新的潮流,使得体育教学的内容开始得以变得更为丰富、具体、细化,学生所学习到的体育也不再是中小学体育的简单拓展,健美操、太极拳、武术、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都被纳入到了教学体系当中,既有激烈对抗的竞技运动,也有适合平时环境进行的健身运动,使得学生得以更为顺利地实现“终身体育”,这既是大学体育教育发展契合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全面健身得以更好推动和发展的关键重点。

2.大学校园全民健身的现状分析

“经费”是大学校园建设的关键,也是大学校园全民健身得以顺利实现的保障。近年来,我国投入到大学校园的教育经费呈持续增长态势,体育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年年增长,但还是无法满足实际经费需求。有相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大学体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平均还不足1%,几乎所有的大学都面临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受大学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影响,大学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设施落后现象,根本无法支撑大学校园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推进。我们若对其中的原因稍作深究,便会发现这主要是不少大学对全民健身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导致的,在校的大学生和体育教师都没有形成足够强烈的健身意识,再加上经费投入不足、学生空余时间不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校园全民健身并未得以有效贯彻和执行。

3.大学校园全民健身的对策研究

大学校园全民健身的实际情况和理想状态是存在差距的,我们有必要对大学校园全民健身的对策进行研究,以便能够让全民健身更好地实现,令全民健身成为推动大学生发展的强大力量,并让大学生在走出校园后反过来推动全民健身的落实和发展。

3.1 积极转变教育观念。随着大学校园全民健身的持续推进,大学的领导层要将观念予以转变,对体育经费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更为清楚的认识,针对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进行重点深入,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去下大力气实现实质性的突破,将体育经费投入作为针对大学领导层的工作绩效评价指标,让大学领导层能够更为积极地去考虑加大体育经费投入,确保大学体育建设得以更好地进行,为大学校园全民健身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同时,大学校园全民健身的推进还应抓好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有针对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来向大学生宣传全民健身,让学生能够从根本上弄清全民健身实施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在大学校园内营造起一个有利于学生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的氛围,自舆论着手来将大学生更好地引向全民健身,令学生能够更为自然地去了解全民健身所具有的价值,为大学校园全民健身的实现打牢基础。

3.2 着手加大经费投入。大学校园全民健身最为直接的对策就是抓好体育建设,而体育建设的关键在于经费。大学在体育建设除了要抓好投入经费的科学预算与合理分配,以便成功解决资金利用率低、重复建设、未抓住建设重点等一系列问题,还要进一步考虑拓展经费来源渠道,以便能够更好地保证经费来源的稳定与多样。这样,大学校园全民健身才能得以更好地实施。

3.3 加快体育教育改革。大学校园全民健身的实现,除要积极改变关联,加大经费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快体育教育改革进程,确保全民健身得以在大学校园中获得切实有效的贯彻及实施。一方面,大学的体育理论教学应得以有效加强,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对教学进行深入,尽可能好地带给学生更具广度的体育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健身意识进行培养,并逐渐拓展至终身体育意识的建设,确保学生从“心理”、“生理”、“知识”这三个层面获得提高,由体育对身体发育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来形成对体育的进一步了解,用体育技能的持续发展来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分配形成更好的指导。另一方面,大学的各项课外体育活动教学应得以不断调整,尽可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赋予体育课程更强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并重点对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进行激发,让学生能够更为顺利地形成良好的健身观和终身体育意识,令大学体育教学的竞技性得以逐渐削弱,转而向更具社会适应性的建设娱乐体育发展,为学生带来能够适用于社会生活的体育运动指导。

总而言之,大学校园全民健身的实现所需要考虑的问题较为复杂,除基于大学校园本身来进行考虑之外,还需将视角延伸到社会生活之中去进行思考,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得以形成较为成熟的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确保学生在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后也能参与全民健身并形成推动。为此,务必要重点针对大学体育教育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去对教学进行深入,通过观念的积极转变、经费投入加大、体育教育改革加快等手段的采用,我国全民健身得以发展得更好。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全民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全民·爱·阅读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可持续全民医保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