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0-03-06 01:20朱英
关键词:创业者指标体系理论

朱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焦点问题,政府提出的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的方针是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长效机制,既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面,又能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激发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然而,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只有2~3%,只占创业成功企业的一成。其影响因素有很多,但关键因素是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就业创业机会,降低机会成本,也能依据评价结果,调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也是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现有研究侧重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教学水平,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对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准确客观评价的研究并不多。Oosterbeer等使用倍差法,对SMC(student mini-company)项目效果进行研究,通过解析SMC对高校学生创业技能和动机的影响因素,进而辨别出SMC项目的效果[2]。陆晓莉通过访谈、调研等方法,初步建立了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模型[3]。李晓峰根据物元与可拓集合理论,提出了创业能力的可拓评价方法,建立了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多维可拓物元模型[4]。丁斌根据因素集和指标权重、评语集和评价矩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评价,并对评价过程进行模糊表示、推理和判断[5]。本文依据创新创业过程理论、人力资本管理理论、胜任力理论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描述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各种因素的状态,客观准确地评价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理论模型的评价指标根据人力资本管理理论、胜任力理论等,并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参考行业专业人员的经验初次选取,做到了理论与经验相结合。

(一)评价指标提取思路

首先,根据现有文献,学者们进行了特征描述和判定,并加以逻辑论证与理论研究,去掉意思相似的指标,所留下的指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传给创新创业专业人员(创业者、企业高管、专家学者等)。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及经历,对此评价指标体系予以修正,去除不重要指标,添加缺失的必要指标,形成评价备选评价指标。其次,通过小组讨论,专家评选、学者及专业人士访谈等方法,整理出备选指标,并对各指标内涵做理论分析,剔除意思相近或相同的指标,在精炼的基础上,科学及全面地构建指标评价体系。

(二)评价指标整合

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Jeffry A. Timmons)首次提出创新创业过程模型,并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是商业机会、创始人、工作团队和资源,创业过程是前三个的结果,同时是一个持续为平衡的过程[6]。创新创业者具有目标导向、风险承担性、抗挫折能力、自我竞争、利用资源、反馈的利用、自信等特征。创业有三要素,即充足的人力和财力、可行的概念、适当的基本技能[7]。创新创业者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经济环境的判断能力、创新能力、一定风险的承担能力、诚实守信、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团队协作等。由于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注重对创业者的素质、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者不仅要有团队能力,还要能够把握商机。关于创新创业者的思维及特征,蒂蒙斯也做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做事的态度、行为模式、掌握的技能、战略及战术上的思维等能力是影响一个创新创业者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其中,机会的识别及开发能力是核心能力。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 Otieno分析了影响创新创业者的因素,尤其是影响创新创业者判断创业机会的心理特征和如何处理创业机会的因素。根据实证分析,他认为,把握创业机会和社会网络是影响创新创业者的核心要素。与Otieno相比,阿玛尔·华海德对此问题的研究,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多且更全面。他认为研究有前途的新企业,受家庭环境、文化水平和经验所影响的项目是最主要的,要在适应性、获取资源、创新创业倾向三方面构建研究方向。林强运用风险、创新和企业管理等理论对胜任力进行了评价,认为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创新以创新创业机会为导向,从创新创业者的知识素质、心理特性及社会网络等因素表现出来。本研究将从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技能、创新创业管理能力三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评价指标具体内涵的分析和论证,删除内涵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指标,得到29个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另外,企业家补充的指标作为补充备选指标。本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只是通过理论分析获得的指标,可能还不够全面,逻辑结构还不是很合理,只具有素材价值,还不具有使用价值,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整合。表1中的备选指标还没有经过科学方法的论证,其表述是否严谨贴切、逻辑结构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全面科学仍需要进一步论证。

(三)基于专家打分的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以上分析,初步构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李克特5级量表法,把29个指标做成调查问卷形式,并邀请17位创业者、企业管理者、专家学者对其评议打分。汇总调查结果,得到他们对29项指标的评价,如表2所示。

在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打分时,要求均采用以正分得分,不能出现负分,即:非常不重要计1分,不重要计2分,一般记3分,重要记4分,非常重要记5分,相加得其积分。经综合考虑,将70分作为标准,积分在70分以上80分以下的指标有条件保留,将保留下来的指标直接送至备选指标中,经下一步评议后进行取舍,积分在70分以下的评价指标将直接去除。

表1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备选指标体系

表2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评分表

二、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以上筛选出的指标,通过对创业人员访谈、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小组讨论和专家学者进行评议,再对备选指标归纳整合,从理论和逻辑两个方面选择相同指标。凝练上述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表3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3中的一级指标“创新创业意识”根据胜任力理论设置,能力强的创业者拥有管理心理学上的优势胜任其职位。以上备选指标的选择也体现了这一方法,再经过小组讨论和文献梳理分析方法得到2个二级指标和8个三级指标。

表3中的一级指标“创新创业技能”主要依据人力资本养成及特点理论设置,主要体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以技术为核心的能力,主要是创业者的思维特征、技术掌握程度及实践应用方面的能力体现,再通过对大学中的创新创业学院教师、工科类教师、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家进行访谈调研,得到的一级指标包含4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

表3中的一级指标“创新创业管理能力”主要依据克里斯蒂安创业过程模型设置,这一指标主要是指创新创业者应有的对企业运营的把控及管理能力。课题组运用专项访问与阅读创业学文献等方法,研究创新创业过程理论的应用,最终得到的一级指标包含1项二级指标、6项三级指标。

课题组开展了历时3个月的定期小组讨论,由参与调查的17位在职人员共同完成与建立该指标体系。其中,有11位企业创办者、2位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4位在企业其他职位的工作者。他们的学历情况如下: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有7位,大学专科的有3位,高中及以下的有7位。

三、结语

本文依据创新创业过程理论、人力资本管理理论、胜任力理论等进行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特征描述和判定,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运用理论分析法、访谈法、小组讨论法、专家评议法等方法,对备选指标归纳整合,由理论和逻辑选择相同指标,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描述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各种因素的状态。本文构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两个特征:第一,考虑的因素全面,经多次访谈评议及多种方法筛选论证,能客观反映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二,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创业者指标体系理论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