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2020-03-13 08:30乔战科宋艳芳刘向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异质性检索疗法

乔战科,宋艳芳,刘向哲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 450000)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5%~80%[1]。近年来PS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发病率约为27.5%~62.5%[2-3],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和生存质量,不仅增加患者精神和身体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增加病死率[4]。目前PSD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对其治疗西医主要是应用抗抑郁药,但是疗效欠佳、副作用大、患者难以耐受。PSD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对其记载已有2000余年,中医药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但起效较慢,疗程相对较长。理论上讲,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减轻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因此,为评估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在单纯西药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PSD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并追溯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中文检索词以“脑卒中后抑郁”“中西医结合”为检索词,英文检索词以“Post Stroke Depression” AND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检索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PSD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年限为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中英文不限。

1.2 文献选择

纳入标准:文献类型为所有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PSD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5]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抑郁的诊断标准[1]的患者,不限年龄、性别和种族;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医药治疗;各组间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动物实验;样本量小于20或者样本量不详的文献;Jadad评分<2分的文献;同一结果重复发表的文献。

1.3 结局指标

包括基于HAMD评分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HAMD评分、NIHSS评分。

1.4 数据提取与整理

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提取完成后交叉核对,如有分歧请第三方介入讨论达成一致。提取的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干预措施、疗程长短、结局指标、随机方法等。

1.5 质量评价

采用改良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主要对是否采用随机分组、随机化的分配和隐藏、盲法的运用、失访与退出4个方面进行评价,小于3分为低质量研究。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 5.3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及其95%CI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作为分析统计量,连续性资料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及其95%CI为分析统计量,2种资料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献异质性分析,差异性水平设定为P=0.1,以P<0.1为存在异质性,同时采用I2值对异质性进行定量分析,I2≥50%具有异质性,Meta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I2<50%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使用倒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n≥10)。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自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共检索到384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380篇,英文文献4篇。排除重复文献159篇,进一步阅读题目和摘要,排除综述、经验、动物实验与主题明显不相符的文献119篇。阅读全文后,排除样本量<20、Jadad评分<2分、诊断标准不全等文献89篇,纳入补充8篇,最终纳入文献25篇,均为中文文献(检索流程见图1)。

图1 中西医结合治疗PSD检索流程图

2.2 纳入概况

表1示,最终纳入25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1项研究涉及有效率,23项研究涉及HAMD评分,7项研究涉及NIHSS评分,13项研究涉及不良反应。

表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比较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表2示,根据 Jadad 评分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普遍较低,在随机方法的使用方面,所有研究报道采用“随机”方法,部分研究未描述具体的随机分配方法,24项研究未采取盲法,4项研究提及退出。

表2 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比较

2.4 Meta 分析结果

2.4.1 有效率 图2示,纳入研究中有21项观察了有效率,各项研究间无异质性(χ2=18.00,P=0.59,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其合并效应量(RR=1.21,95%CI=[1.16,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图2 中西医结合治疗PSD有效率比较的森林图

2.4.2 不良反应率 图3示,观察不良反应的研究中有13项记录了有效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3项研究具有同质性(χ2=9.49,P=0.66,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其合并效应量(RR=0.77,95%CI=[0.61,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图3 中西医结合治疗PSD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的森林图

2.4.3 HAMD评分 HAMD 17项评分中,14项研究采用HAMD评分标准。分析结果表明,14项研究具有异质性(χ2=201.09,P<0.001,I2=94%),将其按抑郁轻重程度进行亚组分析(轻中度抑郁:7分24分),各研究之间仍具有异质性(I2值均大于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HAMD 24项评分:图5示,6项研究采用HAMD 24项评分标准,各研究具有同质性(χ2=4.09,P=0.54,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其合并效应量(MD=-5.06,95%CI=[-5.45,-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未分类:图6示,3项研究不能确定HAMD评分标准,各研究具有同质性(χ2=3.01,P=0.22,I2=34%),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其合并效应量(MD=-4.89,95%CI=[-5.65,-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图4 中西医结合治疗PSD HAMD 17项评分比较森林图

图5 中西医结合治疗PSD HAMD 24项评分比较森林图

图6 中西医结合治疗PSD HAMD评分比较森林图

2.4.4 NIHSS评分 图7示,纳入研究中有7项观察了NIHSS评分,并提取有效数据。分析结果表明,7项研究具有同质性(χ2=6.15,P=0.41,I2=3%),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效应量(MD=-3.07,95%CI=[-3.7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在降低NIHSS评分方面,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单纯西药组。

图7 中西医结合治疗PSD NIHSS评分森林图

2.5 发表偏倚评估

图8示,对纳入有效率的21篇文献进行分析,各散点左右不对称,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表偏倚。

图8 中西医结合治疗PSD有效率的倒漏斗图

3 讨论

PSD是卒中后常见的一类心境障碍,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由于本病不能通过辅助检查及客观诊断标准来确诊,西医往往会因过度关注卒中而忽视抑郁,从而导致漏诊本病。西医对其治疗推崇以抗抑郁药物为主,心理治疗、电痉挛治疗、高压氧治疗等多种疗法为辅的治疗原则。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古文献认为PSD为因病而郁,正如《景岳全书·郁证》[31]所说:“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故治疗多注重调畅气机,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给予不同方药,具有整体调节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疾病的重视,预防重于治疗已是卒中防治的趋势,而中医药自身在未病先防中具有天然优势,在卒中早期运用中药干预避免PSD的发生,从而改善卒中预后。限于中药起效缓慢、疗程较长,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周期长,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考虑联合使用针灸、推拿等综合疗法,以期达到最佳疗效。本次研究显示,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PSD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但其结论仍待更多研究进一步论证。本研究中HAMD-17项评分比较提示各研究间具有异质性,异质性来源主要考虑和抑郁轻重程度、疗程长短及卒中严重程度相关。将其按抑郁程度进行亚组分析后,各研究间具有异质性。受文献数据所限无法做进一步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该病也反映了“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复杂性。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文献样本量普遍偏少,质量相对较低,缺乏规范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报道,可能会对结果的可靠性产生影响。由于中药汤剂的应用,导致盲法实施受限,可能产生选择性和测量性偏倚。本研究所纳入文献疗程较为局限,且未进行长期随访,对照组设立不统一,所用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不同,既不能很好地了解疾病预后,也无法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做进一步评价。另外,所纳入的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多局限于具体病症,辨病论治方药较多,未建立统一的辨证分型,影响研究的可重复性,不利于推广。

基于以上,今后研究可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方法,扩大样本量,设计多种干预药物的对照试验,从而对抗抑郁药物的疗效进行横向比较。为更好地实施盲法,可考虑用中药颗粒、丸剂或中成药来代替汤剂,进行长期随访并记录有效数据,以便今后在临床推广应用。由于PSD在卒中后不同阶段发病率的不同,今后研究可考虑从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等不同时间点入手,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手段深入挖掘不同阶段PSD发生的主要机制,从而发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应找准中西医最佳结合点,形成统一的中西医诊疗方案,使中西医结合疗法更好的指导临床。

猜你喜欢
异质性检索疗法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在IEEE 数据库中检索的一点经验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