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辅导员提升思想引领能力的路径探索

2020-03-13 04:32庞德英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效果思想

庞德英

(济南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2)

进入新时代后,社会思想领域复杂多变,多种价值观念并存,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辅导员的思想引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辅导员要适应形势变化,积极回应时代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引领能力,在新的历史站位上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思想引领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具体来说,要通过以下几个具体路径来实现。

一、增强引领自觉,绷紧思想教育之弦

高校辅导员要高度认识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增强自身思想引领工作的自觉性,时刻绷紧思想教育之弦,才能有意识地将思想引领融入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从顶层设计上营造重视思想引领的氛围

首先,高校要重视辅导员的思想引领工作并加强宣传教育。辅导员自身真正认识到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真正增强思想引领工作的自觉性。当前,社会上普遍认为教书育人是专业课教师的主要任务,辅导员只是个管学生的岗位,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不高。如果说专业课教师主要从事的是知识教育,那么辅导员从事的就是灵魂教育、思想教育,塑造的是大学生的人格,培养的是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需要知识和本领,更要有良好的品德和修养。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时,在抗日战争最胶着时回答学生关于怎样才能算大学毕业的问题时说,大学教育要先学习良好的品德和素养,然后才是知识和本领。否则,学习再多的知识,本领再强也不能算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可见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习总书记说,青少年处于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这也说明了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性。

其次,高校要从政策方面向辅导员倾斜。努力做到重视辅导员,关心辅导员,提高其社会地位,增加其工资薪酬,从内生动力上激励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不可否认的是,比起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当前很多高校看中的是科研成果和服务社会,因此必然更重视专业教师,所以很多辅导员认为自己在学校内部被边缘化了。来自校内外的低认同导致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没有信心,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很多辅导员将其作为一个短期的跳板,因此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最严重的后果是辅导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容易出成绩的日常事务管理和社会实践中,而本应该作为工作重心的思想引领工作由于思想工作显效的时间缓慢而被忽略了。

(二)要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动作用

思想引领工作,本质是改变人的思想,从而指导人的行为,因此工作过程中有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在具体工作中发掘典型,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有研究者在提高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的研究中提出了构建矩阵式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1],很有借鉴意义。这种模式纵向采用辅导员工作室的方式,吸收一部分思想引领水平高的辅导员先进入到工作室中来,进行理论研究、主题设计和定期宣讲;横向上用辅导员沙龙的形式围绕设计好的主题和案例进行分享。这个过程既提高了其他辅导员的思想引领水平,也增强了大家做思想引领工作的自信,同时也发挥了模范的带头作用,带领更多的辅导员将精力投入到思想引领工作中来。

二、提升引领自信,夯实职业基础

思想的改变虽然有难度,但是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所以辅导员不必妄自菲薄,要通过夯实职业基础来提升引领的自信心。

(一)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首先,要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才能深刻体会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才能使中国富起来、强起来;只有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对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坚信不疑,才能坚定对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信。辅导员只有自己弄明白了,搞清楚了,才能用自己的“昭昭”,做到学生的“昭昭”。如果自己处于“昏昏”状态,更不可能做到“使人昭昭”。

其次,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准,要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最科学、最先进的理论体系,它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为了学习理论的条条框框,而是学习理论的精髓和实质,学习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如此才能学以致用,在实践中用好马克思主义是学习的真正目的。活学活用,就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自觉运用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学生思想和实际问题,如此才能在多元思想激荡的意识形态领域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情怀和信念。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2]如果高校辅导员也系统地、实际地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那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质量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二)培养哲学思维

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和多样化,日益趋向务实和超前。在引领大学生的思想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和困难,需要破解很多矛盾,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和艰难,仅仅靠经验来解决问题是不够的,有时是无法参考解决的。因此,一方面,要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摸索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在把握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设计来指导工作。这就是哲学思维和哲学方法。如果不掌握哲学思维,或者哲学思维掌握的不够扎实不能够运用到实际中来,遇到具体问题就处理不好,要么分析地不够透彻,更有甚者对具体问题束手无策。

(三)要正确看待思想引领的效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容易受忽略,主要是因为思想教育的成效和质量不高。有研究者指出,根据德育规律,思想引领的效果可以分为四种。一是正效果。这是说明经过辅导员的教育工作,最后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了问题所在,行为上改变了错误方式。二是零效果。辅导员的教育工作没有让学生感到共鸣,没有入耳入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没有变化,还是该怎样怎样。三是负效果。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引起了学生的反感和抵制,不但问题没解决,还让学生更加厌恶老师。四是潜效果。所谓的潜效果,指的是经过辅导员的说服教育,学生认真听了,但当时没看到什么效果。可是辅导员的教育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真善美的种子,种子随着日积月累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最后开花结果,使得学生的行为达到预期效果。[3]现实工作中,大多数辅导员的思想引领效果处于最后一个:潜效果状态。由于这个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很多人容易忽视,认为思想引领工作做与不做效果不大。比如说,平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缅怀先烈,主体班会讨论,瞻仰烈士等等,也没看到有什么效果。但是这种行为给学生传递了爱国的信念,爱国情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并在适当的时机会迸发出来,比如国家有灾难的时候,民族有危机的时刻,中华儿女都会勇敢地站出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思想引导的潜在效果。只有明确了这一点,辅导员才会增强从事思想引领工作的自信心,进而真正重视思想引领工作。

三、创新引领方式,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手段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创新传统思想引领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创新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一)转变教育理念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由单一走向多元,过去那种你说我听的“教育者唱独角戏”的灌输式教育理念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当前教育者的权威性越来越淡化,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平等化,对话式教育、体验式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因此,在引领学生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审视师生关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相适应,高校辅导员要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真正把自己定位于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大学生辨析社会现象,寻求本质规律。这种方式注重分析,通过分析,水到渠成地得出观点,富有启发性和亲和力,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思想引领融入日常工作各个环节,注重隐性教育

辅导员平时做得最多的是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将思想引领的理念融入学生事务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大学生的日常事务并不仅仅是物的工作,是可以融入思想引领理念的,要注意发掘其思想引领的主题和内涵。认识来源于实践,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是如此,是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交流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4]所以借助日常事务工作的重复性,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正确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等,注重隐性教育。

(三)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引领方式

首先,高度重视网络平台的教育作用。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我们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的开放与便利,内容的丰富与广泛,已经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因此,运用网络的思维和方式来做好思想引领工作是无论如何也回避不了的。网络虽然提供了很多学习和交流平台,给大学生生活带来很多便捷性,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也带来了良莠不齐的混杂信息,给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带来了迷茫与困惑。当前,高校辅导员要学会利用以手机、电脑为媒介的新媒体手段,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一旦发现不良因素,及时纠正,并在关键时间点做好社会热点焦点的思想引领工作。

其次,运用新媒体技术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大学四年一个轮回,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重复性,每一年级学生面临的问题都有相似性。在此前提下在大数据思维指导下,运用网络具体分析其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行为动态、发展目标,等等,据此对学生进行精准分类和引导,实现思想引领的个性化发展。如根据考研还是就业为每位同学制定计划,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做到精准施策。还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以及关注热点,等等。

总之,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要善于运用网络的思维和技术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认识自身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辅导员效果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思想与“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