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精准”专业建设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培养对策

2020-03-28 02:33蔡康强李勇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9期
关键词:佛山市人才需求调研

蔡康强 李勇文

[摘           要]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机器换人”的推进,调研组深入企业和市内兄弟学校开展调研,了解佛山市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的发展情况,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及市内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现状,并对调研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旨在达到“精准”培养企业需要的高质量专业人才的目标。

[关    键   词]  工业机器人;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9-0080-02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2018年9月,我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成为佛山市“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示范建设专业。如何“精准”培养人才,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要“精准”培养人才,首先就是了解企業需要什么人才,因此进行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很有必要。通过广泛调研,了解行业产业发展情况、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以及了解借鉴相关职业院校机器人专业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为实现机器人专业人才“精准”培养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调研基本概况

(一)调研时间

2019年6月—10月。

(二)调研对象

调研的企业对象主要围绕佛山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主要是但不限于佛山市内机器人零部件、本体制造厂商、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和机器人应用企业等。调研的学校主要是佛山地区内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的职业院校。

(三)调研内容

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机器人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工业机器人员工岗位现状和需求情况;企业对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佛山地区职业院校机器人专业建设情况。

(四)调研方法

以现场考察访谈、线上调查问卷为主,同时借助招聘网站搜集本地区机器人职位统计、网络资料查阅等多种方式进行。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佛山作为珠江西岸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机器人相关产业发展迅猛。截止到2018年底,佛山机器人装机总量约达8000台,同时佛山市内机器人应用的企业在350家左右,其中约八成是系统集成商,主要替代陶瓷、家电、机械装备及金属材料加工、打磨等行业领域的搬运、焊接、码垛、打磨、喷涂等工种。为推动产业升级,佛山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3亿元,用于推动机器人应用及产业发展,计划到2020年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综合判断,未来佛山的机器人市场发展仍然大有可为。

(一)行业产业情况分析

1.企业规模越大应用机器人的数量越多,在1000人以上企业中持有机器人数量占了65%(见图1)。说明许多企业中小企业“机器换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机器人应用领域中所占份额最多的为搬运/上下料型机器人和焊接(包括点焊、弧焊和激光焊)分别为29%和17%(见图2),此外,金属表面打磨抛光、元器件装配以及喷涂都有较多的应用。

3.从机器人应用行业发布来看,在佛山传统主要行业如机械装备、汽车、家电、金属加工、卫浴陶瓷等行业占有较大比例(见图3)。

(二)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1.机器人相关企业岗位分布,以机器人操作、工艺编程、联机调试、维护保养几种岗位占比较大(见图4)。工业机器人集成企业安装接线、联机调试、工艺调试占比较大;工业机器人应用企业工艺调试、现场操作、维护保养占比较大。

2.未来三年企业对机器人应用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机器人制造与系统集成企业对产业未来三年的发展都抱有乐观的态度,预计对人才的需求计划成倍增长。在安装接线、操作编程、工艺编程和维护保养等岗位提供量比较多。

2018年佛山市提出经过3年的努力,推动我市制造业大规模广泛应用机器人。计划到2020年年底,全市累计新增超过600家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企业应用机器人;建成10~15家以机器人应用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支持50家以上机器人研发制造和系统集成骨干(培育)企业;建成5个以上高水平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三)岗位能力要求分析

1.企业对中职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比较复杂。我们在做调研时根据部分企业岗位要求设定了一些常见科目,由被调查对象作选择,企业普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在PLC技术应用、自动化控制、机械传动、编程语言、伺服系统应用、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等。

2.不同企业对能力要求不同。如本体生产企业的华数机器人公司注重装配工艺,集成企业泰格威机器人公司注重焊接工艺技能,应用企业注重运行维护检修能力。

3.企业对中职机器人专业能力结构要求主要集中在电气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钳工应用能力。

(四)职校机器人专业建设情况

佛山市职业教育发达,市内职业院校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境内的中高职、技工技师院校接近40所,约有一半院校近年来开设了机器人专业或设置机器人方向。调研组现场参观各校实训场地、听取汇报专业建设现状和一起探讨专业建设问题,经过整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陈旧,没有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标准有待完善,基本还是在机电专业的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课程增减,缺乏课程之间的逻辑整合和系统性规划。

2.教学资源欠缺。普遍存在机器人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欠缺,特别是数字化资源,一些机器人专业核心课程,其配套的教材、实训指导书、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微课、考核题库等资源不足。

3.师资队伍有待加强。普遍存在从机电/机械专业教师转为机器人专业教师,机器人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专业带头人对机器人专业建设也有一个认识过程。由于教师人员不足,能够上机器人专业课程的教师不多,使备课工作量大,教师忙于教学,实践培养规划不足。

四、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专业建设机制

健全适应本地产业发展和人才市场变化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建设必须紧跟地方产业发展的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找准专业定位,以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办出本地特色,才能培养出本地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二)抓好专业内涵建设

只有“专业对接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才能保证精准培养的质量。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把一些好的企业应用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我校邀请佛山华数机器人公司、广东泰格威机器人公司等企业主管人员、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把一些企业典型应用案例比如机器人焊接、机床上下料、打磨、雕刻、冲压搬运等引入课程中来。联合企业积极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制度试点为抓手,积极推进书证融通,以此实现课程、证书、岗位三合一融通。

(三)探索多种方式校企合作

只有解决如何保障企业利益,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校企合作才能稳定深入。我校积极探索多种方式与企业开展合作。比如与佛山华数机器人公司通过共建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开展了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与广东泰格威机器人公司通过共建机器人双创中心、机器人技术应用教学工厂开展了“校中厂”模式的校企合作。一方面不占用企业自有场地,企业通过“校中厂”设备试制客户样品,减轻了前期投入,而学校师生也能通过参与其中获得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企业也可更好地了解和挑选优秀学生并获得优先录用,降低企业前期员工培养成本,还可获得政府部门在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四)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通过走访调研,我们还了解到,不少企业特别看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质,希望学生具有良好的契约精神和工匠精神,具有爱岗敬业、勇于担当、诚实守信、刻苦耐劳、受挫抗压的品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不少企业管理者坦言,作为刚毕业的学生,哪怕技能差一点也问题不大,只要素质好、肯学习,企业愿意提供各种发展空间和机会。为此我们特别重视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大力倡导“匠心”教育,引进企业7S管理文化,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强调“学习就是工作,学生就是员工”,多方面渗透企业元素。

(五)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人才是最关键的,对学校来讲,教师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有了好的教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我校注重从三方面培养教师,一是师德,二是教学教育能力,三是专业技术技能。通过外派学习、技能竞赛、教学竞赛、下企业锻炼等方式加快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引入企业兼职教师,聘请企业工程师、一线师傅进入学校,为学生上专业课。

参考文献:

[1]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推动机器人应用及產业发展扶持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Z].http://www.tsinghua-fs.com/37SxXrGvq/bSph6RF7O-A.html.2018-05-04.

[2]罗庚兴,李大成.基于产业需求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8).

[3]郑明辉,吕静,陈福德.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与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1).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佛山市人才需求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佛山市“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基地”成果展示活动筹备会议顺利召开
佛山光伏补再延五年!工商业2万元/MW
数读
AI需求集中于一线城市,七成从业者月薪过万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文秘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