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预设中谈中职数学教学

2020-03-28 16:21池晓霖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9期
关键词:预设直线建构

池晓霖

[摘           要]  现代教育教学标准认为教育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认知上实现个体不同的发展。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在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引领下,更应从中职数学课堂预设开始做好循循善诱本职工作,让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中获得技能,走向社会成为国家的实用型人才。旨在从精心创设情境、精准设计活动、精彩打造课堂、精细反思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深化知识体验中建构学科素养。

[关    键   词]  中职数学;课堂预设;教学生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9-0122-02

中职教学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个体在数学上的不同发展,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引领下,建构“以生为本、学以致用”的有效动态课堂,让中职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实践的学习过程中,理解知识与方法,形成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学科素养迫在眉睫。在课堂上如何精心创设情境、如何精准设计活动、如何打造精彩课堂、如何精细反思,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需要潜心研究的课题。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围观知识的兴趣

精心创设情境是生成性课堂构建的基础。众所周知,中职学生源于一些认知基础较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的青少年群体,根据中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尤为重要,这种情境可以涉及学生的生活实际、现代科技前沿、堪为数学经典等相关的领域,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践应用去围观数学知识。

如在教授“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创设一些生活中的情境。

[电子白板展示]生活中一些与平面内直线位置有关的图片(图中为部分图片)

[师]你们通过对这些图片的观察,从中可以发现两条直线有几种不同的关系吗?

[生1]两条直线有三种关系

[生2]两条直线有两种关系……

[师](在解决以上情境中问题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用两支木条在桌面上探究一下直线的位置关系,确定它们的关系后与同桌交流。

在强调两条直线是在平面内的关系后,由学生自主地用两支木条在桌面上进行探究活动。

预设目的: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回归生活,在兴趣盎然中认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不同学生的理解出现矛盾冲突时进行实践活动,用两支木条在桌面上探究一下直线的位置关系去强化本节核心内容,在交流中驱动对知识的探究。

因此,通过精心创设情境,优化预设基础,以驱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思维的融合中形成智慧,实现趣味性、动态与现实的生活情景融于一体,真正达到在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中建构学科素养。

二、精准设计活动,建构学生实践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

作为教师,设计课堂活动必须以建构学生的能力为标准。预设的课堂活动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息息相关,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亲历一种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精准预设需要教师能够通观全局,多角度预设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发展的过程。因此,课堂活动预设符合现代教学的理念,是一种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动态掌握数学双基。当然,活动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比如实验探究、调查访谈、质疑疏导、课题探微、讨论交流等,通过别具一格的活动预设,让学生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有具体的目标,围绕着预设展开探究、联想、反思与交流。

如在学生学习“总体、样本与抽样方法”时,预设了“教室里丢弃了的废纸问题探究”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去构建总体、样本与抽样的分析能力,而且通过这次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主题1]收集数据。针对本班每天丢弃废纸的数量调查(不要对个人进行调查,有可能涉及个人隐私),若将这些废纸都铺开,其面积有多大,如何处理这些废纸,并分析回收利用和焚烧的利弊。

思考:针对本班每天丢弃废纸的数量调查能否扩展到对全年级进行调查,能否扩展到对全校班级进行调查。

[主题2]上网搜索纸张的发明、发展过程与类型及应用。

思考:通過纸张的类型,分析纸张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从中获取采用样本抽样方法的相关知识。

[主题3]针对班级出现废纸丢弃造成的污染分析,明确丢弃废纸给人们带来的潜在危害。

思考:如何针对个人生活习惯提出“绿色”畅想。“如何针对绿色”环保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作出建议。

[主题4]设计班级里废纸不随意丢弃的方案,在校园里进行推广和普及。

预设目的:通过设计活动,帮助学生深入实践与探究,提升学生总体、样本与抽样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其中,前两个主题就是针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设计的;后面两个主题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将样本生成总体,也是对本节所学内容的完善。因此,在预设活动时,必须把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认知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围观的情境,帮助学生去开展调查、探究与交流等,让学生在亲近自然、充满自信的氛围中去追求知识、投身学习,主动地建构数学核心素养。

三、如何精彩打造课堂,在认知的基础上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有效打造动态课堂,离不开教师积极的组织与悉心的引导。精彩的课堂,更容易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思维能力。课堂中学生会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教师应别具一格,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及时捕捉知识拓展的机遇,在激励性评价中去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创新思路,进一步探究。

如在学习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内容时,可以用下列情境进行课堂教学:

[电子白板出示]如归宾馆内设有客房100间,若客房标价200元/(天·间)时,所有的房间可以满员;若在此基础上客房每增加10元/(天·间)时,就会有2间不入住而空闲下来。则从考虑入住客房量和房间收费等问题,你想知道哪些方面?怎么设计问题?

预设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1]设客房在标价200元/(天·间)的基础上增加x元,则如归宾馆每天的房间收费z(元)是怎样的?

(建立函数关系:z=200+x)

[问题2]设客房在标价200元/(天·间)的基础上增加x元,每天的客人入住客房量y(间)是怎样的?

[电子白板出示]假若如归宾馆需要对有客人入住的房间支出18元/(天·间)的各项费用。你想知道一些什么?怎么设计问题?

[问题3]如归宾馆客房部每天的利润Q(元)该怎样表示?

[问题4]当每天每间客房的标价为多少元时,利润最大?最大是多少?……

预设目的: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设想出丰富多彩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函数的相关知识,展开小组讨论与交流,激发学生深化函数知识的欲望,在课堂上学生提出某些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生成。因此,课堂上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要能够随机应变,使课堂动态化、精彩化。

四、精细反思,在深化知识体验中建构学科素养

学生在课堂上历练了不同阶段的学习过程,收获了一些数学知识与应用方法。只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融合不同的智慧,将自主学习、实践探究过程中的设想、方案与成果,完善细化,让未能及时解决的问题有所突破,在深化体验中建构学科素养。

例如,在学习圆的知识内容时,圆的定义就不再赘述了。而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课堂内容学完之后,让学生先是自己总结规律,再分组讨论,最后交出研究成果。笔者在2019年春收到一份“思维导图”(如下图),确实让人脑洞大开。

预设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了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后进行打磨反思,然后系统建构知识网络图。通过由圆出发,按照四步分析将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整合在一起,条理清晰,知识网络完美,这种打磨反应的确做到了在深化知识体验中建构学科素养。因此,打磨反思是学生深化知识的过程,是感悟知识中含而不露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总之,中职数学课堂预设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在课堂预设中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围观知识的興趣;精准设计活动,建构学生实践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精彩打造课堂,在认知的基础上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精细反思,在深化知识体验中建构学科素养,中职的数学课堂才能成为真正“以生为本,服务于社会”的好课堂。

参考文献:

[1]赵琴琛.优化预设,精彩生成:谈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展望[J].当代职业教育,2014(5):73-75.

[2]吴玉虹.于意外处呈精彩:谈中职数学非预设性生成的引导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7):267,273.

[3]孟德全.慧眼识“意外”,妙手促精彩:中职数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实践探究[J].科技视界,2014(4):253-254.

编辑 王海文

猜你喜欢
预设直线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画直线
一样长吗?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你喜欢直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