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职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究

2020-03-28 17:13林成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9期
关键词:个体人文院校

林成顺

[摘           要]  近几年,我国中职教育迅猛发展,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模块,开展体育能够有效提高个体的身体素养,然而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问题,主要探讨农村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高效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希望通过经验分享,为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    键   词]  农村教育;中职体育;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9-0180-02

在素质教育的推行过程中,中职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将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落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村中职体育教学普遍不够理想,并没有针对中职阶段个体的实际情况需要开展教学,尤其在人文素养教育层面较为缺乏,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中职体育教学存在单一僵化刻板和不够灵活的问题,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育教学要能够发挥出对个体的影响作用,和自然科学教学形成互补,让中职阶段的学生能够通过体育学习实现全面健康发展。

一、当下农村中职体育教学现状

农村中职体育教学在多年的开展过程中获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为了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中职体育教师要积极改进和规避问题,促使体育能够朝纵深方向发展。具体来看,农村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理念上没有给予体育足够的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农村中职院校都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唯一的目标,忽视了体育教学对个体身心的正向促进作用,开展体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身体素养,并且養成健身锻炼的习惯,为后续的学习以及工作锻炼良好体魄。很多中职院校并没有认识到体育对个体的积极影响,所以在课时的安排以及相应资源的支持上,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便利,更谈不上人文教育的融入。很多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也仅仅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没有将人文精神和素养融入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或者仅仅将体育教学变为学生的自由活动课,缺乏必要的引导[1]。教师普遍认为,体育教学不需要和人文素养教育进行结合,所以在教学备课阶段也没有设置相应的贯穿环节,导致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人文素养融入较少。

(二)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当下很多农村中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学校也缺乏对体育教学的足够监督,仅仅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自由活动,教学缺乏系统性和目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科学,而且不利于个体身体素质以及人文素养教育的开展。一些学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缺乏目标也让教学毫无特色,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只会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完成任务,自身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是不利于个体身心发展以及综合素养提升的。

(三)教学模式方法较为僵化

农村中职体育在教学方式上也存在僵化、落后的问题,不仅在教育内容上单一刻板,在教学方法上也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灵活处理,很多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只是沿用知识讲解、教师示范、学生活动的基本逻辑,这种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引导的效果,但是并不符合学生的多元化诉求。在教学思想上缺乏对灵活性教育的足够认知,一些教师甚至没有教学备课的习惯,只是凭借主观经验开展教学,对中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人文素养熏陶时也没有实现针对性的对应[2]。所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在身体素质上得到提高,但是由于教学的针对性以及选择性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学习动力也不足。

(四)体育文化建设滞后

在中职校园文化中,体育文化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很多农村中职体育教学在教学的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的设置上缺乏明确的指导,而且在体育活动的开展上创新能力不强,最终导致学生对体育文化缺乏足够的关注以及重视。中职院校的校园社团也较少,学校对体育社团的扶持力度也不够,最终导致中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较为薄弱,没能起到运用文化带动个体加入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由于体育氛围不浓厚,所以相关的人文素养教育很难持续开展。

二、农村中职体育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

(一)学生发展目标决定了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在农村中职教育过程中,培养应用型高素质的一线岗位人才是重要的教学责任之一。在外部社会的转型带动下,中职教育工作者也要认识到,不仅要注重对个体进行技能层面的提升,也要从品德的角度做好必要的引导,帮助个体在进入社会之后养成德艺双馨的品性,所以中职教育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人文素养教育的开展让学生在具备扎实技能水平的基础之上也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中职教育体系中,体育必不可少,所以开展体育教学也要和中职教育的目标进行整合,融入人文教育,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学会做人的道理,这对个体后续的就业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选择性地忽略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则会让体育教学失去灵魂以及深度。

(二)体育课程属性要求必须融入人文素养教育

从中职阶段体育大纲的要求中可以发现,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块,也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必须开展的课程之一,所以,从学科属性上看,中职教育必须将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发挥出来,通过与人文素养教育的结合,让体育与文化能够同时促进个体实现全面发展,不仅要教会学生运动的技能以及方式方法,更要让体育中所蕴含的奥林匹克精神成为鼓励学生拼搏向上、不放弃的重要动力源泉[3]。人文素养的融入也能提高个体的竞技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如果缺乏人文素养的指导,体育锻炼只会流于形式。

猜你喜欢
个体人文院校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