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德育精细化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2020-03-28 17:15胡国祥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9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工作院校

胡国祥

[摘           要]  中职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不仅要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出发,还需要对思想道德进行培养,从学习、工作、生活三方面为学生打下基础。对中职院校的德育,要进行系统化管理,成体系的规划,要进行相应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师资力量的储备;对学校,始终要将育人作为首要目标,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人才。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德育管理;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9-0186-02

一、中职学校德育的特点

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国家对其成长发展有基本的要求,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有很明显的特点可以作为教育的依据。

在心理特点上的表现是最明显的,刚刚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还较小,大多还在18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刚开始形成对社会的判断,逐渐能够理性看待事物,对待别人的建议也可以进行理性思考,慢慢拥有属于自己独立的人格。但是,目前这个阶段的学生还不够成熟,思考问题不够全面,容易出现极端的情况,看待问题不够深入,很难透过事情的表象看到本质,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对中职学生的心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中职学生还具有叛逆的心理,很多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不是很理想,再加上与社会接触过多,不可避免地会沾染上一些社会恶习,比如抽烟、喝酒、早恋、上网等不良风气,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业以及综合素质方面和普通高中生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而且很多中职学生学习差,综合素质低,这和他们生活的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很多学生都是农村家庭出身,也有一些从小家庭不完整,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从小便缺少陪伴,对于学习,更是无人进行引导和帮助,这些学生小小年纪便对学习产生厌恶。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来看,学校和教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构建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机制不完善

我们都知道,中职院校对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有着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可以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但是对德育教学来说,无法通过数据进行标准化的评价,因为德育是软性指标,很难进行统一评价。所以这就导致了中职院校对学生的德育不够重视,对这项工作的投入也较少,更没有完善的制度和规定去进行约束。在这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对开展德育工作会有一定的阻碍和影响,与德育工作要达到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教育模式的问题

很多学校只把德育课当成是一门纯粹的理论课看待,并没有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只是进行理论的宣讲,缺乏互动和实践。没有了实践的支持,整体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中职院校对德育的目标性过于理想化,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导致制定的目标往往无法达成,也没办法落实下去。所以对于中职院校来说,不能仅为了目标去进行形式上的教育,要设定真正有效的教育方法,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让学生能够在社会中真正立足,有竞争力,而不仅仅是为了传达教育方案上的内容。

(三)内容设定及详略设计

从德育工作的内容来看,学校为了防止学生沾染不良风气,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这些约束虽然能够阻止相关不良风气的蔓延,但是过多的约束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师生之间往往因为这些规定爆发矛盾,从而引起冲突,起到反面效果。对中职学生来说,不能一味用规定去限制,要进行引导,一味地围追堵截只能造成矛盾激化,引起更大的冲突。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要能将课本的知识教给学生,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提升自身素质。目前,大部分教育经费都用来投入在知识、技能上,对德育并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投入,德育工作缺乏支持,这使学生在管理上有很大的困难,对技能教学造成消极的影响。

(四)形式与内容不能达成统一

对德育教学的现状,很多中职学校都规定了要开展德育课程和课时要求,但是对内容却没有明确要求,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实际调整。教师也没有应对这种情况进行教学调整,所以导致目前德育课在内容方面和一般的理论课程并没有区别。在中职院校中,一般德育教学都是由班主任来主抓,而专业课老师只关注于自己课程的内容,并不在意德育的发展情况。所以,教书育人并没有落到实处。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刻,经济稳中有升,所以这个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各个阶层都是国家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阶层产生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经济形势受到影响,加强思想道德,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做出更正确的选择,不管是对个人还是整個社会都会有着正面影响。

三、中职学校德育精细化的对策建议

(一)首先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应构建一个自循环的德育活动管理体系

作为学校中对德育工作进行全面管理的机构,德育处要以学年为周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大纲》为准则,对主题教育进行序列化和系列化划分,将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和完善,从而对本学年度的相关德育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落实。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层次的德育内容,每个年龄段所安排的内容不同,要达到的效果也要有所差异,不同学生存在不同的层次差异,让学生能够接受到新颖、丰富且具有个性化的德育,使德育获得更好的效果。对德育工作的每个项目都要形成闭环,形成自我循环系统,结合德育工作实际落实情况,形成相关的检查和评估系统。以德育处为德育工作开展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特色德育工作,为德育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稳定的保障工作。在思想上,学校的所有领导都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要将德育任务放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制定相应的计划、制度以及措施去落实德育的效果。要加大投入力度,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经费去保证相关图书、资料的投入,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将理论结合实践,提升教育效果。

(二)对德育处的相关工作要进行细致的划分,制定相关的工作细则,对每一项工作进行详细的安排和任务的细化

对于每个岗位,要将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天,将每天需要进行的工作进行量化,作出明确规定,设立明确目标,制定德育化管理工作的程序。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科学化的评价和奖惩体系的制定,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创新性,营造竞争性的工作氛围。工作的开展要围绕班主任的工作职能去进行落实细化,通过对其工作完成的质量以及效率和在其工作中创新性精神的体现进行相关的评价和奖惩制度的建立。对于日常工作,更重要的是对工作的标准化和精细化考量,对于这类工作,不宜设置过大的难度,要让每个人员能够感受到竞争,同时又能将自身的工作不断地做细做深,力求完美。而对于创新性精神,则要持开放性的态度,给予工作人员足够的发展空间,这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会非常高。通过对这两者的结合,将德育工作进行完善,对德育成绩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也要对德育干部和班主任的工作予以重视,多安排相关培训和提供交流机会,让其可以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三)完善德育考核制度,根据员工具体情况和知识水平进行对应的考核

从内容、时间方面进行层次的划分,并将相关制度进行有效落实,帮助员工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在目前的高校中,对德育工作都有了相关的认识,但工作的开展和考核主要还是集中在德育處和班主任这两个小的群体中,对于其他岗位人员涉及较浅。对所有岗位都要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各院校要针对“三贴近”进行深入研究,在教研与德育工作中做好结合,构建相关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和制度。综上,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质量和效率,对于中职院校的工作,要更加精细化管理,事无巨细,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以德育为导向,将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展现,帮助我国人员素质更好地提高。我国目前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利益冲突也在不断凸显,人与人之间因为利益而造成关系紧张的事情时有发生,对社会的整体团结非常不利。所以这就需要提高全体的素质,要用友好和谐的精神去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消除误会,促进彼此之间的信任,用包容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人,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胡常海.中职学校德育创新的实践研究:以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J].职业,2014(26).

[2]田纯亚,覃章成.在困境中突围[J].中国德育,2012(4).

[3]张春红.对中职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模式”的思考:也谈普通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经验借鉴[J].贵州教育,2005(16).

[4]兰录平.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和对策[J].职业,2017(23).

[5]郝晓丽.浅谈“孝”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借鉴意义:以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为实例[J].长江丛刊,2018(13).

[6]林榕.全员参与,共建中职德育[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4).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工作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