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的母亲

2020-04-02 07:09覃惠君
中国铁路文艺 2020年1期
关键词:安江白虎袁隆平

覃惠君

那一天,老外婆突然跟我说,她想去白虎垴看看。说这话的时候,老外婆已经有九十八岁高龄了。

白虎垴是我们洪江市安江镇郊区的一座山,山不高,路也不算远。从我家走过去也就五六里路的样子,我们平时去爬个山打个转,也就一个多小时的事。但对老外婆来说,去一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老外婆是小脚,旧社会称“三寸金莲”。再加上二十多年前股骨头摔断了没接好,从此就拄上了双拐。虽说拄着双拐还能行走,那速度也跟蚂蚁搬家差不多,所以说走去白虎垴根本不可能。

那就坐车吧,坐那种改建的俗称“快快游”摩托车。可摩托车也只能开到山脚,从山脚到山顶,一直是上坡,好几百米长。

我说:“我知道您喜欢四处打望,可白虎垴有什么好看的呢?既没老虎,也没树,更没房子,就是光秃秃的茅草山。”

老外婆说:“我不是去打望呢,我听别人说袁隆平的母亲埋在白虎垴,我想去看看。”“咦,您也知道袁隆平?”我着实有点意外。因老外婆既不识字,也不关心身外之事。

老外婆从我口气里听到了不屑,她不高兴地说:“你这话问得稀奇,中国人哪个不晓得袁隆平嘛,让大家都有饱饭呷的好人。”

“对,对,对,您老人家是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我赶紧说好话哄她,“您放心,我一定帮您完成这个心愿。”

话已说出,就要想办法完成。在如何孝顺老人这个问题上,我和许多人想法不同。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吃喝不愁,有人伺候,就很好了,不用带到外面到处去玩。而我觉得,真正的孝顺,是要在吃喝不愁的基础上,尽量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现在的老人不愁吃喝,但他们的许多想法经常被忽略。老外婆97岁那年,我去北京看儿子,老人家也想去,全家一致反对,说:“七十不留餐,八十不留歇。千里迢迢,你带个快百岁的老人家去北京,怕真的是脑壳包起铁哦。”

我据理力争,最后和儿子取得了共识,把老外婆带到了北京。儿子和我用轮椅推着老外婆参观了天安门广场,颐和园,鸟巢,水立方等地方,留下了老外婆许多开心快乐的照片,让老人家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那么遥远的北京都能去,这么近的白虎垴就不是个事儿了。估摸了自己的身板和力气,我决定让老外婆坐在轮椅上,推她上山。

正值秋高气爽,稻谷飘香的好季节,我在一个阳光比较温和的下午,带上准备好的东西,推着老外婆向白虎垴出发。看着一路上新建的房屋和马路,老外婆非常兴奋,连声说:“变了,变了,跟过去不一样了,我自己出来,都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我说:“现在的城市建设一天一个样,别说你找不到回家的路,我要不经常走,都会迷路呢。”婆孙俩说说笑笑来到了山脚下,望着长长的上坡路,我吸了口气,开始推老外婆往山上走。

一路上不断有散步的人夸赞老外婆好福气,说这么大年纪了,还有后辈推着上山打望;也有人好心的提出来要帮帮我。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推着老外婆一步一步前进。幸亏后来为了方便散步的人,政府出资修建了水泥路,如果是从前的沙石路,我就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终于快到山顶了,右边出现一条小路,路两边的青松像卫兵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我知道,往里走不远,就是袁隆平先生母亲的墓地了。

整个墓地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的样子,简洁、庄严、肃穆。背山面水,视野开阔。墓前有十几级台阶,两边用水泥柱做成简单围栏。我扶着老外婆走上台阶,一块青石墓碑映入眼帘,上面刻写着袁隆平先生的母亲——华静女士的名字。墓碑上没有任何显赫的介绍。比起那些豪华墓地,袁母的墓地实在是非常普通。坟前还残留着烧剩的蜡烛,纸灰等,说明经常有人来祭拜这位伟大的母亲。

我点燃了带来的香、烛、纸钱等,老外婆靠着我的身体,颤颤巍巍地作了三个揖。她大声说:“老姐姐,我看你来了。你培养了一个好儿子,你这个娘了不起呢!”

山脚的稻浪起伏着,仿佛在回应老外婆的话语。我似乎在稻浪中听到了一阵熟悉的旋律:“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这是袁隆平先生创作的一首歌曲《稻子熟了,妈妈我想你》,是他根据自己80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改编的。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朴实、深情,催人泪下。

许多不了解情况的人,都以为袁隆平是农民出身。其实袁隆平出生在真正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南京的东南大学,在县里担任过高等小学的校长和督学。母亲华静在江苏镇江的英国教会学校毕业,曾经当过小学老师,是那个时代少有的知识女性。当时的教会学校全部是用英语教学,所以,华静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語,还喜欢读英文版尼采的哲学著作。作为有六个孩子的母亲,华静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专家。在她心中,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型孩子是不完美的。完美的孩子们不仅会读书,还要有理想有追求,有情商有爱好。因此,她从小就给孩子们做英文启蒙教育,并把那些名人的事迹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所以,后来袁隆平能在国际会议上大飏英语,能在晚宴上跳舞、拉小提琴,能写出文采斐然的美文就不足为奇了。

袁隆平曾多次在许多公开场合说过:“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是我母亲。人们都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其实这粒种子,是母亲在我幼年时种下的!”在写给母亲的一封信中,袁隆平用三个无法想象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由衷赞美。他说,没有母亲的英语启蒙,无法想象自己在一片闭塞中,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如果没有母亲的执着和坚持让他上学,他无法想象自己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如果没有母亲从小跟他讲尼采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他无法想象自己能够在千百次失败中坚持下去。

更让袁隆平先生感恩的是:母亲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和育人之道,还特别通情达理、深明大义。为了支持自己一心一意搞杂交水稻研究。母亲在70岁高龄的时候,从繁华都市来到偏远的安江给他带儿子。这位大家闺秀走惯了城里宽阔的马路,来到安江,住在郊区农校,生活有许多不便。特别前后都是窄窄的田埂小路,母亲经常牵着小孙子的手才敢迈步。尽管住宿条件不好,田野蚊子很多,可母亲没有半句怨言,一直尽心尽力为儿子媳妇操持家务。最后病重时,也没等到与在外忙碌的儿子见最后一面,带着万分不舍和遗憾,长眠在儿子奋斗了几十年的小镇安江。

“老姐姐,你的儿子让天底下的人都有饱饭吃,他修了天大的功劳呢。菩萨会保佑他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的。”老外婆唠唠叨叨的话语把我的思绪从远处拉回,我扭头一看,她正拄着拐杖,弯着腰在扯墓地旁边的杂草。

我连忙劝阻她说:“您拄着拐杖不方便,不要去扯草,万一摔倒在这里麻烦得很呢。”

老外婆说:“我也做不了什么,扯扯草,让她住的地方干净点。她从大地方来到我们这小地方落脚,呷了亏受了罪呢。”说着说着,老外婆的声音就哽咽起来。我知道,老外婆一定是想起了自己的那些伤心往事。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永远想不到过去的日子有多苦。从书本上看到的,往往以为是杜撰的。第一次看余华的小说《活着》时,我经常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读几页要歇会儿才能再读。福贵悲惨的命运,爹、娘、老婆、孩子,一个又一个离他而去的场景让人觉得有不真实的感觉。但我从老外婆的身世就知道,有时候,真实的生活远比书本上的残酷。老外婆讨米出身,旧社会,家里穷的叮当响。为了有口饭吃,只有四岁的老外婆,拖着一双包过的小脚,和母亲、哥哥翻山越岭去讨米。那时的人厚道,看到这拖儿带女讨米的,哪怕自己也吃不饱,也要省块红薯,拿个苞谷给他们。碰到富裕点的人家,还给她们熬点山里挖的野葛粑。每当这时,老外婆心里就盘算:娘要把我送给这家人该多好啊。我记得回家的路,长大了再回去找娘。

她还记得八岁的哥哥没饭吃得了水肿病,腿肿得像柱子一样,背着讨米的背篓,走一步喊一声:“娘啊,我走不动了。”娘狠着心说:“崽啊,你不走就会饿死。山上的狼来了,也会把你咬死。”哥哥咬着牙,哭哭啼啼,一路踉踉跄跄地跟着,最终还是死在讨米的路上。后来,老外婆的姐姐妹妹弟弟都相继饿死了,只剩下老外婆像石板缝里的草,挣扎着长到了九岁,给老外公家做了童养媳,留下了一条命。

可老外公家依旧穷,住在一个用茅草做顶的牛栏棚子里,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老外婆十五岁开怀,一共生了三女一男四个孩子,可只带大了我妈妈一个人。老外公为养活一家人,撑船放排,终日在外奔波。可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大女儿的死,是老外婆心中永远的痛。因为太饿,老外婆刚煮好的稀饭她端起就喝,结果烫得拿不住碗,稀饭泼在胸前,把皮肤烫烂,因没钱治疗,最后感染溃烂,眼睁睁地看着大女儿死去。到解放时,老外婆的儿子和小女儿也因贫困交加,得病去世。

饥饿留给老外婆的印象是恐惧的,扎心的。所以不管后来家里条件多么好了,老外婆在煮饭时,都要抓一把米留出来,这成了我们家的传统。老外婆常说:“平时省一口,饥时不用愁。”我和先生结婚后,依然保留这一习惯。先生很不理解,说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多煮一点有什么关系呢?我说这是我家的保留传统。有时家里请朋友吃饭,我也会问每个人大概吃几两米,量米下锅。先生觉得很没面子,说这样做,别人会觉得很小气。我说这不是小气与大方的问题,这是对粮食的敬重。古人云: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老外婆常说:“好呷莫来洒,记到过去呷岩粑(岩粑是观音土做的,吃下去拉不出,胀肚而死)。”所以,在老外婆的言传身教中,我們家对粮食格外珍惜,从不浪费。

夕阳开始向山间滑落,天边铺开了一层斑斓多彩的火烧云,金色的光芒给满山的青松披上了一层铠甲,像极了古代威猛的武士,整个墓地呈现出一种圣洁的光芒,我们准备下山了。临走时,老外婆像告别样轻轻地说:“老姐姐,我走了,下次再来看你。父母只能给我身体,粮食才能养我一生,你的儿子做了天大的好事,他的妈妈就是天下人的妈妈,我们会记住这份情的。”老外婆的这番话说的情深义重,这是一位饱受饥饿的母亲对一位杂交水稻科学家的敬仰之情,也是一位母亲对另一位母亲说的心里话,我的眼角不由得湿润了。

如今,老外婆已经106岁了,吃饭时手有点不稳,经常会掉一些饭粒。可她都会仔细捡起来吃掉。她的智商已退化到孩提时代,许多事都忘记了,许多人也不记得了,她甚至都不认识天天陪伴她的我们,但她还会经常念叨那句歌谣:“好呷莫来洒,记到过去呷岩粑。”这句朴素的歌谣常常会提醒我记住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中说到的: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以此自律。

猜你喜欢
安江白虎袁隆平
种下一片林
Stability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CsPbBr3/CdSe/Al core-shell quantum dots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为何说西瓜是『天然白虎汤』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白虎
Numerical Study on Laminar Burning Velocity and Flame Stability of Premixed Methane/Ethylene/Air Flames*
向袁隆平致敬
唐白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