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局视角分析新时代中国新闻翻译

2020-04-07 01:11郎文惠
信息技术时代·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解释转换批判性思维

摘要:新时代下,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导致新闻叙述视角及分析侧重点也随之改变。新闻翻译译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根据自己的判断对源语言进行分析时,会产生不同的译文。鉴于新闻传播会改变一国民众对他国的看法,甚至影响到国家间的关系,要对新闻语言进行批判性分析后再进行翻译,并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新闻翻译、批判性思维、解释、转换、再叙述

一、引言

当前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的各项事业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历了巨变。新闻行业作为一种社会媒介,是联通中外的一座桥梁,在中国立场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外国文化“引进来”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为了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中国需要继续加强文化凝聚力和民众对祖国的自豪感,同时还要吸引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深化与外国的联系。因此,通过新闻传播成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手段。目前中国的主流报纸《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以及电视频道《中国国际电视台》每天对外发布大量的英语新闻,来迎合国内外读者的需求。

当下我国对政治、文化领域的翻译比较深入,然而在新闻翻译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翻译语言特点、存在的问题、对中英新闻语言特点的分析、一般翻译方法及依据特定的理论对特定新闻翻译进行分析等,以全局性思维分析新闻翻译并根据译者所处立场总结翻译方法的研究较少。本论文将从全局角度,探讨如何对新闻源语言进行分析,并对多方面内容进行考虑后,得出译文以及译文可能给读者带来的感受。

二、《人民日报》与《环球时报》语言特点

(一)《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为中国党和政府的喉舌,主要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记录中国社会的变化,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1937年12月11日创刊,名为《抗战报》,1949年8月1日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报纸刊登的主要内容为国内各界发生的重大事件,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介绍中央的主流思想和中国实行的重点政策,提振民众信心,防止外媒在某些地方做文章。近几年对科技的报道显著增多,目的是加强民众的创新意识,了解国内重大科技突破;以及国外媒体的热门报道的事件。2018年3月获得全国“百强报纸”。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年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人民日报排名349.

由于最初创刊即为中国共产党服务,报道革命实践,在最开始人民日报报道语言政治色彩浓厚、名词化严重、篇幅较长、晦涩难懂。经过了十几年的社会变革和对外开放,新闻行业的视角更加开阔,实现了去政治化,新闻语言也变得更为生动,各类修辞和成语的使用明显增多

(二)《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为中国日报社主办与出版的国际新闻报刊,是向国内外传达符合基本国情的综合新闻的一份报媒。创刊于1993年1月,是中国第二份面向全国发行的英语综合性报纸。报纸新闻涉及国内热点事件及国外重大事件报道与评论,2018年3月,获“2017年百强报纸”荣誉。与人民日報相比,环球时报创刊时间较晚,报道内容涉及国外事件更多,因此不偏向于政治化。同时注重开发国内其他大型报纸报道少的板块,如国内方面单设台海板块,评价台湾局势。海外方面对中国邻近国家,如中亚五国增加报道,以帮助中国人更深入了解这些国家的状况。同时又对传统的报道模式进行创新,在评论模块不光对事件本身进行分析,还会为解决问题指明出路。对于报到率较高的外国事件会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分析问题,更为报道提供中国视角。

环球时报的新闻无论是标题、导语还是正文,语言使用都十分灵活,充分展现了中文动态的特点,部分语句中存在隐喻,含义深刻,有讽刺性含义的词汇和句子一针见血,实现了简洁性与深刻性的统一,报道趣味性十足,能极大激发读者兴趣。

三、新闻翻译标准的全局性分析

(一)译者

新闻翻译活动是一项严肃的语言工作,由于与国内国际政治事件挂钩,要经过一系列精细的流程。首先,涉及国内和国外的政治术语需要统一进行翻译,如果术语已经有约定俗成的规范译法,译者一般采用原有译法。尽管有时外国媒体会随意更改某些中国特有概念的说法表示翻译应该经常创新,但是已经确定的说法是中国无数译者智慧的结晶,已经得到翻译界广泛认可,再更改反而会显得不严谨,口径不一致。涉及中国国内新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术语由中央编译局翻译并发布,此类词汇有浓厚的政治背景,译者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参考过去相似概念的翻译,与其他译者进行讨论,保证最后的译文用词准确,尽量保持原文的表达方式,又不受原文的约束,最大程度的传达政策方针的内涵。翻译国外新闻则需要平日注意阅读外国媒体的平行报道,获悉相关术语及名词的专业说法,最终确定后需要国内媒体采取意识形态一致的翻译,即译法可以不同,但立场必须统一,以防出现新闻性质定义不一致,在国际上产生误会。无论是翻译中文还是英文术语,多关注外界的评论和说法都会为译者提供一定见解。其次,译者要灵活运用所学翻译技巧,把握好上下文,对所翻译的新闻事件进行相关背景了解,确定原文的立场,再开始进行翻译,但是不同的译者还会对原文语境产生不同的理解。比如,译者所接受的教育不同,经历不同,中英文水平和所持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

例1:The delusions of a comprehensive decoupling will leave our countries, and the world, worse off.(摘自人民日报)

译文1:分裂的幻想会让两国甚至世界更糟糕。

译文2:全面脱钩的幻想会让中美和全世界陷入泥潭。

译文3:一刀两断的幻想会让中美及全世界每况愈下。

第一种译文直接贴字面翻译,decoupling在词典中的解释为“结束两件事物之间的练习与关联”而worse off为“情况更糟糕”。分裂和更糟糕的译法不算错,但是可以看出译者过度遵从原文,对政治的敏感度较差,译者使用的词汇很极端,目前中美两国间在贸易上面临的问题仅仅算是摩擦,完全没到分裂的地步,更糟糕一词会给读者留下消极的感受,认为世界的形式令人担忧。再者译文偏口语,原文为新闻为正式语体,译者欠缺对英文的思考和对中文的打磨,做新闻翻译的中英文素质需要加强。译文2脱钩在中美贸易战新闻中使用频率较高,陷入泥潭传达出了原文的意思,表达生动形象,为比较客观的陈述口吻,不会给读者带来负面情绪。可见译者平时的积累很充分,对热点政治事件方向把握准确,忠实原文又有灵活度。译文3连续使用了两个成语,音韵节奏把握的很恰当,中文的素养较好,但一刀两断与分裂的感情色彩相同,每况愈下则表示一直在下滑,整句的基调都很悲观,在政治立场确定上仍需调整。

总体看来,对译者造成主要限制的为认知层面的中英文语言能力,具体表现为对特定词汇的理解和转换到目标语的选词,以及社会层面的社会背景—对事件性质的把握,相关知识的积累几方面。以上标准要求译者翻译时使用在英语学习和汉语积累中的经验,把源语言内化,用自己对语言感觉的把握进行翻译,而不是像机器一样只做符号的转换。恰当的把握则需要建立在对中英文深入学习研究之上。

(二)读者

再者,翻译的本质是实现文化交流,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语言层面角度看,從读者的角度来看,译者需要以读者和目标语言为中心,这就要求翻译者深入分析并了解源语新闻的语言特点和文化意向,尽量摆脱原文语言外壳的影响,即翻译腔,转换成与目标语功能对等的语言。而从翻译认知层面看,一般在翻译中人们经常讨论归化与异化如何权衡的问题,但新闻的目的便是外传让其他国家读者了解本国时事或要闻,此时采用异化的方法欠妥,应该尽量保留原文的意向和思想。在翻译时,原文对译者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语法、句子结构和选词方面。中英文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如果译者没有主动地对目标语表达进行调整,直接按照原文的语法结构和选词翻译,译文就会很不地道,给读者留下较差的阅读体验。那么如何在取舍文化和思想意向中做出正确判断呢?如果原文是具有定义性质的特有概念在目标语中不存在,那么就需要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文;如果原文表达的含义在目标语中可以找到对等的意向,且读者无法理解原文的意向,那么就可以使用目标语中对等的表达。

例2:Think of it as a good cop /bad cop routine, albeit one in which the bad cop wasnt aware he has been allotted the role.(摘自《环球时报》)

译文1:如果两者分别是一个好警察和坏警察,坏警察并不知道自己的职责。

译文2:如果两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个唱白脸的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英文中以警察这一意向对主题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判定,但中文没有此种表达方式,保留意向没有意义。译文2将警察转换成唱红脸唱白脸,中文中该意向恰恰能传达原文的意思,又保留了原文的生动性。

站在读者的角度翻译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确定新闻的类别,常见的新闻题材包括消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等,消息是对某一事件的介绍,进行客观叙述即可;特写以描写为主要的表现手段,可能更注重文学性质,翻译需要更注重语言美;新闻评论则会触及价值观层面,这时政治敏感度相比其他因素更重要。然后判断新闻句子结构是简单还是复杂,初步决定译文语级。最后即可根据新闻体裁的侧重点进行选词。但报纸是一种大众读物,读者的范围广泛,译者应该注意译文不要晦涩难懂,酌情对译文进行增减,高度精炼的概念要将隐含的意思翻出,抽象的概念可以添加注解。更多使用生动形象的词汇或者在目标语中常使用的表达,保证句子之间结构清晰。

例3:中国偷走美国人的工作;剽窃美国人的知识产权…但长期收集的数据表明,中国身上的这些“错”,其实远没有那么严重。(摘自《环球时报》)

译文:The data collected for a long time suggest that China is far less guilty of these crimes.

该文为评论,句子结构简单清晰,应该注意“错”的翻译,从前文可以看出这里不是想说中国人犯错误,而是对中国的指责,作者想表达实际上中国不应该负全部责任,因此选择guilty一词.

译者应该注意,以读者为中心依旧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如果为了追求流行或畅销,让译文完全向读者倾斜,把具有政治高度的词简化,反而无法达到翻译本身的目的,毕竟翻译不是纯粹的艺术。

(三)审查部门

在译者完成翻译后,译文将交给审查部门进行出版前的批准,译文需要遵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审查主要包括两个级别:自行审查和交由广电总局审查。自行审查由地方媒体部门和其他机构完成,是强制必须执行的。广电总局审查则针对需要传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审查的标准综合起来如下:

●禁止违背宪法的宗旨和原则

●禁止侵犯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

●禁止泄露威胁国家安全的国家机密

●禁止煽动民族分裂

●禁止传播迷信谣言

●禁止涉及黄赌毒内容

●     禁止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和谐

●禁止诋毁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遵守中国道德与传统文化

重点审查内容基本为可能对国家或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遵守法律并捍卫国家民族利益是译员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译者应该时刻牢记在心。

(四)新闻翻译在意识形态上的准则

新闻翻译中正确的意识形态包括对新闻政治立场的判断并选择正确的方式翻译。无论目标语是哪种,翻译中我们都要避免在敏感新闻翻译时违背审查部门的规则。在英语新闻译入中文时,译者不免会碰到对损害中国权益或对中国进行负面评价的语言,如果继续忠实于原文,会严重损害国家间关系。同理,中文新闻外译也需要避免把某些以本国为中心定性的话题或对其他国家尖锐的评判不加处理直接翻译。可以使用的方法有三种:

3.4.1改变定义

不同国家的新闻报道都会千方百计的捍卫本国的利益,所以对同一事件,国家间的报道可能完全不同,译者可以沿用本国对该事件的定义。例如曾经中日间在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上发生摩擦期间,日方新闻将岛屿称作Senkaku(尖阁列岛),中方则称为钓鱼岛。。这一概念专门针对英文新闻的翻译,原因在于本国的报道并不会有批评本国的内容,而其中对外国指责的部分只要模糊处理即可。

例4:Hong Kong students are using a novel arsenal of weapons to defend themselves and attack police.(摘自《环球时报》)

译文:香港学生使用一系列杀伤性武器进行反抗并袭击警察。

原文将学生使用的武器美化为“新颖的武器库”并使用“保护自己”讽刺香港暴乱,表明自己反对香港警方的立场,译文去掉了对香港暴乱的嘲笑口吻,消除了对中国不利的影响,还巧妙突出了乱港分子手段暴力。该处理方式表现中国政府和广大人民抨击香港暴徒的行径,符合国情。

3.4.2模糊处理

改变定义的方法是完全扭转立場,模糊处理则是根据原文的语境适当增译或减译,让译文语言较为温和,该方法在英汉互译中均可使用,在汉译英中使用次数更多。

例5:香港暴乱分子的打砸抢烧破坏活动不断升级,毫无行为底线、人性道德、法律戒惧。(摘自《人民日报》)

译文:Violent criminals in Hong Kong have escalated their activities. They acted with no bottom line and showed no sign of respect to morality and fear of law.

我国政府已经严格控制对外的宣传,但近期外媒一直大肆炒作香港暴乱。可见此类事件的报道中需要译者隐去对本国消极的部分。例句将打砸抢烧省略,简化为行动,保留了后半句对暴徒的指责,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力量较强的后半句,传递积极信息。

四、结语

新闻翻译是一个复杂全面的过程,需要将翻译所能涉及的主体都考虑在内,在实现信息交流的同时,推进与英语国家的关系。但无论视角有多全面,根本还是要取决于译者的语言文化素养。译者要将翻译的两种语言融会贯通,灵活地处理两者间的差异,尽可能大量积累经验,基于经验不断改善自己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新春“海味”盛——人民日报海外版春节版面语言中的对外话语特点》卫庶 杨一枫 石畅 王萌 2018.03

[2]《环球时报》头条标题的语言特点 韩书庚 2018.03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英语语篇特征与翻译策略分析》 曾帅 2019.07

[4]《跨文化交流视角下的新闻英语翻译》 杨志新 2019.05

[5]《手机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标题语言制作的新特点》李媛媛 2019.07

[6]《新闻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之度的把握》 姜亚琴 2017.09.

作者简介:郎文惠(1996-),女,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现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笔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及新闻翻译。

猜你喜欢
解释转换批判性思维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关于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重点问题的思考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