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冷的热心肠

2020-04-09 09:14河南省博爱县关工委办公室
中国火炬 2020年4期
关键词:黑板报外孙入党

河南省博爱县关工委办公室

老冷,冷宝山,今年84岁,是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许良镇唐庄村的一名退休教师。他虽姓冷却有副热心肠。他一心爱党,关心下一代,热心公益事业,发挥余热老有所为,为村里的关爱事业不停地忙活着。

老冷的梦想

退休了也要入党,这是老冷的梦想。

老冷1998年退休,退休后即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考察、培养,认为老冷确实符合党员标准,就吸收他为中共党员。

老冷说入党是他多年的梦想。他说,他的一生有三次政治生命:第一次是加入少先队员,他如期完成并被选为大队长;第二次是加入共青团,他也顺利加入并担任班团支书;第三次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却颇费周折。在上大学期间,他已被列为培养对象,表都填了,可因学校放假,他返乡待分配,校方人事变动,他的入党问题因此搁浅。参加工作后,他又几次申请入党,但阴差阳错均未实现心愿,这一直是他心中的遗憾。改革开放后,他看到祖国繁荣昌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事业日益强盛,老冷的热望又被唤醒。他一心向党,即使退休了他入党的梦想也没有泯灭,决心在有生之年实现这个梦想。

2007年,他终于如愿以偿。他的第三次政治生命由此开启。

老冷的家庭微信群

老冷退休后还要入党的另一目的就是要给子孙后代做个榜样。

近年兴起了微信热,老冷也赶起了这个时髦,建立了一个家庭微信群,自领群主。他把这个群取名“宝珍堂”,宝、珍分别取自他和老伴名字的一个字,他把儿女、孙辈三十几人全部拉进这个群。从此,“宝珍堂”就成为他开展家风家训远程教育的主要阵地。

老冷发的微信内容丰富,有英雄故事,有国学经典,有励志文章,有名人名言,还有他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他的小外孙,今年上高二,曾一度贪玩,成绩落后。为了教育小外孙发奋读书,他把自己的话写在纸片上,然后拍成照片,用微信发给小外孙,经过微信反复教育,小外孙成绩好转,老师说考上本科应该没有问题。他的二孙子是河南大学硕士毕业生,本来要放弃考博,经老冷微信反复教育,后来到杭州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孩子们有了成绩、有了进步,只要奖状、证书发到群里,老冷都发微信红包奖励。在他的激励下,孩子们都学有所成。

老冷的公益心

老冷入党后担任了党小组长,负责6个村13名党员的管理。在镇老干部党支部的领导下,他积极发挥五老作用,组织五老发挥余热,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

他组织五老分片包村,开展青少年教育,并编写“大家都来关心下一代”宣传彩页进行发放,经常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召集村里在上甘岭战役中立过三等功的唐全才和三级伤残军人汪振海等模范人物给孩子们讲英雄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下一代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当好革命事业接班人。

为了保护好青少年,使孩子们安全健康成长,他组织五老分路段、分河道长年坚持开展巡路、巡河活动,尤其是暑假,他们除了正常的巡路、巡河,还要在孩子们中间开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安全警示教育,强化青少年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老冷还在寒暑假办起义务补习班,把家风家训教育扩展到邻里、村里的孩子,为孩子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文化课补习,受到村里老乡的交口称赞。

老冷的黑板报

老冷退休入党后还有一个突出表现,那就是他坚持十余年办黑板报。

老冷所在的唐庄村中心原有两块多年废弃不用的旧黑板,随着时代变迁、现代通讯的兴起,黑板报被挤出人们的生活空间。村民一心扑在挣钱上,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少了,封建迷信、落后愚昧思想抬头,甚至出现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滑坡,法盲等不良现象。

老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弘扬正能量,普及科学知识,他重拾粉笔头,将村中两块黑板作为阵地,开始办起黑板报。村中群众经常可以看到年逾八旬的老冷,站在墙根的水泥台阶上,用粉笔一笔一画地抄写着黑板报的内容。他办的黑板报虽简单浅显,但却充满了核心要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什么是“四个自信”,什么是安全“四言八句”,一目了然。

像这样的黑板报他一办就是11年,半月一期,坚持不辍。他的黑板报深受村中老乡们好评,就连村干部写讲话稿有时都要参考他的黑板报。

冷宝山说:“俺是党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义不容辞,只要俺还能动,黑板报俺就会一直办下去。”

猜你喜欢
黑板报外孙入党
申请入党,是否需要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
小外孙助我取稿费
创意满满的黑板报
憨娃入党
不同寻常的暑假
重温入党誓词
电子黑板报
向党旗宣誓
回归童心近禅境
爷孙网络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