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应用

2020-04-13 03:05刘立强杜红全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平面向量应用

刘立强 杜红全

摘 要:本文通过举例说明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求解向量的长度、两向量夹角、两向量垂直、参数的取值范围、判断三角形的形状等问题.

关键词:平面向量;数量积;应用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平面向量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主要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几何意义、模与夹角、垂直等问题.下面举例说明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常见的几种应用.

1 求向量的长度(模)

例1 已知向量a→,b→,c→两两所成的角相等,均为120°,且|a→|=2,|b→|=3,|c→|=1,求向量a→+b→+c→的长度.

分析 由公式|a→|=a→2得|a→+b→+c→|=(a→+b→+c→)2,再利用条件即可求解.

解析 因为已知向量a→,b→,c→两两所成的角相等,均为120°,且|a→|=2,|b→|=3,|c→|=1,所以a→·b→=|a→|·|b→|cos120°=-3,b→·c→=|b→|·|c→|cos120°=-32,a→·c→=|a→|·|c→|cos120°=-1.

所以|a→+b→+c→|2=(a→+b→+c→)2

=a→2+b→2+c→2+2a→·b→+2b→·c→+2a→·c→

=|a→|2+|b→|2+|c→|2+2a→·b→+2b→·c→+2a→·c→

=4+9+1-6-3-2

=3.

所以|a→+b→+c→|=3.

點评 根据题意先求|a→+b→+c→|2的值是求|a→+b→+c→|的关键.

2 求两向量夹角

例2 已知a→,b→是两个非零向量,且|a→|=|b→|=|a→-b→|,求a→与a→+b→的夹角.

分析 求a→和a→+b→的夹角,一般应先计算|a→|,|a→+b→|及a→·(a→+b→),然后利用变形公式cosθ=a→·(a→+b→)|a→|·|a→+b→|及条件求解.

解析 由|a→|=|b→|=|a→-b→|得,|a→|2=|b→|2,|b→|2=|a→|2-2a→·b→+|b→|2.

所以a→·b→=12|a→|2.

又因为|a→+b→|2=|a→|2+2a→·b→+|b→|2=2|a→|2+2×12|a→|2=3|a→|2,所以|a→+b→|=3|a→|.

设a→与a→+b→的夹角为θ,则cosθ=a→·(a→+b→)|a→|·|a→+b→|=|a→|2+12|a→|23|a→|2=32.

又因为0°≤θ≤180°,所以θ=30°.

点评 解本题的关键是建立a→·(a→+b→)|a→|·|a→+b→|与条件式的联系,故应该先算出a→·(a→+b→)与|a→|·|a→+b→|.本题还有其他解法.

3 两向量的垂直问题

例3 已知|a→|=5,|b→|=4,且a→与b→的夹角为60°,则当k为何值时,向量ka→-b→与a→+2b→垂直?

分析 利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ka→-b→)·(a→+2b→)=0及数量积的运算性质,列出关于k的方程即可.

解析 若要向量(ka→-b→)⊥(a→+2b→),则需(ka→-b→)·(a→+2b→)=0.

即k|a→|2+(2k-1)a→·b→-2|b→|2=0.

所以52k+(2k-1)×5×4×cos60°-2×42=0.

解得k=1415.

即当k=1415时,向量ka→-b→与a→+2b→垂直.

点评 解决向量垂直问题常用向量数量积的性质a→⊥b→a→·b→=0,这是一个重要性质,它把垂直问题转化为代数计算问题.

4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4 在ΔABC中,已知BA·CA>0,BC·AB<0,CB·CA>0,判断ΔABC的形状.

分析 由已知条件根据角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析 根据向量数量积及两个向量的夹角定义,可得BA·CA=|BA|·|CA|cosA,

BC·AB=|BC|·|AB|cos(π-B)=-|BC|·|AB|cosB,

CB·CA=|CB|·|CA|cosC.

又因为BA·CA>0,BC·AB<0,CB·CA>0,所以cosA>0,cosB>0,cosC>0.

所以∠A,∠B,∠C均为锐角.

所以ΔABC为锐角三角形.

点评 根据向量数量积的有关知识判断平面图形的形状,关键是由已知条件建立数量积、向量的长度、向量的夹角等之间的关系.

5 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5 已知|a→|=2,|b→|=3,a→与b→的夹角为45°,求向量a→+λb→与λa→+b→的夹角是锐角时,λ的取值范围.

分析 根据向量a→+λb→与λa→+b→的夹角是锐角,则有(a→+λb→)·(λa→+b→)>0且(a→+λb→)与(λa→+b→)不共线,列出关于λ的不等式即可.

解析 因为向量a→+λb→与λa→+b→的夹角是锐角,所以(a→+λb→)·(λa→+b→)>0且(a→+λb→)与(λa→+b→)不共线.

即λa→2+(λ2+1)a→·b→+λb→2>0,且λ≠±1.

又|a→|2=2,|b→|2=9,a→·b→=|a→|·|b→|cos45°=3,所以2λ+(λ2+1)×3+9λ>0,λ≠±1.

所以3λ2+11λ+3>0且λ≠±1.

解得λ<-11-856或λ>-11+856且λ≠1.

点评 两个非零向量a→与b→的夹角为θ(0≤θ≤π),则cosθ=a→·b→|a→|·|b→|.

①a→⊥b→a→·b→=0;

②a→与b→的夹角为锐角,则a→·b→>0;

③a→与b→的夹角为钝角,则a→·b→<0.

运用结论可求当a→与b→的夹角满足:0≤θ≤π时参数λ的取值范围,但要注意a→与b→共线时对应的λ值,否则会出错.

6 证明平面几何题

例6 已知O是Δ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OA|2+|BC|2=|OB|2+|CA|2=|OC|2+|AB|2.求证:点O是ΔABC的垂心.

分析 本题考查运用向量的数量积概念及其性质解答三角形中的问题.要证点O是ΔABC的垂心,需证AB⊥OC ,BC⊥OA,即证AB·OC=0,BC·OA=0.

证明 设OA=a→,OB=b→,OC=c→,则BC=c→-b→,CA=a→-c→,AB=b→-a→.

因为|OA|2+|BC|2=|OB|2+|CA|2=|OC|2+|AB|2,

所以a→2+(c→-b→)2=b→2+(a→-c→)2=c→2+(b→-a→)2.

所以c→·b→=a→·c→=b→·a→.

所以AB·OC=(b→-a→)·c→=b→·c→-a→·c→=0,

BC·OA=(c→-b→)·a→=c→·a→-b→·a→=0.

所以AB⊥OC,BC⊥OA.

所以点O是ΔABC的垂心.

点评 设OA=a→,OB=b→,OC=c→,将题设中的条件用a→,b→,c→表示出来,化简得c→·b→=a→·c→=b→·a→是解本题的关键.

(收稿日期:2019-12-07)

猜你喜欢
平面向量应用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问题图式的探讨
平面向量题解法的切入点探究
体验式教学在平面向量章节中的使用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体验式教学在平面向量章节中的使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