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一例

2020-04-28 10:57郭功兵梁惠刘玉全张小乔付全铸樊恭春兰俊孟龙王川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参考值十堰淀粉酶

郭功兵 梁惠 刘玉全 张小乔 付全铸 樊恭春 兰俊 孟龙 王川

1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综合医疗科,十堰 442000;2十堰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十堰 442000;3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十堰 442000;4十堰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十堰 442000

【提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并发SAP时易进展为重型、甚至危重型,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伴有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本文报道1例COVID-19并发SAP患者诊治经过,分析病因及诊治经验,为临床COVID-19诊治提供参考。

患者男性,41岁。因发热2 d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7.6℃,伴畏寒、咽痛、全身肌肉酸痛,无寒颤、咳嗽、咳痰、恶心、呕吐、腹痛等。2020年2月4日门诊生物化学检查结果示WBC 4.17×109/L,中性粒细胞2.73×109/L,淋巴细胞1.0×109/L,CRP 12.6 mg/L,血沉正常,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正常。胸部CT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稍高密度影(图1)。2月5日呼吸道标本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收入院。患者长期居住湖北十堰,无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及武汉旅居史。既往有2型糖尿病1年,现长期皮下注射优泌乐50(早晚各32 U)降糖治疗,血糖控制可。否认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结核病史,8年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无吸烟、饮酒史。入院体检:体温37.5℃,心率7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6/83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均匀,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患者入院后给予清淡饮食,干扰素α雾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50 mg/粒,每次2粒,每日2次)抗病毒治疗9 d,左氧氟沙星抗感染6 d及降糖、止咳、退热治疗,入院治疗3 d后患者未再次出现发热,症状逐渐改善。2月15日查TC 3.98 mmol/L(参考值2.8~5.68 mmol/L),TG 5.70 mmol/L(参考值0.28~1.8 mmol/L),给予口服非洛贝特降脂治疗。2月21日上午8∶30左右患者出现上腹部剧痛,实验室检查示WBC 8.9×109/L,中性粒细胞6.94×109/L,淋巴细胞1.86×109/L,血淀粉酶814 U/L(参考值35~135 U/L),尿淀粉酶4692.1 U/L(参考值10~490 U/L),ALT 190 U/L(参考值0~40 U/L),AST、胆红素均正常。胸部CT示双肺病变较前明显改善(图2),上腹部CT示胰腺水肿,胆囊及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图3),诊断AP。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治疗,患者腹痛呈进行性加重,并出现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全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消失等肠麻痹、腹膜炎表现,于23∶00左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复查生物化学指标示WBC 23.64×109/L,中性粒细胞22.31×109/L,淋巴细胞0.03×109/L,TC 14.83 mmol/L,TG 22.64 mmol/L,血淀粉酶1 147 U/L,尿淀粉酶6856.8 U/L。2月23日查凝血功能示INR 2.08,血Ca2+1.71 mmol/L,氧合指数为165 mmHg。根据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急性肺损伤表现,经专家会诊考虑COVID-19并发SAP。针对COVID-19给予抗病毒治疗(阿比多尔0.2 g口服,利巴韦林0.5 g静脉滴注,干扰素500万U雾化吸入 );针对SAP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中药大黄通便灌肠、芒硝外敷减轻腹胀、大量补液及能量支持基础治疗,同时给予艾司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低分子肝素抗凝、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抗感染、降糖、非诺贝特降血脂及多次血液灌流治疗。至2月25日患者腹痛、腹胀减轻,肛门恢复排气,复查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肝功能恢复正常,TC 4.95 mmol/L,TG 3 mmol/L。经患者及家属同意给予输注COVID-19康复者血浆200 ml,2月26日拔除胃肠减压管。2月27日患者出现呼吸急促、黄疸,手指氧饱和度92%,复查胸部CT示病毒性肺炎合并坠积性肺炎、左侧胸腔积液并左下肺膨胀不全。腹部CT示胰腺肿胀、胰头部坏死、胰周渗出积液增多,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胆囊不大(图4)。查肝功能示TBil 114.6 μmol/L(参考值3.42~20.5 μmol/L),DBil 95.4 μmol/L(参考值0~6.42 μmol/L),IBil 19.2 μmol/L(参考值1~17.0 μmol/L),转氨酶均正常。经专家会诊,考虑为SAP进展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停用阿比多尔、利巴韦林,继续干扰素雾化抗病毒治疗,给予甲强龙40 mg静脉滴注,美罗培南1g 静脉滴注联合莫西沙星抗感染,丁二磺腺苷蛋氨酸静脉滴注,血浆置换,输注白蛋白,输注COVID-19康复者血浆200 ml,同时口服肠内营养液,加用调节肠道菌群药物。3月1日后患者呼吸道症状逐渐改善,甲强龙逐渐减量至停药,黄疸逐渐消退,无腹痛,逐渐恢复正常进食。3月3日复查TBil 52.8 μmol/L,DBil 36.7 μmol/L,IBil 16.1 μmol/L。3月12日复查血液分析、肝肾功能、血脂均正常。3月14日患者连续两次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出院。

图1 2月4日胸部CT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稍高密度影 图2 2月21日胸部CT示双肺病变较前改善 图3 2月21日腹部CT示胰腺水肿 图4 2月27日腹部CT示胰腺肿胀、胰头部坏死,胰周有渗出液

讨论COVID-19是由2019-nCOV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其死亡率为1.4%~2.0%[1]。COVID-19可有肝、肾功能异常,5%~16%发生肝功能障碍,29%发生急性肾损伤,11%的患者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4]。COVID-19并发AP少见,但易致肺部病变进展,出现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危重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胰酶激活,继而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病情较重者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伴有器官功能衰竭。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沈阳)将AP分为MAP、MSAP和SAP[5]。本例患者病程中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肝功能损伤、急性肺损伤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胰腺坏死,诊断SAP明确。AP病因最常见为胆源性、酒精性、高三酰甘油血症性,其他如胰腺肿瘤、胰腺外伤、高钙血症、奥狄括约肌功能障碍、血管炎性、自身免疫性等病因亦可引起胰腺炎,但临床少见[5]。本例患者既往无胆系疾病,上腹部CT未见胆总管下端梗阻表现,住院期间清淡饮食,无饮酒,因此考虑高脂血症所致。虽然高脂血症是病因还是AP导致的结果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但普遍观点认为发病72 h内空腹血TG>5.65 mmol/L为AP病因[6]。本例患者入院时血脂正常,抗病毒治疗9 d后血脂升高,继而出现AP症状,究其原因药物引起的可能性较大。文献报道服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可引起血脂升高[7]。笔者前期研究亦发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在治疗COVID-19患者7~10 d即出现明显血脂升高,且以TG升高明显[8]。Calza等[9]发现蛋白酶抑制剂可使血脂水平显著增加,其中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最为明显,其升TG作用最为显著。查阅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药品说明书,其在临床试验期间不良反应有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且有发生AP报道。国外亦有服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后血脂水平升高的报道[10]。其机制可能为[11]:(1)阻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与视黄酸结合蛋白;(2)影响固醇调节元件连接蛋白的调控途径;(3)影响脂蛋白脂肪酶功能;(4)抑制载脂蛋白B降解;(5)遗传性。因此在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COVID-19过程中需注意监测患者血脂变化情况,必要时行降血脂治疗以降低发生AP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另外2019-nCOV是否能直接入侵胰腺导致胰腺原发性损害,尚不可知,还需临床进一步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参考值十堰淀粉酶
萍乡市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范围及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调查
中国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参考值的空间变异特征
淀粉酶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职体育教学训练中的饮食指导
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血清指标参考值的建立
第二十一届全国涂料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会议将在湖北十堰举行
"竹溪物语,问漆武当"漆乡十堰首届当代漆画展作品展
小麦萌发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
白豆中提取的α-淀粉酶抑制剂调节高脂血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