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胰腺恶性肿瘤一例

2020-04-28 10:57吴涛戴沛军张兰高富国康生朝陈志峰蔡晓庆李俊任小龙陈纲李中华李文博韩凤霞向大伟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乙肝腹膜积液

吴涛 戴沛军 张兰 高富国 康生朝 陈志峰 蔡晓庆 李俊 任小龙 陈纲 李中华 李文博 韩凤霞 向大伟

1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兰州 730050;2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 430050;3解放军总医院京中医疗区,北京 100120

【提要】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因其传染性强,临床表现多样,给疫情防控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胰腺恶性肿瘤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病例确诊时已有转移,预后极差。本文报道1例武汉火神山医院确诊的COVID-19合并胰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患者男性,48岁。因“间断腹部不适4月,干咳1月余”入院。患者2019年10月无明显诱因自感腹部不适,于当地医院体检,实验室检查示CEA 28 ng/ml(正常参考值<5 ng/ml),未予重视。时有进食饮酒后间断性腹部疼痛,疼痛能忍受。11月底复查CEA为97 ng/ml,自服中药治疗10 d,自感症状缓解不明显。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剧烈全腹痛,坐位可稍缓解。无发热、寒战、气短、乏力、咯血、心慌、恶心、呕吐及全身肌肉疼痛等不适。发病后就诊于武汉某医院,2020年2月13日胸部CT示左肺下叶少许感染,双肺多发结节,双上肺纤维增殖灶,双肺间质性改变,心包局限性少量积液,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双肺膨胀不全,肝内多发低密度灶,腹膜后多发软组织结节及肿块,与胰腺分界不清,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胆囊结石、胆囊炎,腹盆腔少量积液。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给予对症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不详)。为进一步诊治,2020年2月26日转入武汉火神山医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纳差,睡眠差,近10 d尿黄,大便量少,颜色尚正常,近1月体重减轻15 kg。既往慢性乙肝病史10多年,平时间断饮酒,每次饮酒50~100 g。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示WBC 9.5×109/L,中性粒细胞88.1%,淋巴细胞5.9%,RBC 3.68×1012/L,Hb 92 g/L,血细胞压积27.90,红细胞平均体积75.9 fL,PLT 110×109/L;CRP 83.78 mg/L,超敏CRP>10.00 mg/L;ALT 125.20 IU/L,AST 198.80 IU/L,TBil 110.4 μmol/L,DBil 86.6 μmol/L,IBil 23.79 μmol/L,ALP 724.40 IU/L,γ-GT>650 IU/L;乙肝表面抗原10.10 IU/ml,乙肝表面抗体12.85 mIU/ml,乙肝e抗原3.62 S/CO,乙肝e抗体0.03 S/CO,乙肝核心抗体0.05;CEA>100.00 ng/ml,AFP 3.40 ng/ml,CA153 188.40 U/ml,IL-6:31.60 pg/ml。因医院未开展CA19-9检查,故未查。大便棕色,潜血阳性。腹部超声示肝内多发实性占位,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壁水肿、内透声差;胰头占位;腹水;腹腔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左侧胸腔无积液;脾大(轻度);双肾大小及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双肾血流未见异常。CT检查示双肺见多发斑片状、絮状磨玻璃阴影,境界模糊,并见多发小结节、广泛分布网格状小叶间隔增厚影(图1),未见占位病变;气管旁、隆突前下、血管前及腔静脉后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双侧胸膜无增厚,右侧见少量胸腔积液;肝脏各叶比例正常,肝实质内见多发结节状病变,境界不清;肝内胆管迂曲扩张显著(图2A);胆囊不大,内见高密度结石阴影;胰腺头部见软组织密度占位性病变(图2B),最大截面为72 mm×66 mm,主胰管扩张;双侧肾上腺区见占位性病变;腹膜后、肠系膜见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见融合;肝脏周围间隙、盆腔内见液性阴影;脾脏、双肾及其他所见未见明显异常。因条件有限,无法行胰腺增强CT及MRCP检查。诊断:(1)COVID-19(临床确诊病例,普通型);(2)胰腺恶性肿瘤,伴肝脏、肾上腺、纵隔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多发转移;(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入院后给予积极抗病毒、镇痛、营养支持、氧疗等对症治疗。3月2日复查生物化学指标示ALT 147.10 IU/L,AST 373.80 IU/L,TBil 141.1 μmol/L,DBil 112.2 μmol/L,IBil 28.90 μmol/L,ALP 789.00 IU/L,γ-GT 658.00 IU/L,考虑胰胆管梗阻进行性加重。因医院无病理科,故未行病理检查。2020年3月1日及3月3日咽拭子行核酸检测,2次结果均为阴性,符合COVID-19治愈出院标准。于2020年3月5日转综合性医院进一步治疗。

图1 CT显示双肺多发斑片状、絮状磨玻璃阴影,境界模糊,双肺并见多发小结节、广泛分布网格状小叶间隔增厚影

图2 CT示肝内胆管扩张(2A),胰头占位(2B)

讨论有研究报道了41例COVID-19确诊患者中32%合并基础疾病,2%合并恶性肿瘤[1]。另有研究报道了99例COVID-19患者中51%合并慢性疾病,1%合并恶性肿瘤[2]。Guan等[3]报道的1 099例COVID-19患者中23.7%的患者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0.9%合并恶性肿瘤。 Zhou等[4]对191例COVID-19患者的分析显示,年龄、高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和D-二聚体>1 μg/ml是COVID-19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因此在对COVID-19患者诊治过程中需重视对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基础疾病的早期救治,以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胰腺恶性肿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肿瘤,临床症状一般无特异性。本组1例COVID-19合并胰腺恶性肿瘤患者,以间断腹部不适、干咳为首发临床表现,经积极抗病毒、镇痛、营养支持、氧疗等对症治疗后,达到COVID-19出院标准,为进一步治疗胰腺恶性肿瘤争取了时间。结合文献报道,笔者认为合并恶性肿瘤基础疾病状态下患者可能更易感染2019-nCoV,提示患有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基础疾病患者应加强自我防护,避免2019-nCoV感染以及潜在的进展为重症肺炎风险。本例患者整个病程中,由于肿瘤进行性增大,压迫症状日益明显,梗阻性黄疸进行性加重,胆红素短期内快速升高。但由于条件所限,无相应的ERCP技术解除梗阻性黄疸的压迫症状,而仅给予单纯的对症支持治疗,且未能取得病理学证据,是本病例的一个遗憾。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乙肝腹膜积液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一种新型眼科手术积液盒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