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参数在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甲型及乙型流感患者中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

2020-05-01 04:50郑光辉周志男钱玲烨刘亚楠王红艳杜洪涛王金明张国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乙型流感血常规

郑光辉,周志男,钱玲烨,刘亚楠,王 丹,王红艳,杜洪涛,王金明,张国军△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76;2.北京市免疫试剂临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76;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务处,北京 100076)

张国军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是指由SARS-CoV-2导致的以肺炎为主的一类感染[1-3]。目前研究报道,该疾病的病死率为2.5%[4]。

SARS-CoV-2是一种阳性单链RNA病毒,属于乙型冠状病毒属[5]。该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虽然有相似性,但目前病例证据表明,该病毒比上述两种病毒更具传染性[2,6],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据估计,SARS-CoV-2感染的平均潜伏期较长,为6.4 d,基本繁殖期为2.24~3.58 d[4]。SARS-CoV-2引起的肺炎患者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其次为咳嗽[7]。

虽然SARS-CoV-2具有高度传染性,但绝大多数患者为轻症表现,约20%患者进展为重症病例[8]。这些患者初始症状绝大多数表现为发热,与流感病毒感染症状相似。春、冬季节也正当流感好发时期,由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高发且患者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伴有咳嗽等。由于SARS-CoV-2核酸检测耗时、费力、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无法在早期快速区分SARS-CoV-2感染与其他感染,容易增加社区和医护人员的暴露风险。若对疑似患者过度诊断会占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增加肺炎患者的交叉感染,导致不必要的恐慌和资源浪费[3]。

因此,了解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的常规特征有利于患者的尽早识别、及时治疗。本研究通过对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甲型及乙型流感患者在发热门诊的实验室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了解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的血常规特点以快速区分其他肺炎患者,为SARS-CoV-2感染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本院发热门诊筛查的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甲型及乙型流感患者的血常规筛查数据,对4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6项血常规相关检查。

1.2 诊断标准

1.2.1 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疑似患者诊断标准 SARS-CoV-2感染的诊断标准采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6版)》的标准执行。SARS-CoV-2感染疑似患者的诊断标准参考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1)发病前14 d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 d内与SARS-CoV-2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有接触史;(3)发病前14 d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聚集性发病。临床表现:(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2)具有SARS-CoV-2肺炎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LY)减少。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或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即可判断为SARS-CoV-2疑似患者。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的诊断标准为疑似患者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ARS-CoV-2核酸阳性;(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SARS-CoV-2高度同源。

1.2.2 甲型及乙型流感的诊断标准 (1)出现流感样症状;(2)病程中经胸片或胸部CT检查证实存在下呼吸道感染;(3)通过抗原抗体实验证实为甲型流感或乙型流感。

1.3 筛选指标 本研究纳入了26项血常规相关检查与C-反应蛋白(CRP),分别包括白细胞、淋巴细胞群绝对值(LY#)、单核细胞群绝对值(MONO#)、中性粒细胞群绝对值(NEUT#)、嗜酸性细胞群绝对值(EO#)、嗜碱性细胞群绝对值(BA#)、淋巴细胞群相对值(LY)、单核细胞群相对值(MONO)、中性粒细胞群相对值(NEUT)、嗜酸性细胞群相对值(EO)、嗜碱性细胞群相对值(BA)、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血小板、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

2 结 果

2.1 患者基本信息 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2月20日,发热门诊共接诊患者7 152例,其中9例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31例SARS-CoV-2疑似患者,31例甲型流感患者,20例乙型流感患者。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中位年龄为44岁,男性占77.8%,SARS-CoV-2感染疑似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2岁,男性占61.3%。

2.2 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与疑似患者血常规标志物比较 与SARS-CoV-2感染疑似患者相比,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的白细胞与血小板显著低于疑似患者,MPV、P-LCR、PCT及NEUT#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PV、P-LCR、PCT、白细胞、血小板与NEUT#的AUC>0.8,具有较好的鉴别意义。见表1、2。

表1 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与疑似患者血常规标志物比较

2.3 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与甲型流感患者血常规标志物比较 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与甲型流感患者的筛查指标中9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与血小板显著性低于甲型流感患者,LY显著高于甲型流感患者。ROC曲线分析显示,NEUT#、PCT、血小板的AUC>0.9。见表3、4。

表2 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与疑似患者ROC曲线参数比较

表3 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与甲型流感患者血常规标志物比较

表4 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与甲型流感患者ROC曲线参数比较

2.4 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与乙型流感患者血常规标志物比较 与乙型流感患者相比,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7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白细胞与血小板均显著低于乙型流感患者,LY显著高于乙型流感患者。ROC曲线分析显示,MONO#、PCT、血小板及NEUT#的AUC>0.8。见表5、6。

表5 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与乙型流感患者血常规标志物比较

表6 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与乙型流感患者ROC曲线参数比较

3 讨 论

本研究对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甲型及乙型流感患者血常规标志物进行了对比分析和ROC曲线分析,使发热门诊可以通过血常规标志物的变化对4种疾病进行初步筛查和鉴定,可以作为SARS-CoV-2核酸检测的辅助参考。

有研究报道,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的死亡率为2.5%,基本传播数R0=2.20~3.77[9-10],相比于普通的甲型与乙型流感,致死率高,传播性强[11],但由于其特征与流感类似,若未作流行病学和核酸检查,容易与流感混淆。目前,对SARS-CoV-2感染的筛查主要通过发热门诊,若出现发热与湖北接触史,则需进行CT及核酸检测确证,轻症患者的CT并不明显,而核酸检测目前虽然为诊断SARS-CoV-2感染的“金标准”,但其耗时较长,取样要求较高(若取样不合格,则出现假阴性),均难以应用于发热门诊的初期筛查。血常规虽然是最普通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但可作为目前最适用于发热门诊的COVID-19的筛查方式。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患者平均年龄大于40岁,男性比例较高,与其他研究报道结果类似[12]。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PCT、NEUT#与其他3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报道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白细胞会显著下降[13],相比于其他3组患者,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的白细胞下降更为明显,可能的原因为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感染后细胞因子会大量分泌,而导致白细胞中边缘池粒细胞增多而循环池减少。病毒感染后,血小板水平也会出现一定的下降[14],与白细胞类似,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的血小板下降程度更高,也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更大,重症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处于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状态。值得注意的是CRP并不能区分各类病毒感染,虽然有报道说明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的CRP也会缓慢上升,但在SARS-CoV-2感染与流感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与疑似患者的鉴别诊断是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两者临床症状几乎完全一样,而且存在流行病学史,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6版)》指出只能通过核酸检测才可以对其进行鉴别,但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除白细胞与血小板之外,LY#与LY却未见显著升高,故相比于LY#的上升,NEUT#与白细胞的下降更有助于SARS-CoV-2感染患者的诊断。

甲型流感与乙型流感是目前中国北方最常见的传染病,由于检测技术的进步,对两种流感的诊断可以通过胶体金法迅速完成,但研究报道,即使在非严重流行病区域的患者中,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仍然可能合并流感病毒感染[3],故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常规多项指标在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甲型流感与乙型流感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UC大于0.8。与甲型流感患者比较,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除白细胞与血小板之外,LY水平显著高于甲型流感患者,说明SARS-CoV-2对于淋巴系统的影响高于甲型流感病毒。对于乙型流感,二者的区分不如甲型流感明显,但LY仍然为较好的指标之一,通过血常规与胶体金技术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区分SARS-CoV-2与流感病毒的感染。

本研究的主要缺陷为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病例入组较少,无法形成一个通用的标准,只可以作为核酸与CT检查的补充,在发病早期对其进行一个简单的筛查,并不能作为诊断标准。其次笔者只是回顾了发热门诊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在后续的研究中,会对各种实验室检查进行汇总,争取获得一个通用的诊断模型。

4 结 论

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血常规检测指标对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甲型流感及乙型流感患者进行鉴别诊断,确证了几类血常规标志物的鉴别价值,其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一个有效补充,更好地解决SARS-CoV-2感染诊断的问题。

猜你喜欢
乙型流感血常规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流感大作战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简单易行防流感六法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