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髋关节穿刺注药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0-05-03 01:15胡海珍周黎明贺奇志孙国祥朱文博张赫男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00期
关键词:髋骨优良率关节炎

胡海珍,周黎明,贺奇志,孙国祥,朱文博,赵 林,张赫男,汤 壮*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0部队医院,江苏 无锡 214400)

髋骨性关节炎属临床常见关节炎性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为髋关节面负重长期不均,导致关节软骨异常变性或骨质结构变化[1]。髋骨性关节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及臀部外侧区域疼痛,部分患者疼痛放射至膝关节,并伴有软骨磨损、肿胀、关节积液、骨刺、关节畸形等症状,受病情影响,患者髋关节伸直及内旋等运动受限,日常卧床及行走均可产生严重疼痛。临床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的常规方案为口服止痛药物,其止痛效果不佳,极易诱发胃肠道不良反应[2]。髋关节穿刺注药是临床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的全新方案,关于其临床应用效果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分析。本研究总结分析我院相关基线临床资料,研究并分析超声引导下髋关节穿刺注药的相关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年限范围选定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择取研究样本选定为此时间跨度范围内就诊96例髋骨性关节炎患者,以治疗方案差异为分组依据,将96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全部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髋骨性关节炎,且同意参与本研究。汇总并分析两组基线临床资料,研究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区间跨度统计值44-72岁,均数(58.96±3.77)岁,病程区间跨度统计值6个月-4年,均数(2.25±1.08)年。对照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区间跨度统计值43-72岁,均数(58.92±3.74)岁,病程区间跨度统计值8个月-4年,均数(2.38±1.19)年,组间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口服药物止痛治疗方案,本研究选定非甾体镇痛抗炎药物双氯芬酸治疗干预,患者每日需服用2-3次,单次服用剂量设定为75mg,共需完成4-5周治疗。如患者服药期间胃肠道不良反应严重,将治疗药物调整为塞来昔布,该药物为COX-2抑制剂,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每日需口服1-2次,单次服用剂量设定为200mg。

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关节腔穿刺注药治疗,医师将患者体位调整为仰卧位,利用我院超声诊断仪完成超声引导,探头选择线阵探头,频率为5-7MHz,也可选择凸阵探头,频率为3.5-5MHz。采用超声探头对患者腹股沟区域进行探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髋关节周边组织病变。利用探头扫查患者腹股沟韧带下缘区域,获取长轴切面髋关节声像图,详细探查关节腔积液及关节间隙狭窄情况。穿刺靶目标设定为髋臼、股骨头、关节囊共同组成的三角间隙区域,以无神经血管的路径作为穿刺的主要路径。对患者皮肤表面进行消毒铺巾准备,超声引导下利用无菌穿刺针实施穿刺操作,针尖部位需准确进入患者关节腔内部。如患者关节腔内存在积液,回抽穿刺针产生液体可认为穿刺成功。如患者关节腔无积液,注入适量生理盐水无阻力,关节囊产生膨隆,腔内扩散高回声可认为穿刺成功。于患者关节腔内注入1ml(3.5mg)复方倍他米松与利多卡因(1%)混合液,如患者为双侧髋关节疼痛,对侧采取相同方案治疗。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后关节功能优良率,如髋关节无痛,无运动受限为优,如髋关节轻度疼痛,运动受限为良,其他情况为差。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得分与疼痛程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x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后关节功能优良率

对比两组治疗后关节功能优良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后关节功能优良率(n/%)

2.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s)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s)

3 讨论

髋骨性关节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疼痛,劳累及负重状态下疼痛加重,休息后症状可缓解,随病情进展可产生夜间疼痛及休息状态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髋骨性关节炎可导致运动受限,患者肢体僵硬,活动状态下存在响声,无法有效完成占站立及上下楼梯等运动,如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可诱发肌肉萎缩。

临床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的常规方案为药物止痛,常规口服给药模式下止痛效果不佳,极易诱发胃肠道系统不良反应。髋关节穿刺注药是临床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的常规方案,利用超声引导即可清晰显示髋关节内部结构与周边组织结构,有效预防穿刺操作中损伤机体健康组织。利用超声可对进针过程进行动态化观察,确保针尖准确进入患者关节腔内部,为后续药物注入营造有利条件。本研究采用复方倍他米松及利多卡因作为穿刺注药治疗药物,其镇痛及抗炎效果优于常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且药物直接作用于髋关节腔内部,局部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口服止痛药物,可避免全身性不良反应发生,有助于提高止痛疗效及安全性[3]。总结并分析本研究相关数据内容,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可认为超声引导髋关节穿刺注药疗效显著。

由此分析可知,髋骨性关节炎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穿刺注药疗效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髋骨优良率关节炎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每个人都有个包
分娩让女性更强壮
髋骨名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