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盖梁预埋爬锥托架法施工关键技术

2020-05-05 02:15谭志维
山西建筑 2020年9期
关键词:盖梁牛腿托架

谭志维 李 江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001)

1 概述

预埋爬锥托架法施工技术是在桥梁施工中,通过预埋爬锥、牛腿、砂筒、分配梁等将盖梁模板以及混凝土等施工荷载传递到墩柱上。利用爬锥和高强螺栓作为牛腿与墩身之间的连接件,避免了采用传统的预埋件施工中对墩身结构造成的破坏,提高了墩身的外观质量。由于支架系统未落地,从而省去常规支架,下放可供车辆自由通行,在市政工程中,可以大量缓解施工过程对交通产生的拥堵。同时减少了高空作业焊接和拼装的工作量,降低了项目的建设成本。

2 工程概况

湘府路为长沙市南部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快速路:主路范围西起湘府路大桥引桥段,东至红旗路东侧,全长约11.85 km;途经万家丽路、香月路、万福路等主要路口,交通较为拥挤。尤其在万家丽立交区域内,匝道桥需要跨越既有的万家丽高架,导致匝道桥的墩身基本在20 m~30 m之间,如果采取落地支架进行盖梁施工,势必会使施工期间的交通问题尤为严重。而采用预埋爬锥托架法进行高墩盖梁施工,这种无落地支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的通行压力。

在墩柱施工的时候预先埋设爬锥,利用高强螺栓将牛腿固定在爬锥上,从而形成完整的受力承重体系。在牛腿上摆放砂筒,再放置横向分配梁,横向分配梁采用HM588×300型钢,总长为8.5 m;利用吊机整体起吊放置于砂筒上,两根横向分配梁之间用连接系连接;横向分配梁上依次设置纵向分配梁、排架和钢模板。纵向分配梁规格为Ⅰ28b型钢,型钢之上密闭脚手板作为操作平台,平台四周设置钢管栏杆作为防护平台。底模排架采用[8的型钢焊接成桁架结构,外侧模板采用定制整体式钢模板。预埋爬锥托架总布置图如图1所示。

3 预埋爬锥托架法关键施工技术

3.1 预埋爬锥施工

爬锥的安装需要在墩柱浇筑混凝土前进行安装,水平设置两列,竖向共设置两行。焊接与墩柱钢筋上进行固定,端部紧贴模板,防止漏浆,尾部设置垫板,其锚固长度为48 cm。由于爬锥是整个托架系统中最重要的受力构件,其安装位置的精度将直接影响托架安装的成败,在预埋安装时,采用钢筋焊接成井字架,预留出每一个爬锥的位置,将四个爬锥形成一个整体式的预埋件,确保整体的安装精度。

盖梁施工时,所有施工荷载都由预埋在墩柱中的爬锥受力。爬锥的规格为M42/D25:M42螺栓采用10.9级,其有效直径d=37.78 mm,有效面积为1 121 mm2;单个爬锥其抗拉承载力为150 kN,抗剪承载力为100 kN。通过受力分析与计算牛腿承受承重梁传递的竖向力中最大竖向力132 kN,爬锥群受拉力、剪力弯矩共同作用。

单个爬锥承受的剪力值:Q=132/4=33 kN<100 kN。

单个爬锥承受的拉力值:Nt=Mr/∑r2=132×170×300/(2×3002)=37.4 kN<150 kN。

从而可以看出预埋爬锥受力符合要求。

3.2 牛腿安装

牛腿由20 mm,30 mm厚钢板焊接而成。通过爬锥与墩柱固接,如图2所示。

(二)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就要对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多动些脑筋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应该是多种评价形式形结合,比如纸笔测验、课堂观察、课后谈话、作业分析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过程与方法上予以鼓励与批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积极的鼓励多于批评的方式,当然,评价有法,但无定法。

牛腿在钢结构工厂提前按图纸要求进行制作成型,在墩柱钢筋施工时,由测量组精确定位牛腿的高程,作业人员将制作成型的牛腿安装到位。牛腿安装到位后,由作业人员利用水平尺对牛腿的水平度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及时将牛腿与爬锥间进行点焊占时固定,之后再利用10.9级螺栓,将牛腿固定在爬锥处。

3.3 砂筒安装

待墩柱混凝土浇筑完成,龄期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开始盖梁牛腿上方砂筒的安装工作。砂筒为圆形桶装结构,侧面开设两个螺栓孔,并安装螺栓,在砂筒安装前需先进行预压施工,作业人员将细砂填入砂筒内,将承压板插入砂筒内,利用压力机施压,将砂筒内细砂压实,确保盖梁现浇施工时,砂筒不会发生沉降。砂筒预压根据其承重荷载的1.3倍进行预压。砂筒结构图如图3所示。

砂筒最大反力按F=132 kN计算。

σ桶壁=σ砂×d1×H/(2×(H-d2)×δ)=1.4×360×157/(2×(227-24)×30)=6.5 MPa,满足规范要求。

3.4 横梁安装

盖梁现浇施工支架主要承重梁为两根横梁,布置在桥墩两侧,横梁采用HM588×300型钢,长8.5 m,两根横梁之间通过四组横向连接系连接,增加横梁的整体刚度,连接系与横梁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3.5 防护平台安装

平台的防护共设置两道,一道在支架搭设完成,铺设小分配梁后进行全面封闭,一道在盖梁侧模安装时进行。

横梁安装完毕,顶面铺设小分配梁后,对盖梁施工平台进行铺设。铺设区域为满铺,在小分配梁上铺设4 mm厚花纹钢板,与小分配梁搭接处点焊固定。在小分配梁端部焊接φ3.5 mm钢管,钢管高度1.2 m,设置两道横杆,底部设置踢脚板,作为平台的护栏。同时,对防护栏杆采用密目绿网进行包裹,确保整个防护平台全封闭,防止盖梁施工过程中杂物掉落。

3.6 底模安装

3.7 预压堆载

为确保施工安全,对GL2-3型盖梁进行预压堆载试验,通过观测底模沉降值,得出精确的变形值,以便在后续施工中进行精确调整,指导施工。

1)预压堆载荷载:GL2-3盖梁长度5.7 m、宽度2.2 m、高度2.3 m。混凝土方量26.8 m3。所以盖梁最大混凝土质量为G=26.8×2.5=67 t。而预压堆载采用120%荷载试验,即80.4 t。

2)预压堆载观测点布置:在立柱顶部设置两个观测点,底模两侧分别设置2个观测点。变形观测点布置如图4所示,一共6个观测点(①~⑥)。

3)荷载加压:钢筋原材对称均匀的布置于底模上进行加压,在底模上焊接相应限位钢板,以确保预压的安全性。

4)分级加载:第一级为70%,第二级为100%。每一级待变形稳定后进行观测,再进行下一级加载。持荷时间24 h~48 h。

5)卸载:底模变形稳定后,则按照反顺序分级卸载,同时观测相应变形值,以得到测点的非弹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值。

6)结论:通过预压堆载试验,得到相应变形值,满足要求。

4 盖梁施工工艺流程

4.1 钢筋骨架安装

钢筋骨架在底模铺设后再开始安装,现浇盖梁钢筋骨架由特制吊具进行吊装,吊具为长 24.6 m三角桁架。吊具上弦杆采用直径180 mm钢管,壁厚10 mm;下弦杆采用直径140 mm钢管,壁厚6 mm;竖杆、腹杆及平联采用直径60 mm钢管,壁厚6 mm。

墩柱顶部预留有盖梁预埋钢筋,其预埋高度为1.5 m,盖梁钢筋骨架安装前,作业人员需对预埋钢筋尺寸进行检查,并与现浇盖梁钢筋骨架底部钢筋布置进行比对,确保钢筋骨架吊装至墩顶后,预埋钢筋能顺利的穿过钢筋骨架,完成钢筋骨架的安装工作。

4.2 侧模安装

盖梁侧模安装在钢筋骨架吊装到位后再进行。其材质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形状复杂,数量多,制作前进行仔细分块出图,经审核后制作。模板成品须经设计人员、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模板打磨完成后涂抹脱模剂。脱模剂要均匀涂刷,用量尽可能少,现油光即可。涂刷过多,容易引起气泡和油斑。

模板安装好后,测量人员及技术人员应对其测量检查,使模板安装位置、垂直度等满足要求。模板安装时,要严格控制错台,接缝位置应贴上双面胶条,防止漏浆。

4.3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保护层、模板拉杆安装情况,确保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拉杆布置符合设计并进行固定。

混凝土浇筑时,采用由中间向两边的浇筑方式,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 cm~40 cm;与侧模应保证有5 cm~10 cm的距离;在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 cm~10 cm左右,并在下层初凝前进行。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顶面混凝土必须进行收面处理,防止混凝土顶面开裂影响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养护采用养护液进行养护,外层覆盖农膜保温、保湿,养护时间为7 d。养护期间设立专人负责,确保养护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4.4 支架拆除

支架拆除待盖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进行拆除,支架的拆除为支架搭设的逆工序,先整体落架落模,再拆除模板、排架、横梁、牛腿或钢管柱等下部结构。

拆除顺序:护栏→模板、分配梁→横梁→分配梁→牛腿→爬锥;托架拆除时,应按多点、对称、缓慢、均匀的原则进行。

拆除作业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构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拆下的杆件应以安全方式吊走或运出,严禁向下抛掷。爬锥拆除后,需要对拆除位置利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5 结语

预埋爬锥托架法利用爬锥和牛腿形成支撑体系,将整体施工荷载直接传递给墩柱,传力途径简单明确。分配梁与排架安装以机械为主,并大幅减少高空作业时间,安全风险大大降低。无落地支架更是减少了施工占地面积,对于市政工程大幅减少了施工对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相比传统支架施工,减少了管桩、钢管等施工材料。相应的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材料的场内倒运数量。避免了地基不稳带来的安全隐患。

猜你喜欢
盖梁牛腿托架
大悬臂双柱预应力盖梁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开明:用油画艺术展现最美牛腿
锈蚀钢牛腿节点加固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桥梁预制拼装盖梁结构设计与施工研究
桥梁多柱式盖梁设计与工程实例
钢筋混凝土牛腿受力性能与计算方法研究综述
纯电动物流车机舱三电托架的轻量化设计
锦江特大桥68+128+68m连续梁0#块托架设计研究
攀钢1、2#干熄炉斜道区牛腿损坏原因分析及改进探讨
基于有限元法副发动机托架轻量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