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毛虫防治对策与效果研究

2020-05-07 04:24刘良军胡江南
关键词:喷粉油剂松毛虫

刘良军,胡江南

(湖南省隆回县林业局,湖南 邵阳,422200)

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houi)属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1],又名大柏毛虫,其主要寄主树种为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侧柏和柳杉等。危害方式以幼虫取食树叶,降低生长量,影响植株生长,严重发生时不仅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和生态景观,还对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2-3]。云南松毛虫在某个地方对寄主植物具有一定的专食性[4]。2009年5月,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在隆回县岩口镇梅塘村首次监测到云南松毛虫,随后便爆发成灾,监测和调查发现该虫在隆回县只危害柏木,具有专一食性。化学防治是云南松毛虫防治的最有效手段。据报道,敌杀死混合物、氧化乐果乳油、苏脲Ⅰ号胶悬剂、溴氰菊酯和杀灭菊酯防治云南松毛虫幼虫,防治率均能达到90%以上[5],绿得保和阿维菌素2种生物农药对云南松毛虫防治率也能达到80%以上[6]。湖南省隆回县是全国石山造林(柏木)的重点和模范县,但是云南松毛虫对石山造林(柏木)造成巨大威胁。为此,本文采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剂和2%阿维·苏云菌可湿粉剂,分别利用喷烟和喷粉技术,探究了不同施药技术、不同施药时间段的防治率差异,以期为云南松毛虫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隆回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地处湖南省西南部偏东,介于东经110°38′~ 110°15′,北纬27°00′~ 27°40′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在11~17 ℃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3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4 ℃,年降水总量为40.76亿m3,年平均降水为1 427.5 mm,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初夏,相对温度为80%。全县林地面积为1 744 km2,活立木蓄积量为84.6万m3,森林覆盖率为60.2%,其中柏木林地面积为184 km2,占林地面积10.55%。

1.2 试验材料

药剂(质量百分数):1.2%烟碱·苦参碱乳油剂(内蒙古赤峰市帅旗农药有限责任公司);2%阿维·苏云菌可湿粉剂(湖北天泽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防治机械:6HYB~25B(W)背负式烟雾机(南通市广益机电有限责任公司);3WF-3A背负式喷雾喷粉机;HQ-DL-WS211温湿度记录仪(红旗仪表有限公司)。

1.3 试验样地

试验区域分2个地段:隆回县岩口镇梅塘村、荷香桥镇光龙村2个村。每个样地再根据不同防治时间段(即6:00—8:00,8:00—9:00,9:00—10:00,16:00—18:00,18:00—19:00)设立5个30 m×30 m标准地班,每个标准地班防治实施前以株为单位,进行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调查,防治后分别于24 h,48 h和72 h后进行统计、记录和计算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

1.4 试验方法

防治时间为5月中旬,防治对象为云南松毛虫3~4龄幼虫。 施药方法为烟碱·苦参碱乳油剂采取喷烟方式,阿维·苏云菌可湿粉剂采取喷粉方式。利用温湿度记录仪对防治地点6:00—19:00温度进行观察记录,见表1。

表1 不同作业时间内防治率调查统计表
Table 1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of control effect in different operation time

药剂及防治方法防治时间防治前防治后(72 h后)有虫株率/%平均虫口/(头·株-1)有虫株率/%平均虫口/(头·株-1)防虫率/%1.2%烟碱·苦参碱(喷烟方式)6:00—8:00100610.31.0988:00—9:0098560.52.6959:00—10:00100501.23.89216:00—18:00100301.54.88418:00—19:00100413.010.7742%阿维·苏云菌可湿粉剂(喷粉方式)6:00—8:0094400.41.5968:00—9:00100581.03.2949:00—10:00100390.51.89516:00—18:0099411.13.29218:00—19:00100371.44.388

1.5 施药浓度及方法

1.2%烟碱·苦参碱乳油剂喷烟,每亩地用量为35~40 g,药剂与柴油体积比例为1∶9至1∶10;2%阿维·苏云菌可湿粉剂喷粉,每亩地用量为500~800 g。

2 防治率与分析

2.1 防效计算方法

有虫株率=(有虫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平均虫口数=调查总虫口数÷调查总株数

防治率=[(防治前平均虫口数-防治后平均虫口数)÷防治前平均虫口数]×100%。

2.2 防治率与分析

2种防治措施防治率对防治作业时间段都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防治作业时段6:00—8:00,气温处于日时温度低而温度差小,升温平和阶段,从而形成了缓慢有利于带动药剂药粒子均匀扩散的上升气流。在此情况条件下作业防治,1.2%烟碱·苦参碱乳油剂喷烟效果最好,72 h后平均防治率为98%,平均虫口密度由61头/株下降到1.0头/株;2%阿维·苏云菌可湿粉剂喷粉,72 h后平均防治率为96%,平均虫口密度由40头/株下降到1.5头/株(见表1)。

在防治作业时段8:00—10:00内,气温处于日时温度开始加速上升阶段,气流也随着加速上升。1.2%烟碱·苦参碱乳油剂喷烟,72 h后平均防治率为92%~95%之内,2%阿维·苏云菌可湿粉剂喷粉,72 h后平均防治率为94%~95%之内,平均防治率略高于1.2%烟碱·苦参碱喷烟。

防治作业时段16:00—18:00内,气温处于下降阶段,在下降气流的作用下,药剂粒子的弥散上升高度受到限制。两种作业平均防治率都低于90%。18:00—19:00,1.2%烟碱·苦参碱乳油剂喷烟平均防治率降低到74%左右,下降较大。2%阿维·苏云菌可湿粉剂喷粉也只有88%左右,见图1。

图1 有效作业时间内防治率与因温度差之间的关系Fig.1 Difference between control effect and temperature in effective operation time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2种药剂不同作业方式对危害柏木的云南松毛虫进行防治率对比。结果表明:2%阿维·苏云菌可湿粉剂在不同施药时间防治率差异相对较小,喷粉机械能够通过动力产生一定的风力助推药剂粒子扩散,受日时温差形成的气流影响相对较小;1.2%烟碱·苦参碱乳油剂在烟雾机机械弥烟作用下产生的烟雾主要依靠自然界的气流和风力进行弥散,相比2%阿维·苏云菌可湿粉剂喷粉防治率稳定性要差些,尤其在下午16:00—19:00,防治率下降比较大。在6:00—10:00进行防治作业,2种药剂施药方式防治率显著,均达到92%以上。

喷烟防治对施药条件有一定要求,为保证防治率,必须让烟雾在防治林木间持续保持一段时间,让药剂能充分接触靶标生物,以保障防治率。16:00以后风力增加,不利于烟雾的停留,喷烟防治率减弱。

药剂防治作为松毛虫防治的最有效手段,施药时间、施药方式、气温及降雨都对防治率有较大影响,为保障防治率,要适时用药,尽量避免在中午高温时间段施药。在晴朗中午,太阳紫外线强、温度高,宜破坏农药有效成分化学性质,造成失效。本次试验柏木林的柏木树冠紧密、树枝密集、鳞叶多,药剂粒子难以充分地扩散附着,降低了防治率。试验对施药浓度未作出梯度设置,云南松毛虫最佳施药浓度还需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

猜你喜欢
喷粉油剂松毛虫
国内外纤维油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环保型涤纶POY油剂TK-3518A的性能与应用
是谁吃了松毛虫
松毛虫家族覆灭记
弥粉法施药防治设施蔬菜病害技术
氨纶丝油剂的选择
蚂蚁大战松毛虫
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一种喷粉系统及铝液净化装置
RH多功能顶枪喷粉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