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汤加减溻渍联合红外线照射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临床观察

2020-05-08 05:49陈显韬陈玉川
河北中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苦参肛门水肿

陈显韬 陈玉川 祝 琦 甘 倩

(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肛肠科,四川 广安 638000)

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病时多伴有肛门疼痛、肿物脱出、肛门出血、肛门异物感、肛门潮湿瘙痒等一种或多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临床上对于混合痔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但由于受到组织创伤、结扎、切口炎性刺激、大便刺激等因素影响,常会出现术后肛门疼痛、切缘水肿等并发症,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术后患者的康复[3-4]。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018-12—2019-10,我们采用苦参汤加减溻渍联合红外线照射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50例,并与单纯采用苦参汤加减溻渍防治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00例均为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肛肠科混合痔术后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21~59岁,平均(41.45±3.24)岁;病程1~9年,平均(4.29±1.22)年。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22~55岁,平均(40.23±3.65)岁;病程2~9年,平均(4.12±1.54)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5]。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6]。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合并有其他肛管直肠疾病者;既往有肛门手术或外伤史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者;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完成治疗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及每日换药处理,并于术后第2 d换药结束后开始给予苦参汤加减溻渍治疗。药物组成:苦参12 g,蛇床子10 g,白芷10 g,金银花6 g,野菊花10 g,黄柏12 g,地肤子10 g,石菖蒲10 g,紫草6 g,地榆10 g。采用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免煎颗粒剂,用50 mL灭菌注射用水兑匀并加热至40 ℃左右,再用10 cm×10 cm大小医用纱布浸泡充分吸收药液后溻敷于肛门伤口部,每次20 min,每日1次。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采用四川恒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HM-HW-L1型红外线治疗仪,在使用前先预热5~10 min后,然后对肛门切口处进行红外线照射治疗,照射部位不能有遮挡物,照射距离20~30 cm,每日1次,每次20 min。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7 d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评价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肛门疼痛及切缘水肿程度变化情况。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进行评价,选用10 cm长的标尺,由患者根据自己伤口疼痛情况选择,0 cm为0分,表示无疼痛,10 cm为10分,表示非常疼痛难以忍受,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水肿程度采用自拟评分标准评价:0分,无水肿;1分,皮肤轻度隆起,皮纹存在;2分,皮肤中度隆起,皮纹不明显;3分,皮肤重度隆起,发亮,皮纹消失。比较2组治疗后肛门疼痛消失时间、切缘水肿消失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

1.5 疗效标准 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水肿消退,创面无渗液及渗血,局部未见感染;有效:疼痛、水肿减轻,创面有少量渗液及渗血,无局部感染;无效:上述症状改善不明显,甚或出现加重者[6]。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肛门疼痛VAS评分及切缘水肿程度评分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肛门疼痛VAS评分及切缘水肿程度评分变化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肛门疼痛VAS评分及切缘水肿程度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肛门疼痛VAS评分及切缘水肿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2.3 2组治疗后肛门疼痛消失时间、切缘水肿消失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3。

组 别n肛门疼痛消失时间切缘水肿消失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治疗组505.8±1.23∗6.5±1.16∗7.4±1.87∗16.3±2.18∗对照组508.6±1.649.6±1.969.8±2.1219.4±2.69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指标所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3 讨 论

混合痔是由内痔和外痔组成,位于齿状线以上称为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下称为外痔,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腹压增加或者便秘等导致痔核肿胀,然后肛垫下移,从而导致肛周皮下静脉丛扩张[8]。手术是临床上治疗混合痔的主要方式,但由于肛门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术后常会出现多种并发症,肛门疼痛和切缘水肿均是其常见的并发症[9-10]。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约95%的混合痔患者术后经历了难以忍受的疼痛,这与肛门部独特的解剖和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肛周血管神经丰富,齿状线以下分布有较多的体神经痛觉纤维,归属脊神经支配,痛觉敏感,术中难免会对这些神经造成一定损伤,而出现术后肛门疼痛[11]。同时,手术治疗范围还会涉及肛管皮肤与肛门皮下组织,对肛周血管和淋巴管造成损伤,使肛周血管及淋巴回流障碍,术后肛周切口填塞的敷料和分泌物也会进一步刺激肛周痛觉神经纤维,引起肛门内括约肌紧张或痉挛,从而进一步加重肛门静脉与淋巴循环回流障碍,引起大量渗出液淤积于肛门局部,出现术后切缘水肿[12-13]。水肿又可使切口组织对痛觉敏感性增加,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创面延迟愈合[14]。

中医在治疗混合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认为其发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素体虚弱,先天禀赋不足,后又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之品,内伤脾胃,湿热内生,复外感风湿燥热之邪,下注肛门,而致瘀血湿热阻滞肛门,血行不畅,血液瘀积,热与血搏,则气血纵横,筋脉交错,结滞不散,凝结肛门内外所致。而术后肛门疼痛、切缘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则主要是金刃切割,致经络受损伤,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又因切口湿热滞留,热毒内壅,气化不利,水液积聚,发为水肿。苦参汤加减溻渍疗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毛巾敷于患处,或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之中,具有清热除湿、消肿止痛、凉血止血、祛腐生肌的作用[15-16]。元·齐德之《外科精义》言:“夫渍疮肿之法,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盖汤水有荡涤之功。”我们所用方剂是在苦参汤(出自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的基础上加减而来,方中苦参、黄柏清热燥湿,解毒疗疮;野菊花散热解表;金银花清热解毒;蛇床子燥湿祛风;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白芷祛风除湿,生肌止痛;石菖蒲理气活血;紫草解毒疗疮,清热消肿;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理气通络、止痛消肿的功效。红外线照射疗法也是临床上常用的理疗方法,是利用红外线可深入人体组织的特性及红外线的温热效应,升高组织温度,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物质代谢,提高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疼痛及水肿的程度,减少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1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肛门疼痛VAS评分及切缘水肿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疼痛消失时间、切缘水肿消失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苦参汤加减溻渍联合红外线照射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肛门疼痛,减轻切缘水肿,促进肛门疼痛、切缘水肿及分泌物的消失时间,促进伤口愈合,提高临床疗效,且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苦参肛门水肿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苦参可缓解帕金森病症状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