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啦啦操编排的创新性研究

2020-05-09 10:32郭鸿鸽李松哲
神州·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编排

郭鸿鸽 李松哲

摘要:啦啦操项目除了要求运动员要有基本的舞蹈技巧,能够在表演中自由运用这些技巧,同时要求教练员对啦啦操进行编排。但经调查,目前啦啦操项目在编排中创新性研究不够,导致啦啦操感染力不强,失去了一定的色彩。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研究啦啦操的起源和定义入手,分析高校啦啦操项目编排存在的问题,針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性研究的对策,以期更好的促进高校啦啦操项目编排的完善,同时促进高校啦啦操项目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啦啦操;编排;创新性研究

19世纪80年代,啦啦操从美国大学校园橄榄球项目中被发现后,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各个项目一到靓丽的风景线,同时在高校也开始有自己的啦啦操社团,有自己的啦啦操培训课程教授啦啦操技巧,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啦啦操项目中,啦啦操项目得到空前的发展。啦啦操项目除了要求运动员要有基本的舞蹈技巧,能够在表演中自由运用这些技巧,同时要求教练员对啦啦操进行编排,只有编排合理新颖,队员表演激情到位才能够更好的展现啦啦操项目的特点,才能够更好的感染观看的每一个人。但经调查,目前啦啦操项目在编排中创新性研究不够,导致啦啦操感染力不强,失去了一定的色彩。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研究啦啦操的起源和定义入手,分析高校啦啦操项目编排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性研究的对策,以期更好的促进高校啦啦操项目编排的完善,同时促进高校啦啦操项目的发展。

一、高校啦啦操的起源和定义

啦啦操起源要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出现在美国大学校园里的橄榄球队中,到20世纪,啦啦操表演形式丰富起来,大学和高中开始使用纸制作一些物品作为道具,同时将体操、舞蹈等动作融入到啦啦操项目中,50-60年代,高校啦啦操开始有自己的培训课程以及培训班,70年代,啦啦操作为高校各个运动项目的助威。同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通过电视第一次向全国转播学校啦啦操评选赛事,从此啦啦操开始作为一项严肃的运动被人们认可。90年代,美国各大州的大、中学校都拥有啦啦队及团体协会,啦啦操队在学校中有着较高的声誉。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啦啦操广泛兴起。我国于2001年广州举办了第一次啦啦队比赛,标志着啦啦操在中国的成功开展。

啦操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那么何为啦啦操运动呢?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啦啦操运动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啦啦队员们运用身体展现完美、高潮的技术,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团队协作的精神,以达到感染周围每一名观众的目的的运动。

可以说,啦啦操运动技能展现难美性,同时又能够展现艺术的美感。而展现艺术美就需要教练员对舞蹈进行有效、合理、创新性的编排,以便提高观众的感染力。

因此,高校啦啦操运动的编排的研究是重要的,尤其是创新性的编排。

二、高校啦啦操的编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体来说,高校啦啦操在创编上首先要以规则为依据,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编排的创新和突破,从而提高舞蹈啦啦操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并逐渐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舞蹈啦啦操风格。而据调查,目前各高校的啦啦操运动整体上存在以下问题。

(1)各高校啦啦操风格突出但缺乏个性

各高校啦啦操风格特点特出,主要有爵士、花球、街舞、自由舞等,但是在风格上融入民族风格、拉丁风格或是武术的风格等,缺乏在整体风格上的独特性与创新性。深入分析发现,编排者对于啦啦操风格理解不够透彻,主要是对流行音乐、电影主题风格的借鉴和运用,没有独特的创新性编排,不具新颖性。

(2)各高校啦啦操动作相对简单

成套啦啦操动作需要通过舞蹈的步伐、技巧、跳跃、旋转灯完成,但是多数高校为了团队整体的整齐划一,主要编排以简单动作组合形成,没有空间层次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躯体基本部位和上下肢的配合,对于高水平的协调动作涉及较少。在设计编排动作时候,编排者更多的是考虑动作的整齐,要让每一名队员都能够完整高质量的参与进来,而降低整体的难度,造成动作相对简单,编排黯然失色。

(3)各高校啦啦操选择音乐过于保守

比赛中发现,各高校在音乐曲目的选择上多以2首或以上的曲目拼接而成为成套的舞蹈啦啦操音乐,且在其拼接的过渡上剪接较为粗糙。

(4)各高校啦啦操表演肢体、动作以及包装缺乏闪光点

啦啦操比赛中,队员们的包装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表情、服装、道具等,都对啦啦操整体观赏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赛队员们的表现力、服装和道具都能够增强舞蹈啦啦操主题的表达。而调查各高校啦啦操队员在比赛中肢体、面部表情表达效果一般,服装单调,没有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也就是说整体表演的闪光点不足。

三、啦啦操编排的创新性对策研究

创新是一个舞蹈表演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对一个运动项目继续发展和完善,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表演艺术的需求。舞蹈表演只有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才能够赋予整套操无限的灵魂,这样才能够给观众以更美的享受,得到认可,同时促进啦啦操在高校

(1)突出个性化表演

创编过程中,要以新电影、新歌曲为依据,有情节、有故事、有主题地展开创编,要创编 族特色风格的舞蹈啦啦操,要发展具有中国民族优势与特色的舞蹈风格,使得舞蹈啦啦操更具有独特性与创新性,这样才更有利于我国舞蹈啦啦操的全面发展。

(2)动作编排的多样化

动作的创编是在运动员身体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对手臂和腿部不对称的多样化组合,以及通过身体上下肢同步的协调性来展现动作的协调能力。空间感的多层次变化可以增强舞蹈啦啦操的多样性。

(3)选择新颖的音乐

啦啦操编排要以音乐的节奏为出发点,随着音乐的变化而改变速度、力度、情绪等,以此激发观众的共鸣。要在编排过程中既保证根据音乐风格来创编动作,又要根据动作选择音乐的编排方式。

(4)增强感官的表演和包装

编排过程中队员的表情,队员的服饰、整体动作,色彩等诸多元素要与音乐、舞蹈等相配合,更好的烘托现场的气氛,激发队员以及观众的热情。

四、结语

高校教师或者教练员进行编排过程中要能够明确主题风格,进行多样化的动作设计,同时选择合适的音乐,并对整体上进行有效的包装,以更好的调动观众和裁判,收获认可。

参考文献:

[1]普卫霞,李雪梅.花球舞蹈啦啦操编排的创新性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08

[2]蒋晓絮.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的创新性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02

作者简介:郭鸿鸽(1988.3.3)女,籍贯:吉林市,满族,吉林医药学院,研究方向:啦啦操教学,职称:讲师。

李松哲(1981.6.18)男,籍贯:吉林市,朝鲜族,单位名称:吉林医药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职称:讲师。

猜你喜欢
编排
浅析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
浅谈电视新闻节目的合理编排
初中两种版本教材中电学实验的编排比较与分析
提高报纸编辑版面编排策略的探析
电视节目编排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谈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
如此编排不科学
竞技性拉丁团体舞编排的研究
拉丁舞成套动作编排研究
分层,多变,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