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校-府”合作模式探索

2020-05-10 17:32赵璇隋永强宋锐辉
党政干部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育培训合作

赵璇 隋永强 宋锐辉

[摘  要]做好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意义重大,加强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对“校-府”合作内涵与理论基础的阐述,引申出社区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校-府”合作模式的理论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以辽宁社区干部学院为例,详细介绍其采取的创新性举措,以期为全国范围内社区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校-府”合作模式的探索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社区党建;社区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校-府”合作

[中图分类号]D267;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7-0076-0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党组织在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依法办事、执行政策和服务居民的能力。[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2]由此可见,做好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意义重大,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特别是社区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提高其能力素质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校-府”合作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1.“校-府”合作的内涵。“校-府”合作又称“府-校”合作,其完整表述应为“校府合作,互赢共建”。它的基本设计思路定位于高校与地方政府间紧密合作,以其各自优长,依照协议约定共同投入实习基地的建设,共同承担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人才的社会责任,并共同受益[3]。根据依托对象的不同,“校-府”合作模式可分为两种:一是高校依托政府进行校外培养,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二是政府依托高校,利用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目前的“校-府”合作模式中,以“高校依托政府”模式为主,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等院校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地进行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校-府”合作新模式的探索,并取得成功。

2.“校-府”合作的理论基础。杰弗里·菲佛(Jeffrey Pfeffer)与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Gerald Salancik)在他们的著作《组织的外部控制:资源依赖的视角》中对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y Theory,RDT)进行了系统阐述,认为获取资源的需求产生了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4]3。吴小节等学者通过对资源依赖理论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评估发现,在组织间的资源共享上,资源依赖理论在学习与知识共享、新产品开发、企业间合作与创新、新创企业的成长、企业能力构建与成长等五方面适用[5]。资源依赖理论在解释“校-府”合作上同样具有适用性:高校和政府是两类不同组织,有其各自的发展目标。高校需要获取资金进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政府需要打造高素质工作者队伍,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二者优质资源互补,高校拥有人才储备及教育资源,可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工作水平;政府拥有实践场所和财政资金,可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资金支持,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二、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

我国社区党务工作者长期处于社会治理最前沿、服务群众第一线,在新形势下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群众对他们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面临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社区党务工作者除负责本职党务工作外还兼职社区网格员等其他工作,同时,越来越多的行政性事务落到社区,加之“三城联创”、基层维稳等工作的推进,社区党务工作者工作压力非常大。他们既要完成社区日常性事务,服务居民群众,还要完成上级各职能部门下派的各种任务,因此,社区党务工作者需要具备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2.人员配备不够,面广事多应接不暇。党建涉及的工作门类多、工作量大,包括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尤其是流動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很大。[6]大多数社区仅配备一名社区党务工作者,还要分担社区其他繁杂的工作任务。在党建工作新形势下,有些社区党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与实际工作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培训效果差,趋于形式化。社区党务工作者一般都会接受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但培训次数较少,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效果也并不理想。

大力推进社区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是进一步加强城市社会治理、建设文明和谐幸福新家园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开展“校-府”合作模式的探索,依托高校对社区党务工作者开展教育培训是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社区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校-府”合作模式实践范例

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7]高校作为教育培养、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在社区建设研究与社区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参与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辽宁社区干部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成立于2015年1月,是经中共辽宁省委同意,由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依托东北大学创办,专门培养从事街道、社区工作的干部的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高校参与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培养模式的先河。成立以来,学院按照“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把提高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培养造就党性强、改革创新意识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社区干部队伍”的办院宗旨,不断强化教学管理,健全保障机制,先后举办培训班240余期,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街道社区党务工作者3.2万余人次,成为广大社区党务工作者锤炼党性的熔炉、提升能力的阵地、成长成才的摇篮,被中共中央组织部确定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1.明确目标定位,坚持正确“校-府”合作方向。学院创办之初,就把“办什么样的学院、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工作主线抓紧抓实。其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培训全过程。学院始终把提高学员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着力抓好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教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学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其二,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面向基层、贴近基层、服务基层,围绕提升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开展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围绕推进社区干部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开展社区工作实务培训和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前培训;围绕提高基层党建业务指导水平,开展市县两级组织工作干部培训,不断提升学员执行政策、服务群众、依法办事、维护稳定的能力。其三,着力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牢固把握学院建设和发展方向。学院内设办公室、培训部和学员部,由高校教师和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同志兼职工作人员,每个班次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班委会,配备班主任全程跟班、严格管理,保证培训效果。建章立制,使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流程化。

2.严格教学管理,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校-府”合作的关键在于完成依托方的合作任务,经过培训学习的社区党务工作者在回归工作岗位后,能够利用培训所学知识更加自如地完成社区党务工作。其一,强化师资力量。学院按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精选东北大学长期从事社区问题研究的教师授课,邀请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党校教授等任兼职教师,聘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任客座讲师,不断增强授课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其二,打造优质课程。通过深入社区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学员座谈等方式开展调研,把脉学员需求,量身设计课程,让学员带着问题来、带着使命学、带着方法走。学院先后开设城市基层党建、社会综合治理、社区工作实务、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社会工作师考前辅导等各类课程。综合利用专题辅导、现场教学、案例剖析、情景模拟、互动教学、影视欣赏、经验介绍、讨论交流等学员易于接受的方式,推动学习入脑入心,增强培训实效性。其三,培养优良学风。把从严要求贯穿办学治院全过程,健全以质量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设置精彩课堂奖,引导教师联系实际开展教学,帮助学员正确分析、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树立严谨治学、以德施教的教风。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保障等规章制度,引导学员强化学习责任意识,把学习作为政治任务、作为党性自觉,树立勤奋学习、严格自律的学风。

3.整合优质资源,提升教学质量。社区党务工作者培训教育的重点任务是让受培训对象能够收获知识、提高能力,为此需要高校整合优质资源,从多方面提升教学质量。其一,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博采全省各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之长,在全省各市成立教学实践基地,专门用于开展现场教学。同时,建立学院网站,设立在线学习平台和网络课堂,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互动,拓展学员接受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员一次参训、终生受用。“校-府”合作模式除了利用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外,还可以低成本高效益地充分整合场域资源,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多媒体教室、图书馆、游泳馆、健身房等场所可为学员提供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其二,参与政府决策。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参政议政、调研评估经验,受国家民政部邀请,相关教师先后参与各项政府文件起草及论证等工作。学院教师把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与社区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帮助学员把握大势、遵循规律、灵活运用,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工作。其三,加强理论研究。学院教师长期从事社区治理方面研究,能够及时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充实到教学培训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为办好培训提供有力支撑。

四、社区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校-府”合作模式实践的启示

社区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校-府”合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问题。任何一种新模式的探索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总结辽宁社区干部学院社区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校-府”合作模式的成果,归纳出开展基层党建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启示。

1.党员教育常态化。党员在时代的进步、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中要始终保持自身思想的先进性,但是党员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对党员的教育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既要靠个人自觉,更要靠严格管理;既要靠集中教育,更要靠常抓不懈;既要靠思想教育,更要靠制度保障。辽宁社区干部学院的成立,使广大社区党务工作者有了学习的主阵地,使其教育培训可以常态化进行,实现一年一轮训、一训一提高,使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斷提高,真正实现教育培训终身制。

2.培训定位清晰化。一是深化认识。通过学习教育,使受培训学员充分认识到加强社区党建、做好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加强社区党建、推进社区建设和治理的基本任务和重点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强化责任。通过学习培训,学员能够深刻体会到上级组织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视和加强社区党建、推进社区建设的决心,体会到上级组织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关怀。在学习过程中,学员可以感受到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从而严格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为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贡献力量。

3.培训内容实用化。一是学到方法。通过学习教育,学员能够自觉对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找到差距和不足,理清党务工作思路、找到问题解决办法。想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由具备相当专业水准的教师授课。每届培训班结课后的问卷调查显示,学员们普遍对社区干部学院的教学水平很满意。二是提高能力。学院为每期培训班组织实地参观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先进典型经验介绍,进一步学到好经验、好做法。学习培训后,学员们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掌握履行岗位职责的必备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强本领,为做好社区党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理论讲解通俗化。“通俗化”的授课方法要求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变为简单易懂的大众语言。基层党员学习,不在于掌握高深难懂的概念、理论,而是要不断将“原理”变成“道理”,将理论知识与基层党员的实际工作距离拉近,使理论性、专业性的知识更容易被学员吸收、消化。理论讲解通俗化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案例教学,通过授课教师的实践经验,将学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用鲜活的案例进行生动的阐述。用学员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来表达和传递,让学员将自己置身于授课教师所描绘的案例场景中,真正学到在实际工作中应对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

5.教学方式实践化。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理论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学院深知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全省范围内选择并设立了近30个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院组织受培训学员前往各实践教学基地,邀请各社区党组织书记为学员详细介绍和讲解本社区的特色,内容主要涵盖社区的发展历程、社区的党建工作、社区的文化理念、社区的工作模式等。实践教学基地的设立将课堂由教室搬进社区,接受教育培训的社区党务工作者在实践教学环节受到的启发更为显著。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变空洞的理论为丰富的实践,变单向的灌输为互动的实践,使教育培训充满生机和活力。

辽宁社区干部学院作为社区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校-府”合作的典范,顺应了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需求,开辟了“校府合作,互赢共建”的新模式。未来,社区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校-府”合作模式会为全国范围内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6-13(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81.cn/sydbt/2017-10/27/content_7802684.htm.

[3]张继亮,王映雪,何颖.公共管理类专业实习府校合作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6):58-59.

[4]Pfeffer J,Salancik G R.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M].New York:Harper&Row,1978.

[5]吴小节,杨书燕,汪秀琼.资源依赖理论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评估——基于111种经济管理类学术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管理学报,2015,(1):61-71.

[6]蒋益明.社区党务工作者隊伍建设调查与思考[J].人才开发,2008,(10):36-37.

[7]司晓青,史瑞.新时代新型社区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以安徽省X市X街道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1):7-9+12.

责任编辑  宋桂祝

猜你喜欢
教育培训合作
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