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2020-05-11 12:08侯素苓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分析病虫害防治

侯素苓

摘 要 民以食为天,小麦作为第一粮食来源为我国生产生活奠定物质基础,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其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最大程度上保证小麦品种的优质、高产。本文针对小麦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不断推进,曾经难以解决的小麦种植方面的“疑难杂症”也随着技术的进步迎刃而解,科学技术与小麦种植技术的结合促进我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进一步。此外,小麦本身是一种高价值的粮食作物,不仅是人们餐桌上无法或缺的主食还是啤酒酿造的原材料。小麦种植技术的研究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是影响小麦最终产量及质量的重要原因。

1 小麦种植技术

1.1 小麦生长所需条件

农作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氧气、土壤条件以及水分等都非常重要。对小麦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有很多,生长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关乎到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我们要根据小麦的生长习性来为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1.2 小麦种植方法

小麦的种植需要经历播种与耕种两个环节。播种手段的科学性与小麦产量息息相关。小麦播种对周围的环境温度有严格的要求,一般需要维持在十度以上,温暖的环境能够促进小麦种子更好的生长。另外,一定区域内小麦种子的播种数量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过多地小麦种子聚集在一起会互相争夺营养物质,影响最终产量。小麦耕种环节中最为重要的是耕种时间的控制,耕种时间过长会影响小麦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小麦产量下降。轮作耕种是目前科学合理的一种耕种方法。

1.3 小麦的灌溉与施肥

小麦生长地区的不同影响小麦的灌溉频率,对于降雨量较少的地区来说需要加强对小麦生长情况的观察便于及时灌溉,确保其生长环境中水量的充足,否则最终生成的小麦不仅饱满性不强,产量也会有所下降。至于小麦灌溉的方法不同地区、不同时节灌溉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有些地区降雨量多就很少进行灌溉,但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灌溉方式往往以人工灌溉、渠水灌溉或人工降雨为主。小麦的施肥工作是最考验种植者技术的。不但要仔细筛选施肥品种,还要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调整施肥量。

1.4 小麦品种的选择

小麦品种的选择,技术人员要多方面多角度实地考量当地的自然环境等因素。首先我国所中的小麦品种众多,根据不同的种植环境、土壤特质及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等条件科学合理的进行选择。原则上小麦种子纯度的高低能够直接对小麦产量产生影响。在播种初期,小麦植株比较脆弱,容易被病虫侵害,因此在对小麦品种进行选择时還要考虑种子的抗病性。

2 病虫害的产生原因

2.1 自然原因

在无人为干扰的自然条件下,麦田间的病虫的繁殖速度非常迅速,大量病虫的出现就会腐蚀小麦的根部,组织小麦的生长,甚至造成部分小麦的死亡。其次,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能够为病虫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即便人们使用过虫害防治剂那些体内已经产生免疫的害虫依然能够对小麦生长发起袭击。

2.2 人为原因

不同地区的麦田管理方法和治理模式需要适时调整。部分地区的小麦种植会采用最传统的方式,这样一来小麦生长过程就会出现多种不可控因素,最终导致麦田间的病虫害处理不达标,影响小麦产量。

3 病虫害的防治

3.1 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3.1.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就是“防患于未然”。在掌握二者发生危害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农业先进的技术手段,根据小麦生长情况的不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同时做好不可控因素出现的防控工作,从而达到消除病虫生存的有利环境的目的。农业防治的方法能够打乱病虫的生长周期,提升病害虫的死亡率,使小麦优质、高量的生产。除此以外,农业防治能够有机调节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精准施肥以及清洁麦田。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利用田间作物布局,及时铲除病虫,适当提前或推迟防治日期,错开害虫生长期与作物的生长期。

3.1.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知己知彼”。需要提前了解害虫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针对其生存特点进行物理防治。常见方法就是利用害虫的喜光性进行捕杀、高温杀害或人为捕捉等。大棚种植及捕虫网的设置能够在夏季为人为捕杀提供有利条件。如果麦田间害虫体积大、群体小且统一性不强也可以选择人为捕杀的方式。

3.1.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物降一物的方法进行病害虫防治。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能够充分利用小麦与害虫间相互作用关系,用益虫或鸟类“制服”麦田间的病虫害,有效减少麦田间的杂草和病虫。其最大的优势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是其他防治病虫害方法无法做到的。

3.1.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就是我们俗称的药剂防治法。杀虫剂的使用方法看似简单但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是非常多的。首先,杀虫剂种类多样,我们常见的有喷雾型,喷粉型,撒施型,毒土型,拌种型,涂抹型,灌林型,熏蒸型等。其次,关于化学性质的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及时间间隔也需要根据麦田中病害虫数量及种类的不同进行选择。

3.2 防治原则

以上四种防治方式并不是随机使用的,需要因地制宜,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根本原则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治的目的是保护小麦不受病害虫等有害物的影响,最大程度上减少外界因素对小麦生长带来的影响。在农业基础建设过程中,小麦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小麦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还不是十分成熟,为此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还要建立健全技术试验平台,完善相关技术的长效培养机制,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明怀.小麦的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1):100.

[2]康文华.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18):50-51.

[3]黄红旗.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乡村科技,2019(34):89-90.

[4]沈小燕.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9(06):57-58.

猜你喜欢
小麦种植技术分析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谈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网球男子单打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2014年世界羽毛球超级系列赛男双决赛技术对比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