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20-05-11 12:08高翔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工程建设问题

高翔

摘 要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存在,是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性质上属于民心工程。近年来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国家对农村相关工作尤其是农村饮水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建设与管理上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受到很大的制约。本文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相关情况出发,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问题

政府管制机制与市场调节机制,能否有效进行调度与实施,决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机制与系统是否完整。因此,工程的一方面要以公益性为特质,另一方面则需要积极应对多数农村水资源贫乏的问题。建立健全一套能够同时满足符合供水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饮水安全机制,达成在保证工程正常运行之外还能与市场调节有效联动的目的。

1 农村饮水的基本情况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尤其农村的住户比城市分散,经济文化也较为落后,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意识低下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1]。农田里对于化肥以及农药的使用会造成水源污染,其次就是各种中小型工厂法律意识与环保意识淡薄,为利益驱使过度排放超标“三废”,造成农村饮用水污染情况加剧,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综合考虑目前农村饮水表现出来的情况之后,国家对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以期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愈来愈重视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但在受到区域性内外因素的情况下,具体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使得管理难度陡然增加,甚至一度产生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受到制约的情况。

2.1 工程、水源的选址缺乏规范性

在农村建设饮水安全工程需要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具体分析各项目实施方案,最后根据要求落实。以云南省大关县高桥镇水利站为例,在工程最初的勘察设计过程中,就出现过项目管理部门无端更改建设地点,擅自对建设内容进行调整,造成实施方案无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部分项目在选择水源时选址不规范,造成枯水期水量不足的情况,甚至没有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卫生标准严格筛选,水质低于相应卫生标准。工程效益在这种情况下遭到制约,工程建设管理难度也大幅上升。

2.2 工程前期勘察设计存在缺陷

在农村饮水工程的早期勘察设计中,为了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得到保证,必须要进行全面的勘察设计。结果却是在实践中出现了设计深度不够的情况,一部分工程项目的水文资料不够完备,造成材料准确性低,代表性差的后果,其结果导致计算出的偏差过大,远低于供水需求标准。部分工程的设计盲目参考上期工程,不同位置地质与水文条件的情况不在考虑范围内,这就必然达不到工程设计深度,也是对于包括资金、人力、时间在内各项资源的严重浪费[2]。

2.3 过于简陋的运营保障体系

受到建设费用、建设标准以及相关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占多数的农村基层小规模、独立性饮水工程不配备水源消毒处理措施。即便有少数饮水工程采用了消毒设备与策略,也仅仅只是通过液氯等简单方式进行消毒,无法保证、保护饮水工程的水质量,其后果就是产生一系列水源传染病的区域性扩散,严重影响到当地人的安全用水和身体健康[3]。因为考虑用水区用户的经济能力压低水价,导致饮水工程的效益不足,不仅不利于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相关设备的购置、维护检修以及技术更新等等工作缺乏有效的保障,影响到饮水工程的长期运行。

2.4 关财政配套资金到位难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所需资金并不由当地村民负责,一般是依靠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这是因为地方财政经济实力有限。根据目前的投资标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投资并没有建立在该年价格水平的基础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工程在实际建设实施的过程中,物价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上下浮动。此外,某些农村地区筹集资金存在困难,因此资金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这就使得项目的质量和进程受到严重影响。

2.5 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大型工程的责任和产权随着工程管理体系的完善,有了便于将工程落实的明确规定。但对于小型工程来说,对完善的管理机制的需求依然迫切,即使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制,由于小型工程规模小、人口分散的原因,依然会使管理工作难以正常进行[5]。

2.6 经济效益低

相比城市居民,村民對供水的需求量小,部分村镇过去存在自行开凿水井,使用地下水的情况,还有的村庄具有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靠近泉水或是各种水系源头分流等,因而他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来自于这些水源地,少数情况下才使用供水。另外伴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收入及交通便利的优势吸引了众多中青年去城市打拼,村镇、村庄内只留下年迈的老人和孩子,老人的行为受限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多数情况下都选择使用活水而非供水,因而水厂在村庄的供水量有限,收益受到影响,就会出现支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积极性不足的情况。

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改革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措施

对各乡镇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现状进行综合考量,严格落实责任主体,明确责、权、利三者关系,工程管理过程中保障权责分明。通过历年来乡镇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分析研究,已发现两种切实有效的管理形式,其一是专业管理单位专管模式:该模式针对集中供水工程自源头开始,每个环节都设置相关的管理机构直至龙头,从而形成工程建设与管理一体化的新模式。此模式的优点在于对问题的监管直接有效,出现问题时能够最快发现问题所在;缺点在于需要消耗相当程度的人力,而且其中环节众多,会对统筹效率造成一定影响。其二是用水协会管理模式:该模式针对单个村镇实施,由村民自发代表选举组成用水协会,自行参与到对相应工程的管理运行中,优点在于村民对于当地水文、地质等相关情况的了解更详细,缺点在于村民自身对于有效管理概念和方法的稀缺,出现问题时的解决手段较为单一。以上两种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应用,并不单纯以某种方式为主,必要时还可将两种方式进行有机结合或微调,以期达到所求的管理效果。

猜你喜欢
工程建设问题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避开“问题”银行股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