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人工林经营采伐的实践探究

2020-05-11 12:08杨岳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落叶松研究

杨岳

摘 要 落叶松经营采伐主要包括渐伐和皆伐等,首次渐伐的时间应尽量控制在25年及其以上,采伐过程中应维持上层林木的有效数量,即将近600株每公顷。对于林冠下新栽种的树木应进行适当管理,如根据森林树木采伐交替的规律进行管理。在新栽种树种上主要包括茂县杉、海松、东北梣、黄檗以及小叶椴等。此外,在林木经营性采伐的过程中应加强影响因素的研究,由此改善新栽种林木生长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 落叶松、经营采伐;研究

黑龙江省落叶松种植面积将近30万公顷,对于林木种植以及经营而言,优化采伐项目的实施以及整体林木种植的质量是主要的工作目标之一。随着林业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前进,经济效益与自然生态效益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质量平衡是当下严峻的发展课题。落叶松栽种面积较大,其采伐项目以及生长情况缺乏有效控制,则容易引起林木生长的低质化,同时还可能引起种植环境气候、土质变化等。对此,需要在采伐工作以及种植管理工作中实施合理的采伐手段,以保障林木生长、采伐及环境保护的质量性。

1 落叶松人工林渐伐后的栽种

落叶松人工林经历过首次采伐后,需以林冠以下部位测量每棵树种之间的株间距,通常情况下主要以不低于1.4米、不高于1.7米作为株间距,栽种品种主要为阴中性树种,如茂县杉、海松、东北梣、黄檗以及小叶椴等[1]。在林木的实际种植过程中,因为林冠具有较强的遮光性,可使阳光照射强度得到一定弱化,进而避免过量的水分蒸发而使空气中的含水量增加、林木生长获得良好状态等。通过相关林场的数据调查。六年生左右的茂县杉和海松幼树高分别是不高于56厘米和不高于51厘米,保存率分别是89.9%和94.9%,不同林场之间的树木密度存在一定差异,由此造成树冠下的幼树生长情况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首次渐伐之后,通过8年左右的生长时间,树冠下新栽种的幼树生长情况逐渐偏于平稳,同时长势获得进一步提升,其与最初种植的高生长差值将近4倍左右,此阶段的林分郁闭度相比于首次渐伐后的0.39,增加至0.6以上,同时逐渐作用于幼树的生长,需对其实施再次渐伐。经过再次渐伐,每公顷之间需要保持210株至390株的可供观察幼树。在幼树高生长速度增加的情况下,茂县杉幼树4年以下高生长相比于对照区整体提升27.23%,同时海松4年以下高生长相比于对照区整体提升27.73%。此外,树冠下的幼苗在地径和树冠生长情况上具有显著改变,其中以每公顷种植的200株长势最佳。

落叶松人工林通过渐伐实施阶段,其种植空间获得进一步扩展,同时由于林木之间的减少,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壤营养成分增加,预留的树木在木径与高度等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加,公顷蓄积量获得提升,若结合渐伐蓄积量,则总收成不低于未渐伐的区域。由于上层生长的株数不同,导致林木的年生长量具有不均衡等情况,其中以400至600区间内的株数为年生长量的峰值,相比于将近900株的林分生长量其大约为195%。经过再次渐伐之后,林木生长空间获得进一步拓展,同时由于林木数量的比例减少,对总收成量容易造成一定影响。

2 落叶松人工林皆伐的实践

落叶松人工林窄带以及进行一定区域的皆伐之后,新栽种的茂县杉、海松、小叶椴以及东北梣等长势优良,死亡率低至20%以下,经过4年以上的栽种时间,树苗高度普遍维持在10dm左右。由于落叶松人工林皆伐区域较广,造成采伐区域在植被覆盖率、土壤物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变动性,由此影响树木种植的成活率以及生长质量等。根据相关数据反馈,进行大区域皆伐之后,容易导致区域出现沼泽化等情况,茂县杉、海松、小叶椴以及东北梣等树木的成活率不高于55%。对不同区域的采伐带进行小比例采伐之后的栽种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统计分析,部分小区域栽种面积的情况基本良好,落叶松在新栽种的情况下经过将近9年的生长周期,其窄带皆伐产生的效果能够得到一定改善,其他新栽种树种的情况具有相类似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林墻的保留,根据栽种情况的实际调研情况分析,南北、东西区域的新栽种树种受林墙的影响范围不高于7m,部分新栽种树种由于林墙的存在生长受到一定抑制,而中间区域部分的新栽种树苗在生长比例上比其他区域的树种高至两倍;东西区域对新栽种树种的影响范围不高于5米,且树苗生长的比例存在不均衡的情况,该区域不受林墙影响的部分相比于其他区域的树种生长情况存在将近两倍的差异。由此,一条宽将近21m宽的采伐带中的新栽种树苗受林墙影响的范围主要分布在100dm-150dm的范围内,而500dm宽的带侧仅余410dm-440dm宽的区域面积。所以在栽种区域的面积内其采伐带所占比例越小,则更容易影响新栽种树种的生长情况,同时影响的范围也逐渐增大。

以皆伐后栽种树种的保留带进行相关数据调查及分析,不同保留带、区域上的栽种树种在生长质量的体现上,除了11m以内的采伐带容易受到区域边境生长情况影响,其余部分区域的树种生长情况具有均衡性[2]。落叶松属于浅根性种植树木,其在生长阶段主要受到区域边缘的种植树木保护,根系在生长过程中较浅,若进行大面积的采伐活动,则容易引起落叶松的根系受到破坏,进而影响总体树木的生长情况。此外,由于区域边缘的林木受到采伐,使风口增大,处于该区域的落叶松容易失去相关;林木的保护作用,进而增加树木风倒的几率,此种现象随着保留带的逐渐缩小而几率越大,使落叶松的风倒情况加剧。对此,在采伐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重视风口防护的作用,此区域的林木采伐应控制数量及防护,由此保障整体落叶松的生长情况。

3 结束语

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大面积采伐之后,容易造成气候条件产生变化及发生沼泽化等情况。本文从落叶松采伐的形式、影响等内容进行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探究,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改善采伐实施的质量性。采伐工作对于后续树种生长情况具有一定影响,若大面积进行采伐,则容易引起环境产生不可预估的破坏,因此在采伐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应结合种植情况控制采伐面积,由此在一定程度减少采伐工作对种植区域的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1]李锐,等.人工林经营中保持森林结构稳定性的探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7(5):28-34.

[2]许家春.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模式的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19(2).

猜你喜欢
落叶松研究
落叶松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落叶松常见病虫害问题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关于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公司研究
东北地区落叶松种植技术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