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出路的探析

2020-05-11 12:08赵重芹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贫困地区

赵重芹

摘 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广大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本文选取了保山市隆阳区杨柳白族彝族乡作为研究范本,对杨柳白族彝族乡农业产业发展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SWOT分析对杨柳白族彝族乡的农业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为杨柳白族彝族乡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并为加强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启发。

关键词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新时代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核心是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是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选取保山市隆阳区杨柳白族彝族乡作为研究范本,分析杨柳乡农业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1 杨柳白族彝族乡农业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杨柳乡地处保山市隆阳区西部,与保山城相距34公里,东邻汉庄、河图、板桥,南与蒲缥镇接壤,西与芒宽相连,北与瓦房交接,政府驻地杨柳社区杨柳街。辖区总人口38095人,总面积49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7.1平方千米,全乡共18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占比66.67%,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42户9529人,是典型的贫困山区乡。

1.1 优势分析

1.1.1 地理位置优越,立体气候明显

杨柳乡位于保山西部,沿县道沙瓦公路行驶34公里,从保山城区半个小时即可到达杨柳乡人民政府驻地;立体气候明显,可发展多样化农业,全乡整体地势东高西低,立体气候明显,有冷、温、热三个气候带,呈阶梯状分布。东部为高寒山区、中部为温凉山区、西部为亚热带型气候。

1.1.2 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杨柳乡辖区有重点名胜古迹双虹桥、大小海坝水库。双虹桥原名飞梁桥,是南方丝路保山至腾冲段中线过怒江的重要交通枢纽。双虹桥桥身制式为三墩二孔悬浮式铁索吊桥,远观犹如两道长虹悬跨于江水山崖之间,壮丽神奇。大小海坝地处保山西山梁子,天然资源得天独厚,坝区内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生态植被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森林科目齐、种类多,形式千姿百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人们休闲渡假、领略自然风光的最佳去处。

1.2 劣势分析

1.2.1 地势崎岖,现代化机械难以使用

杨柳乡属隆阳区的西部山区,山地面积较多,大部分山地只能用微型旋耕机进行耕作,农业生产采用小农业耕作方式,生产成本高,仅罗明坝片区适用大型机械。目前,一部分地区依然依靠骡子来收庄稼,生产效率低下,无形中增加了农业耕作成本,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1.2.2 教育落后,农民接受现代技术慢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已经成为制约杨柳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农业发展方式依然依靠传统的小农经济,对科学的生产方式难以接受或者接受较慢,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1.3 机遇分析

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每年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指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这给农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吃了“定心丸”,从地方来看,保山市隆阳区近年来也出台了一些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办法;种养殖大户的出现,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隆阳区大力培育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水产生产专业大户,鼓励和促进其发展适度经营规模,提高农户集约化经营水平。

1.4 威胁分析

纵观杨柳乡农业生产演变过程,与周边乡镇相比,都是农业生产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乡镇,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相似,这使得杨柳乡与邻近乡镇的农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就杨柳乡目前农业产业发展来看,农产品数量少、品种不多,还没有形成规模化,没有形成杨柳乡自己的品牌,难以形成品牌优势;

2 杨柳白族彝族乡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产业发展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形不成合力

农民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依然是制约杨柳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外出务工的几乎都是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或者是思想比较先进,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在农村留下的剩余劳动力思想相对落后。

2.2 农户文化程度低,人力资本缺乏

通过对杨柳白族彝族乡调查发现,大部分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许多群众还是小农经济的思想,对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没有能力去接受,并且保持着原先的落后的耕作方式进行自我生产,自我销售,不愿意与企业或政府进行合作生产。

2.3 產业链短小,带动力低,难成规模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在已经基本铺展开来,产业雏形基本显现,但是没有从整体出发,没有做整体规划,无论是种植蔬菜、水果还是咖啡或者其他农作物,都是农户自发种植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杨柳乡农产品大多都是以初级产品批发出售,基本上没有形成产业链的加工销售,即使有些小企业对农产品进行了加工,也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没有产生什么附加值,农产品产业链短小。

3 杨柳白族彝族乡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提升杨柳乡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杨柳乡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增强内生动力,实现产业发展

3.1.1 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建设

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基层落实”的工作机制,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科学规划农村农业发展方向,明确每个区域主要发展的产业类型,有步骤、有计划地加以推进。

3.1.2 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

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民是关键,在农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要切实发挥好党的政治优势、宣传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群众的主体意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3.2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

应充分利用好每个村的农家书屋,鼓励农户到农家书屋看书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实施好“三培养”工作,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让党员带动更多的农民主动学习,让农民拥有更高水平的科学管理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它包括现代化的技术、最新的管理方法、具体的信息分析等内容。

3.3 借力政策支持,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对贫困地区实施行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关键在于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带头引导作用,把利益联结共享理念贯穿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链条中,制定融合农户、企业、合作社等多方收益机制。通过政府+企业+农户,实现农民增收致富,鼓励新型农业主体,发展规模化农业,在下一步产业发展过程中根据杨柳乡实际,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支持有规模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方式发展规模经营。

农业产业发展不仅是一个农业发展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能否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实现的问题。本文选取隆阳区杨柳白族彝族乡为例,探讨了西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分析找出了农业产业发展遇到的一些问题,探索了一些新的产业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只有坚持因地制宜的产业化发展方向,才能真正推进贫困地区农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贫困地区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