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自主探究—互助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2020-05-13 13:30严松发
考试周刊 2020年38期
关键词:线段三角形方程

严松发

平时总听教师抱怨,某些题目已经讲过n次,甚至再考原原本本题目学生还是做不了,甚至课堂上听得懂,可题目稍变又不会做。究其原因,老师不敢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尝试,甚至放弃让学生主动探究,认为学生无法提出实质性的问题,直击问题本质,白白浪费了教学时间,造成了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不强,容易产生信息不交流,活动不协作的情况,甚至课堂活动进行不下去,不能发挥出集体智慧的优势,容易造成学生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和狭窄性。基于以上思考,我来谈谈“自主探究-互助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探索学生自主探究、互助互动学习能力培养的路径和要领。

一、“自主探究—互助互动”的理念

自主探究是学生通过对教材课前深层次的阅读,对知识进行一系列阶梯式的追问,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学会观察、操作及提出问题,对信息的整理和加工能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认识。互助互动是学生通过相互帮助,相互讨论的方式来交流知识,在沟通中深化自己的认识。学生在各个环节思考中一定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这就需要学生进行重新思考和互助互动,这种质疑和解疑的方式提升了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能力。学生在互助互动中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自我修正、彼此纠正、评讲训练等方式完成课堂探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持续性发展。

二、“自主探究—互助互动”的实施过程

具体实施步骤:自主探究,形成认识→合作学习,互助互动→展示效果,教师指导→提供练习,强化巩固。

(一)自主探究,形成认识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教师要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和主观愿望,使全体同学真正动起来,形成自己的认识。如每位志愿者植3 棵树,则还剩40 棵;如每位志愿者植5 棵,则还缺50棵,有多少志愿者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在自主思考中习惯利用小学经验列出算式(40+50)÷(5-3)=45,教师追问理由是什么?小组讨论后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此时教师引导设志愿者有a人,学生抓住“树木总数量”不变的前提下,学会采用3a+40 和5a-50 两种方式分别来表示树木的总数量,从而完成方程的构建。列方程后,学生又会发现新问题,该如何解方程呢?接着追问如果假设这批树的总数量,又如何找其中不变的量去构建方程呢?第二种假设思维难度明显加大,增加了学生对“剩”“缺”的理解障碍,对用“加”还是“减”产生茫然,容易混淆。让学生出现新的问题和困惑,体会如何对两边有未知数进行转化。让学生自己领悟到解方程时需要把未知项与常数项分开,很自然过渡到通过“还原”与“对消”的方式来解方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有些老师急于告知答案,不敢放手让学生尝试,从“树木总数量”“志愿者人数”这两个不变的量去构建方程,使自主探究失去了原本的特性,无法做到对“剩”“缺”“多”“少”等字眼的真正理解。

(二)合作学习,互助互动

为了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时激烈讨论,善于接纳别人的见解,产生组内互动,甚至分工合作,在互助互动的活动中把问题解决掉,挖掘出集体思维的最大潜能。如图1,旅游团以一样的速度途经刘家庄、石山、绿湖、古城四地,绿湖距石山40 km,距古城80 km,问刘家庄到绿湖路程有多远?

图1

引导学生互助互动画出草图,设刘家庄到绿湖的路程为xkm,教师设计一系列阶梯式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刘家庄距石山的路程?距古城的路程?刘家庄到石山的行车时间?到古城的行车时间?根据“车速不变”列出方程。还能列出其他形式的方程吗?借助图形更直观形象地理解石山到古城的路程和时间,容易发现行车的速度为60 km/h 这个不变量,列出小学算式,加深理解。还能通过不同的假设解这道题目吗?通过不同假设,小组讨论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借助图形直观形象地提出问题,很好串联了小学算术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彰显了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点,提高了数学抽象、直观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广阔性和深刻性的发展。

(三)展示效果,教师指导

当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后,形成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效果,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同学面前展示出来。如①方程x2+bx +c=0 的两根之比为1∶1,探究b与c关系?②两根之比为1∶2 呢?③两根之比为1∶3 呢?学生展开讨论展示不同成果,有的通过两根相等化简后两边平方去掉根号;有的通过Δ=b2- 4c=0;个别利用因式分解(x-t)(x-t)=0,逆推出b=-2t,c=t2。接着学生探究②③,显然第一种方法运算量过大,又发现通过Δ=0 这个方法行不通了,第三种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组内互动,学生能独立运算出b2=4c,2b2=9c和3b2=16c。学生的展示是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思考的结果,是学生主动思考和判断的一种最直接体现,教师要善于肯定与鼓励。通过活动效果展示,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后续的教学设计。学生尝到了活动带来巨大的成就感,教师接着抛出问题,能不能进一步探究两根之比为1∶m?两根之比为n:m呢?学生综合刚才运算的情境,迅速发现其中规律mb2=(1+m)2c和nmb2=(n +m)2c。最后提出若方程改为ax2+bx +c=0(a≠0),深化了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彰显第三种解法的优越性,强化类比能力。

(四)提供练习,强化巩固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用实践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练习会使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灵活地应用,起到练习和巩固的目的。

如《旋转》中①点M是等边△ABC的BC边上一点,把线段AM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AM′,连接MM′、BM′,且MA=MC=2,求MM′的长。

②如图2,点M是等边△ABC内一点,且MA=,MB=1,MC=2,求∠AMB。

③如图3,点M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MA=,MB=,MC=2,求∠AMB。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探究①学生能画出图形轻而易举的解决,为后续提供解题经验。探究②为什么要旋转?使不在一个三角形中的边或角能汇集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什么情况下能考虑旋转?图形中具备公共端点的两条等线段是利用旋转法的最重要特征。那么如何旋转呢?旋转角是多少?通过①的铺垫,学生容易想到本题的解题核心方法,如图4 把△ACM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使长度相等线段AC、AB重合在一起,旋转角度就是这两条线段的夹角。把已知的线段通过全等三角形、旋转等知识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中,求出相关的角或线段。还可以怎样旋转呢?引导学生互助互动后,通过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发现绕着△ABC的任一个顶点都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某一个三角形,图4-9 展示的是“三爪六法”的解法,形成一题多解。在这个基础上强化巩固,把图3 对角线AC连接起来,就演变成“三爪六法”的模型,图形变化过程与图形模型归纳就水到渠成了。课后与学生互动生成一系列问题:点M为一般三角形边上一点?三角形内?三角形外?你能用同样方法解决吗?当学生课后回过头看时,相较于原先思维的出发点,就做到了把思维站在高处去俯视过去。教师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循序渐进、由一般到特殊等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思维能力,完成思维的提升。

总之,教师是课堂学习的总导演,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思考,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互助互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自主建构全面的知识框架,大胆猜想、质疑、合作探究等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线段三角形方程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圆的方程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