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手工艺术学院在线教学实践及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以金属工艺IV-(金属折叠)课程为例*

2020-05-25 06:39
新美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场域金属创作

2020年初,新冠肺炎呈大爆发趋势,高校被迫停课。教育部于2月4日发布了《关于在疫情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相关院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认真制定“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实施方案。并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科学制定居家学习计划,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实施效果,精准分析学情,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在线教学计划。

疫情对于教学的挑战是双重的:它一方面是对教师综合经验的考核,要求教师拥有对突发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拥有合格的心理素质,需要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对即将进行的创作进行有效的评估。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依托腾讯会议、钉钉等线上平台,深入贯彻教育部疫情期间教学精神,按照2020年春季教学计划,开展了多重形式的在线教学实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原本对专业实验环境有硬要求的金属工艺IV-(金属折叠)课程远程化、线上化、有效地激发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确保线上教学获得与线下教学同等甚至更佳的效果,推动未来教学改革的加速进行。

一 研究型教学与东方性的回归

图1 金属工艺 IV-(金属折叠)线上课程实况截图,地点:杭州

金属工艺系列课程设立于专业建立之初,11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成果的积累为本专业的课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该课程在2010年被评为核心课程,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金属材料,掌握金属切割、金属熔断、金属铸造、金属折叠和金属着色等工艺技法,培养学生在金属材质中构造美学意蕴的能力。西方现代金属工艺教育方式源自其金匠传统和作坊文化,其特征在于极度强调实践和制作者个人的技法掌握程度,具有极强的个人化特征和自主性。这些特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在现代教育重建浪潮中得到了继承,金匠传统被各大院校纳入艺术及设计课程体系之中,犹太工作室式的生产方式被当时许多年轻的艺术家所接受。21世纪初,中国高等院校进入高速发展期,引入了许多在西方美术院校中业已成熟的专业,结合中国两千余年积攒的传统工艺,形成融中西于一体的手工艺教学方案,金属工艺系列课程的设立便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

该课程设立初期采纳了西方课程体系中的两大特点,其一是强调实践性,其二是强调对传统的继承。强调实践性既是对西方教学理念的合理引入,也是对2012年以来教学改革“产业研”优先顺位的回应;强调对传统的继承则优先学习了西方成熟的教学内容,同时着手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金属工艺的认知。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课程开设国际化课程的专业理论系列讲座,邀请纽约策展人携带30 件当代首饰作品在象山2 号楼小剧场现场分享,出版《众乐乐·独乐乐》一书,使学生零距离了解西方金属首饰创作,在动手能力上获得了扎实的功底,在创作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并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加入国际首饰与金属的知名网站www.klimt02.net,建立独立的展示页面,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但这两大特征同时对应了两种遗憾,一是实践课程占据过多课时导致理论培养不足,二是对传统的继承缺乏东方性。在一般教学开展中,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往往不可兼得,强调理论必定挤占实践课时,尺度难以把握;对于东方性的学习,则往往需要理论支撑,在理论培养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只得其壳而不得其核。

新冠疫情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因疫情引发的全民居家隔离及线上课程的推广却无意间为课程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居家隔离使学生拥有大量整段时间,有利于在创作的过程中深度思考作品的精神内涵,线上课程无法进行有专业设备需求的实操训练与具有在场感的现场展示,却提供了大量理论教学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空前闲暇的时间,阅读、整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书籍和作品,提升知识储备。在这种状况下,课程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自我思索更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工艺的美学属性得到了更好的传达与理解。同时,国内外面对疫情的处理方式亦激发了学生对中西社会体制、文化结构和美学习惯的深度思考,从而重新估量东方文明自有的文化和美学价值。于是,知识、理论及审美方式的集中培养与文化自信的由衷生成产生了令人难忘的化学反应,使学生自发地在课堂内外寻找、探索和创造东方性元素,形成一次自下而上的教学深化。

图2 17 级班长陶含笑与家人一起重温儿时技艺,地点:河南

二 节点课程与国际课程的构建

金属工艺IV-(金属折叠)课程的理论与通识课程的构建不应是孤立的,必须囊括于金属工艺课程培养的整体框架中,“节点课”[Node Class]的引入,便是用来连接理论内核与实践外延。“节点课”由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比尔·西曼[Bill Seaman]教授提出,被描述为拥有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和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的属性,可以协调平衡技术和艺术(或设计)与概念性、社会性、文化性的探究,帮助学生以综合多样的方法,探索当代创造性技术实践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西曼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理清自己的研究脉络,并通过技术、文艺、观念和社会的课程传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与表现性表达。

金属工艺IV-(金属折叠)课程原分为“知纸”“思纸”“折‘纸’”“叠‘纸’”和“炼‘纸’”五个步骤,逐步解决知识累积、系统理论、实践实验、实践探索和最终创作。疫情引发的线上课程内容的扩展,使得原本只占少数课时的“知纸”和“思纸”获得了充分展开的可能,其在整体课程构架中的功能,与希曼教授所提出的“节点课”相匹配。同时,居家隔离强化了线上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资料库等资源的利用,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知纸”不再局限于被动的“学习”,而变成具有主动性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大量阅读折纸发展史、近代纸艺史、现代金属折叠史以及与自身兴趣相适应的心理学、社会学或美学文献,为“思纸”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

图3 2020年 5月,“众志赞歌”线上金课展现场,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图4 课程第一阶段的学生作品

“思纸”为节点课核心,同时在技术和思想两个层面推进。在技术层面上,课程适应抗疫语境,弱化作坊属性,以随处的可见的纸张为主要材料,要求学生达成从“玩纸”到“驭纸”的蜕变,分四个阶段掌握纸折叠、纸开口、纸造型等基本技法,深度理解材料语言。在思想层面上,课程以折叠为核心,向多方向扩散,形成跨学科、超学科的“导航”菜单,以“思纸”与“悟纸”分别链接理性研究与感性研究。“思纸”着重历史与总结,要求学生对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纸艺发展进行反思,探寻“大我”之中的纸意,这要求学生收集现代艺术中的折纸作品图像,对比世界各地不同区域中折纸艺术之间的异同,总结折叠技术在不同民族文化中,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呈现出的特性,思考折叠形式与东方美学之间的关联,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折叠表达可能性。“悟纸”则注重社会学与本体论,它要求学生对个体光锥内的纸艺事件进行回溯与反思,找寻“小我”之中的纸意,这要求学生回忆童年,找回初心,并与伴随自己走过平生的家庭成员共同创作,通过折纸、剪纸等手段,复现幼年玩纸时的“纯真之手”与“纯真之眼”,回归对本体语言的思考。

国际课程的构建同样是课程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疫情期间节点课中,亦设有线上交流。通过邀约国际知名教授、艺术家进行线上授课,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课程尝试打破传统的单向度的讲座形式,进行多维度的课程建设。事实上线上模式本身就是教学改革的已有之意,但由于手工艺教育对线下专业工具的依赖性和工作室制运行惯性,其进展一直不容乐观,疫情的出现恰好加速了这一模式的建设与发展。同时由于线上模式教学双方处在不同的空间之中,对于师生而言均是挑战,于是手头演示频度下降,口头交流频率增加,这无意间加速了思想的碰撞,刺激学生萌生更多创造性的想法。这些想法不断地累积、发酵,在课程的中期产生了一次跳跃式的发展。网络式的国际课程开设成本远低于线下讲座,边际成本更是趋近于零,这有利于在已定的资源前提下扩展教学覆盖面,也有利于向社会及兄弟院校提供典型高校的教学范式。未来的课程设计中,国际化网络课程会成为一种常态。

三 生活场域与创作场域的打通

居家隔离语境下的线上课程与通常意语境下的线上课程大有不同,一方面,学生处在家庭的环境下(而非图书馆、自习室、寝室等半工作场景)进行专业的创作行为,具备互通性;另一方面,近乎所有的同学都在同样的语境下创作,具备同时性。课程很好地利用这种状态,弱化以往工坊式的传授方案,尝试打通学生的生活场域与创作场域,打通校园与社会、校园与家庭的隔阂,塑造“无墙”的教室。

打通场域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强调教学与创作的过程性。线上教学不应只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授过程,而是一个师生共同反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互动。网络这一虚拟的空间,将传统的实在空间分解,把“群体”变成线上自主学习的“个体”,把在场变作遥远多地的相遇,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学生通过交流与创作而非单纯的课程,需在感受课程的魅力同时和教学过程中共同构建课程的核心内容。

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包括思考如何将折纸艺术中的折叠美学转移到金属艺术创作之中的“迁移意识”,思考如何砥砺自我一丝不苟永葆学徒之心的“工匠意识”,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创作空间内表现广博艺术思想的“见微知著意识”以及以艺术发展规律的角度思考传统艺术与当代金属艺术关系的“历史意识”。线上课程打通教学空间与生活空间的间隔,提高了师生互动频率,使得授课教师能以更潜移默化的方式将这些问题意识罩染在学生的脑海中。

教学空间与生活空间间隔的打破由任课教师主导,创作空间与生活空间的打通则由学生自发地、独立地、适应自身语境地实现。在“思纸”节点课中,学生需要与家人进行互动,共同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家人、宠物、家具、房屋等一切居家环境中的事物均自然而然地被创作者纳入思考的范围,亲情成为主要的表达对象,于是,学生熟知的环境与未知的创作可能(创新意味着对未知的探索)发生强关联,曾经互相隔离的生活场域与创作场域融为一体,再无隔阂。例如一位同学通过与爷爷奶奶的折纸训练,帮助老年人逐步恢复他们的记忆,既是爱的传递,也是一种家庭的记忆的传达;一位同学充分利用一台母亲用过的老式缝纫机,在她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找寻弥散的记忆与技艺;一位同学在没有染料的情况下,用指甲油为作品上色。也有同学透过窗沿,关注社会,利用红十字会、口罩等视觉元素,表达其对医务人员的关怀。

图5 学生作品:从口罩中汲取灵感进行折叠实验

同时,老师也引导学生打破时间的芥蒂,回忆童年,追思纯真之眼。美国现代主义雕塑家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的活动雕塑《马戏团系列》将创作过程与表现过程融为一体,过程充满了对童年追思,这种创作方式是值得借鉴的。在疫情期间的“思纸”课中,一位同学将父母从小帮自己梳的三股辫的形状应用在开口实践中,以这种方式重温温馨时光;一位同学在疫情期间邀请分隔多年的妹妹一起进行折纸训练,重新找回了童年的气息与亲情。他们通过对各种记忆的捕捉,对既有技法的学习与提炼,对有限工具、媒材的审视与思考,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金属折叠技法,探索了创作性创作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创作场域与生活场域的隔阂打通之后,创作行为还对创作者自身起到了一定的疗愈效果。近年来,我们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这不仅因为日渐增长的竞争压力,也因为社会对心理健康关注使大量被忽略的心理亚健康人群得以浮现。从广义上来讲,人的负面情绪是不可避免的,而艺术创作配合适当的心理引导则可帮助学习者排解这些情绪。疫情带来的危机感以及隔离带来的忧闷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最初的运行,但随着学生不断地参与、不断地创作、不断地与家人合作,原本沉闷的课堂逐渐变得活泼,原本缄默的嘴角逐渐露出了笑靥。由此看来,手工艺术的艺术疗愈功能是存在的、有效的、值得发展与推广的。

四 结论

新冠疫情使金属工艺IV 课程面对全新的语境,为了适应这一语境,我们顺势结合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变更授课方式、调整授课重心、更新授课理念。这些临时性的改变,为课程的内容带来诸多新的可能。线上课程的教学形式让理论教学拥有的了更多的空间,为学生带来跨学科和超学科视野;网络资源的利用将学生带入到学科发展的前沿,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全球范围内金属工艺的发展状况;国际课程的网络化以便捷的方式传递西方金属艺术教育新方式;居家隔离让学生有大量的时间陪伴家人,使家庭与校园、生活与艺术的距离无限缩小;对东方性的重视推动学生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血脉,重新思考创作的美学表达;对创作过程的强调激发学生对自我及周边环境的关注,最终起到艺术疗愈的效果。

一门具有建设性的课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尝试,不断跳出已有的舒适圈,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成为一盏明灯。新冠疫情时期的课程以非常态的教学方式探索出一套合理有效的课程设计思路,这套思路既具有开拓性,又具有启发性,无疑可为未来课程改革的深入提供宝贵的经验。

猜你喜欢
场域金属创作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从发现金属到制造工具
致命金属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一墙之隔》创作谈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金属美甲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