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核5号’核桃叶片多酚组分及含量差异分析

2020-05-27 03:35陆胜波张文娥史斌斌潘学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多酚芦丁绿原酸

陆胜波 张文娥 史斌斌 潘学军

摘要:核桃多酚是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活性物质,常在医疗保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贵州省广泛栽培的优良品种‘黔核5号为材料,测定其叶片中多酚组分及含量状况,为合理开发利用核桃多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总黄酮,测得总酚、总黄酮含量为179 mgGAE-1FW。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多酚组分及含量,测定7种酚酸: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丁香酸、丁香醛,4种黄酮类:儿茶素、槲皮素、杨梅素、芦丁,1种萘醌:胡桃醌。其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分别为12604 mg-1FW之间。绿原酸和芦丁是核桃叶片的主要多酚物质。

关键词:叶片;HPLC;多酚;绿原酸;芦丁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57(2019)06-0054-04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sdnyswxb.2019.06.009

Analysis of Polyphenols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Difference in Leaves of ‘Qianhe5Juglans sigillata Dode

LU Sheng-bo,ZHANG Wen-e*,SHI bin-bin,PAN Xue-jun

(College of Agriculture/ Guizhou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ruit Crops,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

Abstract:Walnut polyphenols are useful functional substances for the human body and ofte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ealth and medicineThe leaves of 'Qianhe5'(Juglans sigillata Dode)were used as tested materials to determine the components and content of leaves in polyphenols,which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lnut leavesThe total phenolics and total flavonoids detect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were 179 mg GAE-1FW,respectivelyPolyphenol components and content were analyz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including seven phenolic acids:gallic acid,chlorogenic acid,caffeic acid,p-coumaric acid,ferulic acid,syringic acid and syringaldehyde; four flavonoids:catechin,quercetin,myricetin,rutin; as well as one naphthoquinone:jugloneThe amounts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rutin were 12604 mg-1FW,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polyphenols components,and the remaining components were about 022 ~ 2534 mglang=EN-US>gallic acid,chlorogenic acid,caffeic acid,p-coumaric acid,ferulic acid,syringic acid and syringaldehyde; four flavonoids:catechin,quercetin,myricetin,rutin; as well as one naphthoquinone:jugloneThe amounts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rutin were 12604 mg

貴州是我国核桃主产区之一,境内核桃资源丰富,从300 ~ 2700 m的海拔范围内都有核桃分布。根据调查,贵州核桃有4个属11个种[1],其中以铁核桃类型为主,占核桃资源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黔西北地区。近10年来,贵州核桃产业发展迅速,全省的核桃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2],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这主要得益于从贵州实生核桃群体中选育出了一批本地适生的优良核桃品种,如‘黔核5号、‘黔核6号、‘黔核7号、‘黔核8号系列优良品种;也发掘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核桃类型,如“小米核桃”、“串核桃”等具有鲜明特点的核桃类型。在大面积生产核桃过程中,其枝、叶、青皮等附加物产量巨大,因得不到合理利用而常被废弃,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环境污染。

众所周知,核桃营养价值极高,拥有“长寿果”、“益智果”等美誉。核桃不仅含多种必需氨基酸、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3-4],还含有丰富的多酚物质,多酚具有抑菌、抗肿瘤、抗氧化等功能,在食品、医药、工业等[5-6]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核桃叶片能入药,一棵核桃大树的产叶量可达上百斤,是提取多酚物质的良好来源。贵州省核桃资源丰富,栽培过程中产生大量叶片,如能利用叶片提取植物多酚,不仅能提高核桃附加产值,也增加农民种植和管理核桃的积极性。了解核桃叶片的多酚物质状况是其开发利用的前提,因此我们以黔西北地区优良品种‘黔核5号为材料,测定其叶片中多酚组分及含量,以期为核桃叶片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3喀斯特保护地现状问题

131保护强度“两极化”

保护强度“两极化”指保护强度过于严格绝对或过度开发利用:一方面,贵州境内许多自然保护地部分地区保护过于严格绝对,可以开发利用的价值得不到挖掘,可以保留原住民的区域强制搬迁;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社会经济发展,对一些保护地的资源过度开发,追求短期经济价值而不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永续利用目标,导致喀斯特生态环境恶化[14]。

132“九龙治水”问题突出

与我国许多保护地存在同样的问题,由于没有国家公园顶层的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喀斯特保护地多出现了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导致了常出现“九龙治水”的局面,从而加大了管理难度[15]。

133忽略喀斯特生境大背景

贵州虽然喀斯特资源丰富,但许多保护地都不是以保护喀斯特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更侧重于保护地内部独特、审美价值高的资源对象,忽视了大的喀斯特生态环境,未针对喀斯特特殊生态环境进行专项保护,重开发轻保护,时刻威胁着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安全。

2从国家公园建设三大理念看贵州喀斯特保护地

21生态保护第一

建设国家公园第一目标是保护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区域,是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喀斯特生境极为脆弱,最为突出的特点为喀斯特石漠化[16]。贵州是西南喀斯特石漠化问题最严重的省份,并且随着人口剧增,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极大加剧了喀斯特石漠化程度[17-19]。在其境域内开发建设,必须要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才能使资源可持续发展。在贵州境内确定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喀斯特生态区域,进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是对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喀斯特区域生态安全与当地居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2国家代表性

国家代表性是国家公园遴选的首要标准,只有我国最具代表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地质地貌等才能入选国家公园[20],代表国家形象。我国目前已有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各自代表其地域最典型、最丰富的生态环境与景观特点。贵州境内南方喀斯特地区荔波与施秉先后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主要包括茂兰自然保护地区(图1-a)、樟江风景名胜区大小七孔景区、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图1-b)。毕节织金县的织金洞是世界级地质公园。罗甸—平塘一带保存着全球最壮观、完美的三叠纪发育完整的大型碳酸盐岩台地,喀斯特地貌珍贵集中、壮丽秀美[21],包括平塘地质公园(图1-c)、罗甸大小井风景名胜区等多处保护地,均是世界级的喀斯特生态资源,完全符合国家代表性这一理念。

23全民公益性

全民公益性是国家公园建成之后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它提供给公民与子孙后代得到自然的启迪、休闲、精神享受的机会,具有强化国人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提升全民素质,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局势的价值,全民公益性将成为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最坚实动力。创建喀斯特国家公园必将充分关注全民公益性这一理念,要清楚认识贵州省人地关系复杂这一事实的两面性:既是喀斯特国家公园创建的主要缰绳,同时当地居民也将成为全民共建国家公园的巨大潜在动力。

3创建贵州省喀斯特国家公园的远景展望

31喀斯特国家公园内涵与理念

喀斯特国家公园是对贵州省境内生态安全最重要、生态系统原真性与完整性最高的喀斯特保护地及其周边生态区域,共同整合形成的规模大、管理强、价值高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与之相应地,应成立喀斯特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政策法律、总体规划,并严格落实喀斯特生态保护第一、喀斯特生态价值最高、喀斯特全民共享三大理念。

32创建喀斯特国家公园的必要性

321贵州省作為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积极响应

2017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从国家战略高度对贵州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行顶层设计。近年来,贵州省着力实施《贵州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起了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在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统计,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已达271×106 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38%[22]。同时,上述《方案》也从国家战略高度对贵州省创建国家公园进行了积极探索[23-24]。贵州省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在全省自上至下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丰硕成绩,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背景下,贵州省也同样应该响应最新政策,抓住机遇,找准贵州省最重要的喀斯特环境属性,探索更有效的保护地管理形式。

322更高效、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的环境保护

即便是在自然保护地体系相当成熟的美国,国家公园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适应不同时代背景的动态演变概念,且每个国家公园往往都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在美国,由于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由联邦政府直接管理,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都具有高效性,让国家公园的改革更新往往更容易进行[25]。因此,喀斯特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建立,将以顶层管理的模式,更高效、科学、针对性地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且将制订更长远的规划目标,让喀斯特国家公园保护形式不断发展更新。

33喀斯特国家公园的价值追求

331更科学、更严格的生态保护

创建贵州省喀斯特国家公园首先将解决贵州喀斯特保护地“九龙治水”的局面,整合境内最重要的喀斯特保护地类型为国家公园统一管理,以喀斯特生境保护为第一目标,研究制订针对性的保护条例,更高效、更科学地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最重要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332以品牌影响力发挥社会效益

若贵州省喀斯特国家公园的创建成功,将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地质地貌为命名创建的国家公园,必将备受国人的关注,形成品牌效应,极大地推广喀斯特景观风貌向全中国与全世界,带动当地社区发展,提高当地居民凝聚力、认同感,发挥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333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示范省

我国喀斯特分布广泛,建立以贵州省为先行示范区的喀斯特国家公园,符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要求。贵州省以喀斯特国家公园模式进行先行示范与探索,对我国其他省份如广西、重庆等喀斯特资源丰富地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全面构建喀斯特自然保护地体系,共同解决喀斯特区域保护与发展问题。

34相关建议

341以喀斯特国际保护地为首选目标

贵州境内喀斯特保护地类型多样,但并不是所有的保护地都适合整合成为国家公园,应选择境内生态价值最高的区域作为首要保护对象。参照我国已有的国家公园试点,往往与国际保护地具有重叠关系[26],代表着世界级的生态资源与审美价值。贵州创建喀斯特国家公园可首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与施秉、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等,以此为中心,逐步整合周边关联度高、生态价值重要的保护地与生态区域。

342以惠及当地居民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全民公益性理念

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对象一般为全体公众,而贵州省喀斯特国家公园有其特殊性,一开始应侧重于解决当地居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我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主要有3种:中央直接管理、中央和省级共管、委托省级管理。贵州省喀斯特国家公园一开始可进行委托省级管理,结合省内实际情况,探索国家公园内保护与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开发喀斯特品牌商品,定期组织学习,发展国家公园管理人员等多方面途径,让当地居民以建设者的身份真正融入国家公园的建设之中,守护自己的家园,以此为喀斯特国家公园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343跨界合作的多样管理模式

喀斯特生态系统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广泛,贵州境内的喀斯特保护地的生态系统常常延续至省外,如贵州省茂兰自然保护区紧邻广西木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者之间形成互有关联的生态系统,为保证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范围应不仅仅局限于贵州省国家公园内部,应参照国内外跨省保护经验,寻求多样化的管理模式,與周边广西、云南省等跨界合作,以期更好地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

4结语

本文以贵州喀斯特保护地作为研究切入点,分

析了传统喀斯特保护地的重要价值与发展现状,呼吁创建贵州省喀斯特国家公园;并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积极践行者、更高效与更科学管理、惠及当地居民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与相关建议,希望逐步形成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喀斯特保护地体系。随着时代发展、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进一步成熟,相信喀斯特国家公园也将逐步完善,不仅仅局限于贵州。

参考文献:

[1]中办国办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J]. 生物多样性,2017,25(10):1033-1036.

[2]熊康宁,杜芳娟,廖婧琳,等 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M]. 贵阳:贵州人民出社,2005.

[3]ZHOU N Q,ZHAO S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induced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hazards in China[J]. Natural hazards,2013,67(2):797-810

[4]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19).

[5]熊康宁,苏维词喀斯特生态环境良好区与恶劣区耕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以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和波玉河流域为例[J]. 贵州科学,2000(Z1):149-155.

[6]龙健,覃龙江,张雁全参与式农村扶贫的发展—贵州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实施参与式农村扶贫案例研究[J]. 林业与社会,2005(01):39-42.

[7]冉景丞,朱惊毅,覃龙江,等农村社区发挥妇女潜能与提高妇女地位的途径探讨──以茂兰保护区拉桥社区织布项目为例[J]. 贵州农业科学,2003(1):51-52.

[8]余未人亲历沧海桑田——草海生态及历史文化变迁[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9]敖世恩,杨立春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影响与控制对策[J]. 环保科技,2014,20(3):29-32.

[10]周静,官加杰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步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5):49-52.

[11]梁秋萍中国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构建──以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为例[J]. 新西部(理论版),2014(2):29-31.

[12]陈德高论地质公园科普基地建设与地质遗迹保护关系──以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例[C]//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永城市人民政府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0届年会暨芒砀山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永城市人民政府,2015:3.

[13]何尧启 贵州喀斯特科普旅游的思考[N]. 贵州日报,2017-12-18(9).

[14]黄俐 贵州国家公园省建设立法研究[D]. 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9.

[15]张国学,孙鸿雁,尹志坚贵州省国家公园建设探讨[J]. 林业建设,2015(4):57-60.

[16]杨廷锋,蒋焕洲,吴显春西南岩溶石山地区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演变及调控研究──以贵州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12):32-36.

[17]姚永慧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1):76-84.

[18]王家嘉,林昌虎,何腾兵人类活动对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2006(5):276-279.

[19]张冬青,林昌虎,何腾兵贵州喀斯特环境特征与石漠化的形成[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220-223.

[20]李亚娟,钟林生,虞虎全球国家公园资源分类和评价体系特征分析与借鉴[J]. 世界林业研究,2017,30(4):35-40.

[21]武音茜贵州三叠纪板庚滩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 矿物学报,2011,31(3):449-452.

[22]贵州文明网守住“两条底线”建设富美贵州[EB/OL].(2019-03-07)http://gzwenmingcn/jujiaogz/201903/t20190307 _5029243shtml.

[23]傅迎春 打造“国家公园省” 贵州旅游与工业“美丽共存”[N]. 贵州日报,2012-07-23(9).

[24]胡争上 探索水旅融合发展之路 助力建设贵州“国家公园省”[N]. 中国水利报,2015-06-05(4).

[25]杨锐美国国家公园的立法和执法[J]. 中国园林,2003(5):64-67.

[26]田野,李江风,汤晓吉中国国际保护地资源代表性与国家公园建设[J]. 资源科学,2019,41(3):484-493

猜你喜欢
多酚芦丁绿原酸
黄酮类乳化技术及其在饮料中的研究
澳洲坚果果皮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
HPLC法测定华佗豆中绿原酸的含量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荞麦中芦丁的工艺
香蕉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多酚物质的变化规律
正交试验法筛选白虎定喘口服液提取工艺研究
荞麦
大叶白麻总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油葵饼粕中绿原酸的乙醇浸提研究
百蕊草根系总RNA提取方法比较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