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新兴科创名城的建设路径研究

2020-06-02 04:19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扬子江床位数科创

朱 莹

(扬州职业大学科技产业处,江苏扬州 225009)

0 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硬实力的体现,更是国与国竞争的核心要素。2016 年5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阐述了“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的重要论断。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进步,城市发展的动力则来自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1]。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为代表,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2]。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同时,江苏省聚焦于打造“强富美高”新江苏,扬州专注于打造新兴科创名城。建设新兴科创名城需要构建新型扬州城市发展生态动力链,使科技与创新成为扬州城市发展的新基因,进而让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城市创造更多的附加值。

扬子江城市群位于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北侧,是长江下游江苏沿江八市的特定称谓[3]。这8个城市以长江为纽带,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各自城市发展有些差异,也正是这些不同,方能更体现各城市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因此,仔细研究这八座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等要素,更能为扬州进一步打造科创名城找到明确的坐标与方向。关于扬子江城市群,已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朱莹等[4]认为:扬州应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和谐融入扬子江城市群是当地发展的重要议题。陆剑等[5]研究分析了苏中三市在板块内部集聚融合、跨江融合、科学融入沿江沿海等国家战略的途径,为板块实现精准定位和高效发展提供了有效建议。刘可文等[6]研究认为:城市的宜居水平与创新水平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帅文明等[7]在分析广州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广州需要补齐短板,在创新投入、创新合作、创新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张雨[8]研究指出可以以制造业创新转型来引领扬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上研究分别集中在苏中三市、广州等地域,在国家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未见结合扬子江城市群与打造科技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本文紧密追踪国内目前经济发展最新趋势和城市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比较研究了扬子江城市群八市通过科技创新来相关的7 项指标,对比全省平均数据进行赋值,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扬州打造科创名城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1 扬子江城市群八座城市科创发展现状比较与建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表1分别用 X1,X2,X3,X4,X5,X6表示各市 2018 年 R&D 经费占 GDP 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总产值比例、每万人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千册)、医疗机构床位数。表2是这八座城市2018年常住人口(万人)和GDP(百亿元)数据。通过对扬子江城市群八座城市的数据对比、分析、建模等方法给出了扬州加速打造科技创新城市的具体路径和发展目标。

表1 2018年扬子江城市群八市及全省平均数据

表2 2018年扬子江城市群八市常住人口(万人)与GDP (单位:百亿元)

1.1 R&D经费占GDP比重

当今世界主流国家之间的竞争大都聚焦于科技研发科技创新之争,政府在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是科研取得领先进展的重要保证和前提。R&D经费投入对于科研基础设施与先进制造业所需高端精密设备产业和技术升级至关重要。本文将这八座城市与全省平均数据进行赋分(该市数据/全省均值)与比较。从图1 可以看出,R&D经费占GDP比重这项,在城市群中扬州得分最低约为最高分南京的78%,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处于遥遥领先第一方阵,扬州必须立即大大增加R&D 经费投入,方能接近打造科创名城的目标。

图1 扬子江城市群八市2018年R&D经费占GDP比重得分

1.2 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

专利一般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在这3 种专利类型中最能代表科技创新水平,而且是全球公认的衡量创新行为重要指标。因此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是最常用的衡量创新活动的指标。我国近年来在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上已有大幅超成长,但在专利的授权率、实际转化率和高价值专利培育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图2 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得分显示扬州与其他城市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扬州得分约为第一阵营南京和苏州的20%多一点。这方面扬州市短板明显,在加快弥补差距同时切实提高专利转化率和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方能缩短与其他城市的差距。

图2 扬子江城市群八市2018年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得分

1.3 高新技术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能够直接体现新技术和新产业创新应用的能力与成果,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是衡量一个城市科创能力的重要指标。图3可以看出该项扬州市得分进入第二档次,高于无锡和泰州,就扬州本身产业基础而言已属不易,当然该市还有提升空间。

图3 扬子江城市群八市2018年高新技术总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得分

1.4 万人高校在校生数

青年人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人群,年轻的大学生不但是一个城市创新力量之源,更是一座城市是否有着发展前景的人力资源保证。因此衡量一座城市的创新潜力,万人高校在校生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图4可以看出这一项扬州得分再次垫底,是第一名科教重镇南京的14%,约占一衣带水近邻镇江得分的45%。横向对比扬州差距十分明显,扬州必须立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提高城市在校大学生人数,挖掘城市创新潜力,这实际也是投资城市的未来。

图4 扬子江城市群八市2018年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得分

图5 是城市当年GDP(百亿元)和每万人在校大学数拟合的曲线和数学模型,从图可知,当城市GDP 达150 百亿元时,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可达815人的峰值,这个数值对扬州而言是2018 年数据的6 倍。

1.5 万人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

图5 城市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与该市年GDP函数关系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用来传承知识的载体。因此千百年来人们徜徉于图书馆,遨游于馆藏书籍中,公共图书馆藏书籍不仅可以用来提高国民素质,也能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研创新能力。图6可以看出,扬州本分项得分第五,力压南通、南京、泰州,说明扬州市民整体知识储备相对较高,城市自身科研基础也较好。

图6 扬子江城市群八市2018年每万人藏书量得分

1.6 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打造新型科创城市,一方面城市自身需要加快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与此同时,吸引外来科技研发人员入驻则是更加重要的途径。2019年底开始肆虐全球的COVID-19 让人们更加青睐一座城市高水平的医疗卫生能力,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则可以代表一座城市的医疗保障水平,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硬实力的重要体现。图7 显示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扬州得分很低,仅高于镇江,是第一名无锡的70%。要想吸引高水平科研人才聚集,扬州必须赶紧补上城市医疗机构床位数较少的短板。拟合城市当年GDP(x,百亿元)与医疗机构床位数(y,张)可得二次函数:y=-0.001 7x2+0.482 9x+33.63 2,拟合优度R2=0.726 1,由函数可以计算出当年GDP达到142(百亿元)时,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数最高,数量为每万人68张。

图7 扬子江城市群八市2018年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得分

2 结语

综合以上6个方面,本文得出扬子江城市群八座城市科创能力总分,从图8 可以看出,扬州属于第三梯队,且得分最低,总得分是第一名南京的47.3%。扬州需要立即加大R&D 经费投如,鼓励全体市民积极申报发明专利,重点培育高价值专利,积极新建或引入高等本科学校,加快高水平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床位数并主动补足短板,积极打造新型科创城市。对于扬州来说打造新兴科创城市的目标是积极且富有远见的,但实施起来任重而道远。一个好的信号已经出现,2018年扬州市常住人口增加2.28万,增长率全省排名第二。扬州市当积极行动起来,利用好“联合国最佳人居城市”金字招牌,吸引更多高科技研究机构、高素质研究人员、高水平科技人才尽早尽快安家落户。

图8 扬子江城市群八市2018年科创能力总得分

猜你喜欢
扬子江床位数科创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本刊启事
全国城市医疗资源排行榜
扬子江药业
广州市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
全国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