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虫或有助人类对抗血吸虫病

2020-06-19 08:38
大自然探索 2020年5期
关键词:曼氏实验鼠轮虫

多种淡水寄生虫能穿透人的皮肤进入血液,从而造成血吸蟲病。这些寄生虫首先必须感染水生螺,变成幼虫后感染人类。几十年来,科学家在研究感染水生螺的寄生虫时总会为微型无脊椎动物——轮虫污染水生螺样本而发愁。但另一方面,不知为何,轮虫会麻痹血吸虫幼虫,阻止后者感染其他生物体。

最近,科学家辨识了由轮虫分泌、引起麻痹的一种分子。在包含很少量这种分子的水中,—种血吸虫——曼氏裂体吸虫的幼虫在短短30秒内就被麻痹,30分钟内不能感染尾巴浸在同样水中的实验鼠。包括曼氏裂体吸虫在内的10种血吸虫影响全球范围内超过2000万人,尤其是非洲、中东、南美洲和加勒比人群。如果不及时治疗,血吸虫感染会引起发烧、慢性肝损伤、腹痛、贫血或血管渗漏。血吸虫幼虫在血管里吞噬蛋白、孵化并随着血流传播。许多虫卵最终潜入肝脏,引起炎症。一些虫卵随粪便排出,其他人接触被这种粪便污染的水后感染上血吸虫病。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让转轮虫(一种轮虫)生长于水中的水生螺壳上。当曼氏裂体吸虫的幼虫被置于同样的水中时,幼虫无法动弹,这表明转轮虫在水中释放了麻痹因子。科学家检验水中的什么东西会导致麻痹。结果发现只有转轮虫释放的这种物质能。他们把它命名为血吸虫麻痹因子,简称SPF。多只实验鼠接触被血吸虫感染但不存在SPF的水30分钟,结果平均每只感染血吸虫83条,其中一些实验鼠的肝脏因血吸虫卵进入而出现深洞。但如果水中有少量8PF分子,那么实验鼠就连一条血吸虫都不会感染,它们的肝脏看起来很正常。

科学家仍不清楚SPF分子怎样引起麻痹,也不清楚轮虫为什么会产生并释放SPF。8PF与神经递质血清素有部分相似,对SPF的研究有可能让科学家找到防治血吸虫病的新途径。目前用于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吡喹酮能杀死血吸虫成虫,但杀不死幼虫。令人担忧的是,血吸虫已对吡喹酮产生耐药性。上述新研究再一次表明,动植物制造的化合物能补充人造药物。

转轮虫(显微照片)。

猜你喜欢
曼氏实验鼠轮虫
江苏近海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温度对不同种类臂尾轮虫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吃夜宵可能让人越来越笨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爱吃咸与基因有关
吃高脂食物喝点柚子汁
饲料脂肪水平对曼氏无针乌贼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