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脑室卵黄囊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0-06-22 15:42杜赛关俊宏李悦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脑室本例免疫组化

杜赛,关俊宏,李悦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又称为内胚窦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生殖源性肿瘤,好发于性腺(睾丸、卵巢),性腺外少见,很少发生于颅内。颅内原发的卵黄囊瘤为非生殖细胞生殖细胞瘤(nonger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NGGCTs)的一种,通常发生于松果体和鞍上区域,少见于基底节区和丘脑区,而发生于第四脑室者极为罕见[1-6]。本研究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0月收治的1例第四脑室原发性卵黄囊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颅内卵黄囊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表现 患儿,男,3岁,因“间断呕吐11 d,咳嗽3 d,发作性抽搐5 h”于2018年10月入院。查体:镇静睡眠,生命体征平稳,鼻扇及三凹征阴性,咽部略充血;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颈强(±),无抵抗;Kernig征阴性,Brudzinski征阴性,双侧Babinski征阴性。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无家族遗传史。入院前庭功能检测示:左耳前庭功能低下,右耳前庭功能明显低下。头部MRI检查示:第4脑室扩大,其内可见混杂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欠清,大小约为2.9 cm×2.8 cm×4.1 cm,FLAIR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影像诊断:室管膜瘤?(图1)。术前诊断:第四脑室占位病变,室管膜细胞瘤?髓母细胞瘤?

1.2 手术方法 患儿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18年11月1日在全麻下行枕下入路第四脑室占位病变切除术。具体手术操作过程如下:患儿取俯卧位,头托固定,标记后正中头皮切口(枕外隆突上至颈3棘突),常规消毒铺单。圆刀切皮、皮下,严格沿中线逐层深入切开肌肉,并向两侧游离,暴露出两侧枕鳞、部分环椎椎板后弓;在双侧枕鳞部近横窦处颅钻钻孔各一枚,铣刀配合咬骨钳扩大骨窗(约5 cm×4 cm)。硬膜张力略高,成“Y”形剪开硬膜,下方到达枕骨大孔,可见小脑饱满略膨出。移入显微镜,电凝切开小脑蚓部,逐步向深部探查;见肿瘤基底位于小脑蚓部,充满第四脑室,约 3 cm×3 cm×4 cm大小,色淡红,供血丰富,质地较软。仔细分离肿瘤周边,四周逐渐深入,逐渐分块完整切除肿瘤;见中脑导水管四脑室之开口间断有脑脊液流出。反复冲洗术腔,严密止血,严密缝合硬脑膜,四周永久悬吊。分层缝合肌肉、皮下和头皮,无菌敷料加压包扎。见图2。

1.3 病理学检查 (1)大体观察:肿瘤色粉白、质软,似有粘液;(2)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排列呈窦状腔隙样、网状,核分裂易见(图3);(3)免疫组化: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CD117(+),Oct4(-),PLAP(局灶+),CD30(-),CK(+),CD34(+),Vimentin(间质+),NSE(-),GFAP(-),Olig-2(-),S-100(-),NeuN(-),EMA(-),Ki-67(约90%+)。诊断:(第四脑室)卵黄囊瘤。

1.4 治疗效果 术后2周复查头部MRI增强扫描示,第四脑室内的占位病变完全切除,未见残留;左侧小脑及第四脑室呈术后改变(图4)。复查血清AFP为3.98 ng/mL。术后2周患儿恢复良好出院。出院后电话随访1个月,患儿身体状态良好,无明显不适。目前患儿已转入肿瘤科进一步接受放化疗治疗。

2 讨 论

卵黄囊瘤亦称为内胚窦瘤;由于肿瘤的结构类似于大鼠胎盘的内胚窦,1959年Telium首先提出并将其命名为内胚窦瘤。卵黄囊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中位年龄为16岁,85%~90%发生于性腺内,10%~15%发生于性腺外[6-7]。颅内原发的纯卵黄囊瘤非常罕见,约占颅内NGGCTs的2%,多位于松果体和鞍上区域,偶尔发生于基底节区、丘脑区及后颅窝等部位。因卵黄囊瘤生长迅速,易发生转移或播散,患者的预后很差[2-3,8]。

2.1 病因与发病机制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原发于颅内的卵黄囊瘤来源于错误游走的原始生殖细胞,在胚胎发育到第3~4周的时候,从卵黄囊向生殖嵴移行过程中有些原始生殖细胞停留;并在某种刺激作用下显示出生长和分化能力。这些细胞向体腔组织或滋养叶细胞分化,发展成为肿瘤的主要成分。肿瘤的疏松网状组织相当于胚外中胚层的网状胶质,上皮囊腔相当于卵黄囊,血管套与内胚窦结构相似[5,9-12]。另一种理论认为,多能胚胎细胞的错位进入外侧中胚层,异常聚集在大脑不同部位,导致卵黄囊瘤的发生[11-12]。Lee 等认为,大脑中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可诱导分化发展成为卵黄囊瘤[9,13]。Terashima等研究发现,CCND2(12p13)和RB1(13q14)基因的突变,以及PRDM14(8q13)基因的获得也与卵黄囊瘤的发生有关[10]。

2.2 临床表现 颅内卵黄囊瘤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大小和部位有关。(1)松果体区肿瘤常压迫和阻塞中脑导水管,而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及嗜睡、视力视野异常、癫痫和共济失调。约有 50%患者的肿瘤可压迫、侵犯四叠体而产生特征性的Parinaud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双目上视、会聚功能障碍等;(2)鞍区肿瘤常侵犯视交叉、视神经,引起视觉缺失、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还可破坏下丘脑-垂体轴,引起性早熟、性征发育迟缓、尿崩症和垂体功能衰竭[5,9,11-12]。本例患儿的肿瘤位于第四脑室,主要表现为反复呕吐的颅高压症状,以及前庭功能损害和抽搐发作。

2.3 影像学特点 (1)头颅CT:呈低或混杂密度,形态不规则的病变[5,7]。(2)头颅MRI:多呈边界清楚,在T1WI上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的病变,瘤较大时可伴有囊变和坏死;在DWI上多表现为促进扩散,有较高的表观扩散系数;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多为不均匀强化[5,14-15]。本例患儿的头颅MRI表现为,第四脑室内混杂长T1长T2信号、边界欠清的病变,增强扫描有明显不均匀强化;与卵黄囊瘤的MRI表现相符合。

2.4 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

2.4.1 病理学表现 卵黄囊瘤由象卵黄囊内胚层的原始上皮细胞组成。肿瘤标本大体观察,可见果冻样黏液物质。显微镜镜下细胞空亮,病理性核分裂多见。典型的形态结构称为Schiller-Duval体,由单层立方或柱状肿瘤细胞组成,环绕毛细血管、薄壁血窦或小静脉血管形成,类似于肾小球样结构[5-6,12]。此外,肿瘤的常见结构还包括,由疏松网状结构或窦状样腔隙、腺泡-腺管样结构、嗜酸性透明小体及基膜样物质形成的实性团巢样结构等[16-17]。本例患儿的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大体观察示,肿瘤呈粉白色、质软,可见粘液;显微镜下观察示,肿瘤细胞排列呈窦状腔隙样、网状,核分裂多见;与上述卵黄囊瘤的病理表现相符。

2.4.2 免疫组化特点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卵黄囊瘤肿瘤细胞的AFP、CK、PLAP、SALL4、C-kit、膜性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Glypican3)表达阳性,CD117部分阳性,OCT3/4、CD30、β-HCG表达阴性。伴有腺样分化区域的肿瘤细胞的癌胚抗原(CEA)、CK-Pan、CK7、EMA表达阳性[16,18-19]。Rougemont等研究发现,HNF1β在卵黄囊瘤中显著表达,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0%[20]。Xiao等也提出了一个新的诊断卵黄囊瘤的敏感性标记物ZBTB16,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6%[21]。此外,卵黄囊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AFP浓度往往明显升高,儿童正常血清AFP浓度为1~10 ng/mL,而在患卵黄囊瘤后其可达>1 000 ng/mL[1,5-6]。本例患儿的肿瘤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FP(+),CD117(+),CK(+),CD34(+),CD30(-);符合卵黄囊瘤的免疫组化特点。本例患儿术前未检测血清AFP,术后检测血清AFP浓度正常(3.98 ng/mL)。

2.5 鉴别诊断 颅内卵黄囊瘤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胚胎性癌,肿瘤细胞较大,细胞核多形性明显,核仁突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30阳性、AFP、CK-Pan阴性,可与卵黄囊瘤相鉴别;(2)生殖细胞瘤:瘤细胞体积大、形态较一致、边界清楚,核染色质颗粒较粗,核膜、核仁明显,瘤细胞呈片状排列,间质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PLAP表达阳性;(3)脉络丛乳头状肿瘤:多发生于侧脑室,第三、四脑室也有报道。肉眼观察为红褐色易碎的球形团块,光镜下见分支的纤维血管为轴心的乳头状排列,表面被覆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上皮细胞可有异型,免疫组化S100蛋白(+)、AFP(-);(4)颅内转移性腺瘤:多发于成年人,光镜下呈典型的癌性腺管和癌巢,缺乏卵黄囊瘤的特殊结构,血清AFP浓度正常[16-17]。

2.6 治疗与预后 颅内卵黄囊瘤为NGGCTs的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法为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辅助以放化疗[4-5,9-10]。目前常用的化疗方案多以铂类为基础,如博莱霉素、依托泊苷和顺铂(BEP方案),顺铂、博来霉素和长春新碱(PBV方案),依托泊苷、卡铂、博来霉素(JEB方案)等[1,22]。放射治疗推荐使用的剂量为30~36 Gy,对肿瘤床扩大放射剂量为54~60 Gy;对伴有脊髓转移的患者可行脑脊髓放疗(CSI)[9]。对于肿瘤较大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在术前行1~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以缩小肿瘤,提高患者的耐受性[22]。此外,有研究报道采用伽玛刀、内镜下第三脑室造口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法治疗卵黄囊瘤,但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5,9-10]。颅内卵黄囊瘤易通过脑脊液发生转移,恶性程度高,预后差。Gao等研究显示颅内卵黄囊瘤的1年存活率为33%[18];Fetcko等分析显示颅内卵黄囊瘤的3年存活率为27%[9]。黄小芳等研究表明,免疫组化p53、Ki-67阳性也提示该病的预后极差[17]。本例患儿术后3个月复查头部增强MRI提示第四脑室新增结节,大小约2 cm×1 cm左右,考虑复发。后于盛京医院肿瘤科给予全脑放疗23.4 Gy/13 f,联合BEP(波来霉素0.7 mmg/dL+依托泊苷60 mmg/dL+顺铂20 mmg/dL)方案化疗。2019年12月复查头部增强MRI未见明显强化灶。现随访16个月,患儿一般状态可,仍积极复查随诊中。

猜你喜欢
脑室本例免疫组化
成人幕上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进入脑室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西门子S7-1500 PLC串行通信的应用
窗外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