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排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2020-06-22 02:47朱广海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成角骨膜粉碎性

朱广海

(沛县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600)

胫腓骨是长管状骨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临床统计显示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类型的13.7%左右,通常发生原因均为直接暴力引发,通常情况下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皮肤或者软组织的损伤。由于该解剖存在显著的特点,患者的骨折断端血供发生障碍的情况较多,在整个周期中容易发生复位不良,固定效果差,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外露等[1]。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分别用解剖型钢板治疗和锁定加压钢板术式治疗,探讨与总结两种术式下效果的差异,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2018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手术治疗的胫排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36例,抽签法分分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18例。对照组男12例,女6例,年龄在20岁~47岁,平均年龄为(35.22±1.42)岁;观察组中患者男14例,女5例,年龄在23岁~48岁,平均年龄为(36.39±1.57)岁。两组之间的常规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解剖型钢板治疗,观察组内患者均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术式疗法,主要为手术中按照患者情况行椎管内麻醉或者全麻,调整患者姿势为仰卧位,在小腿外侧作一切口,分别对患者的腓骨和下肢的长度进行相应的钢板固定以及恢复的手段,最终实现为患者后期胫骨的复位提供相应的支持[2]。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好合适的胫骨锁定钢板,运用C臂X线机进行透视作用,使得患者的骨折能够复位。使用克氏针做临时的固定,在此之后通过相应的评估方法明确锁定钢板的位置,在钢板的远端以及近端分别做小切口,直径3 cm即可,深度应达到骨膜,透视情况移动锁定钢板到是以谓之,在骨中央使用克氏针临床对钢板固定,之后对钢板远近端锁定孔安装,顺次钻孔,各将3颗螺钉拧入两端固定,整个钢板固定后呈桥式,最后将克氏针拔除,对切口冲洗缝合[3]。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石膏制动时间、正位片成角和侧位片成角情况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手术时间和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石膏制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正位片成角和侧位片成角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s)

表1 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s)

分组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骨折愈合时间(周) 石膏制动时间(d) 正位片成角(°) 侧位片成角(°)对照组(n=18) 49.65±5.65 66.12±4.23 17.21±0.76 27.25±4.13 3.65±0.87 2.87±0.54观察组(n=18) 47.98±4.98 36.32±5.06 12.98±0.65 18.75±3.11 1.98±0.76 1.76±0.43 t 0.941 19.170 17.945 6.975 6.133 6.82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由于胫骨的中下段有相对比较特殊的解剖结构,血供水平不足,在胫骨中下段四周的组织少,因此在这个部位发生的骨折通常都是高能量的损伤。采用手术对患者的骨膜外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时由于部分骨滋养动脉受到损伤以及主要依靠骨膜外血管进行血供,因此有较高几率发生骨折部分发生感染或者一定程度上的愈合产生不良的效果甚至发生内置物外露等等。基于这些原因当前在临床上对于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仍旧存在较大的难度。根据资料显示当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外固定架系统、钉板结构以及髓内固定系统等等。传统的接骨板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骨膜进行多次的剥离,因此会对患者的骨折端骨膜血供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既往的临床研究显示,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预后情况与骨膜上的微血管损伤程度存在紧密关系。在传统接骨板术式的治疗中可能会对接骨板下方的骨折部位的血供产生影响,最终容易引起骨不连,对患者造成多次伤害,增加患者的痛苦以及治疗成本,延缓患者病情的康复。但是临床上对于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时,就会对患者的粉碎性骨折处采用钢板桥接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将患者的骨折块暴露,避免了骨折端血供遭受破坏的不良情况。在本次研究中,运用钢板桥接固定以及间接复位的方式后,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均为发生骨不连现象,未发生感染以及钢板外露,骨折愈合良好。根据临床经验总结4点原则,包括加压原则、中和原则、桥接原则以及结合原则。加压原则和中和原则均主要针对于骨质疏松型的骨干骨折,桥接原则主要适用的骨折类型包括粉碎性骨干骨折以及干骺端的关节外骨折,粉碎性的干骺端关节内骨折主要适用的原则为结合原则。除了注意这四种原则以外还应该注意几种情况。首先是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必须经过必要的测量,在测量的基础上选择钢板。通常情况下选择的钢板较长,按照钢板的跨度和螺钉的密度对钢板进行选取,钢板的跨度是指钢板长度与骨折线的长度比值,比值应在8~10之间,针对粉碎性骨折,则比较应该在2~3以上。螺钉的密度是指置入板孔内的螺钉数与板孔数之比,在实际运用中应该低于0.5。手术不需要预先弯曲钢板,仅在术中有必要时实施弯曲。其次就是钢板断裂的预防,如果钢板断裂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治疗的进程。在远离骨折断端的钢板两侧最好采用双皮质进行螺钉的锁定。还有需要严格的进行间接复位技术,尽最大可能减少对骨折端血供的破坏。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中手术时间和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两种手术方案用时差异不大。而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石膏制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正位片成角和侧位片成角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锁定加压钢板术式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康复速度较快,康复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临床上针对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成角骨膜粉碎性
成角近段旋磨对严重钙化成角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错在哪里
2019年第1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不同成角三维牵引对腰椎滑脱症疗效的影响
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