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经济和动态协同理论的农村快递物流共享配送模式研究

2020-06-23 04:48副教授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流通货物电子商务

苏 霞 杨 欣 副教授

(1、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山西太原 030006;2、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222)

共享物流的含义

1978年,社会学教授Marcus Felson和Joe.Spaeth提出了经济共享概念。信息平台提供免费的资源与利益进行共享,进而为社会贡献连带价值(邱洪全,2017)。在当代经济机制当中,共享经济能够算得上是较为新型的经济机制,这种经济机制的核心关键词是闲置资源、运用权限、结合信息和地区跨越性(王侠,2018)。共享物流是基于共享经济概念产生的(杨伟强,2016),本质是一种在完善的分配模式下达到最高盈利费用的良好手段,其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并且在这一范围内始终运用共享经济机制来运作实施(王胜和丁忠兵,2015)。具有共享理念的逻辑模型经由共享逻辑渠道促进逻辑资源的持续优化,这将有效提高物流业务的效率(刘有升和陈笃彬,2016)。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分析共享逻辑的基本性质(张举,2019)。一方面,要实现共享逻辑,需要可以共享的逻辑资源。其中资源部分涵盖了物流方面的相关技能、信息方面的相关知识体系、管理方面的相关手段举措以及其它资产水平不高的一些资源(张超和王洋,2019)。共享逻辑之所以和一般的商品交换不一样,是因为其本身具备移转性,这种转移性主要体现在使用价值方面,并且是由于物流资源而执行移转的,从本质上来说是各种物流资源的再利用。另一方面,共享物流模型有助于降低物流投入资金并提升物流分发的效率水平。在共享逻辑的运用基础上,当前的资源会持续完善。以货物配送装卸为例,由于物品传递周期性共享,因此装卸处理的数量大幅度削减,从而降低了货物的损坏率,提高了物流业务的效率。共有物流不仅能提高参与共同物流者在经济方面的收益,还能提高物流运行体系的整体运作效率,使最终能呈现出双倍甚至更多的收益成效(李义,2018)。

目前的共同物流运营机制主要有存储资源共享机制和物流资源共享机制。存储资源共享机制依赖于仓库设施,通过对上游供应商的产品进行整合,结合大数据分析调整商品保管场所的配置,实现系统的运用管理。其中,共享仓库资源模式主要包括“共享云层储存”模式和物流中心共享模式(Ahmad和Firas,2016),而“云库共享”模式又主要包括SF Yuncang、Jingdong Yuncang、Cainiao Yuncang等,这种模式的建立主要基于市场供求关系构筑的存储体系以及货物中心。从实际运用情况看,现阶段已经有很多相关企业开始运用这种模式,并且这一趋势呈现上涨现象。在物流资源的共享机制模式下,使用云计算能将物流和货物分割成智能化窗口(路标,2019),将商品的检索、路线的分配、车辆的配置等问题有效快速地解决。

图1 基于共享资源的电子商务一体分发系统

当前,共同物流主要包括“O2O”模式的道路运输和非物流运输资源的组合(赵赢,2019)。道路运输的O2O方式主要是货物所有者和车辆所有者使用移动APP,进行货物货车、卡车等的联络和散发;而非物流运输资源共同模式是物流企业通过将传统信息与非物流运送资源有机结合,以达到货物运输及商店等共同实现货物分发配送的机制(梅瑜娟,2019)。这就好比一些乡村商店与快递公司建立合伙关系,商店本身就能够对货物的流通与汇集进行操作实施。除此之外的资源共享及循环模式,是在物流处于终端环节时的前后进程当中,共有物流资源模型使用云计算技术,将商品的流通路径优化为智能模式,实现企业间的共有物流资源,此模式又主要分为共享分发地点、逻辑云外包和共同分发三种。

农村快递物流共享配送模式架构设计

基于共享理念,本文提出下列三种乡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共享模式:一是基于共享分发资源模型的特性,实现电子商务共同分发模型的资源共享;二是基于存储、容量及分发资源共享对象,依赖公开信息体系设立“O2O共享+共享配送”机制;三是在新时代快递市场供需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乡镇村电子商务收集及分发站+共享分发配送+一体智能取货”机制。

(一)以共享资源为基础的电商共同配送模式

在共同的流通系统中,物流相关的资源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保管设施、装卸设备等硬件资源,另一种是包含物流数据信息、货物分发配送技术、人才、消费者等相关软件资源(武晓钊,2016)。资源共享从本质上来说是资源的调节,电商基于一般流通业务和客户需求规模,优化不同类型的资源分配,并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以交换或租赁的形式介入实现资源共享,图1显示出了基于共享资源的电子商务的一体分发系统。在此模式下,设定了信息共享体系,用以保证资源共享的有效性水平。以China Post Group为例,加入共享资源互联网,同步设立了乡村地区电商循环的信息体系,推进了共享理念下乡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共同流通模式。需求信息平台是基于Post Group的硬件资源,在一端综合信息通过连接到Alibaba的电子大数据平台,有效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信息整合。

图2 基于O2O共享的物流配送平台

图3 乡村地区电商收集分发站+共享配送+智能化取货模式

因为阿里巴巴电商信息平台汇集了很多物流公司,所以中国邮政公司可以经由此平台实施企业合并,还能够经由建立虚拟共同流通联盟,在县级以上地域流通商品,设立多家流通分店。现阶段,还可以通过独立的干线和支线实现流通。另外,在县级流通点与农村地区之间流通的商品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将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县级、镇级和村级物流资源的共享。

(二)“O2O共享+共同配送”模式

由于乡村地区与城区还有一定距离,使得电子商务的物流流程跨越城市和农村有很多关联效应。主要流通机构包括电子商务平台、快递公司、个体户,流通进程更复杂。依靠公开信息体系所形成的“O2O共享+共享配送分发”机制能够提高当地电商的分配效率水平,其核心架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共享配送分发的核心公司,它主要负责信息方面的传输,并在共享体系当中制定决策以及做出管控;第二类是共享平台,在这一平台体系当中,参与者包含了物流企业与消费者用户;第三类是O2O共享平台,保证在村镇配送的一般分发区域,货物的配送分发就在这一限定的区域范围内实施。此平台体系的具体模式实施情况在图2当中示出。

基于O2O共享理念构建的货物分发配送模式具有的功能主要有下列三种:第一,借由平台的信息传送机制,对货物相关物流信息进行整合并公布,对货物相关信息实施智能计算,提供一般的分发参与者之间的共同决策技术保障;第二,此平台体系以信息技术与信息管控制度为基础,在共享理念前提条件下,调节货物的配送顺序与配送路线,以确保产品在现有能力的环境下以最高的效率完成物流实施;第三,在平台上经由云计算技术优化村镇发放空间站和人员分配,根据一体配送需求制定相应的分发活动计划,使村镇发放站形成最佳组织结构。

(三)“村镇电商集配站+共同配送+共用智能自提柜”模式

“乡镇村电子商务的收集与分发站+共同分发+共享智能自动提货机柜”方式与现有村镇电子商务的收集与分发站、智能自动提货机箱共同配合物流货物分发,使不同的分发实体能够执行电子商务的收集和货物分发。在这个方式中,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公司、销售商、村级经理以及客户之间能够实现各层级的完全对接。根据人口分布、物流需求以及多种不同农村地区的流通范围大小,该模式优化了电子商务公司及物流公司按需分配商品的物流流通机制,并在智能自主机柜上配送管理自提货物。当商品到达自动提货机柜后,电子商务企业会通知收货人用SMS接收商品,图3展示了“村镇电子商务收集与分发站+共同分发+共享智能自动提货机柜”模型系统。

一般来说,“乡村地区电商收集分发站+共享配送+智能化取货”模式是在互联网运作体系中将货物的结算、流转分配、分发提取形成闭环体系的物流体系。通过提供便利性,提高一般流通体系的全面运作效益,进而能够对国内大部分乡村地区存在的终端物流配送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但随之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智能取货站点的建设和相应的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仅依靠企业自身会有一定的压力。根据各地电子商务网站和社会关联资本的实际情况,县级以下单位应统筹,并协同调整自主提货机柜以及相关一系列设施配置的建设。

农村电商共同配送模式的实例分析

(一)模型构建

农村电子商务的常规分布模式已在上面提出,但由于建模、指标和数据难以取得,本文涉及共享逻辑农村电子商务的常规分布情况在此不进行深化研究。以下提出三个假设:

H1:从货物的配送中心到配送站点之间具有对应送达机制;

H2:基于共享理念,各个配送中心的货物配送区域范围呈现均匀化分布;

H3:货物的配送分布机制是基于材料体积的量来配置车辆的。

假设有一批量的货物物流将从共同分发中心分发给N个共同分发中心,然后再将其分发给M个分发点。由于容量有限,本文将调查农村电子商务在优化逻辑下的共同流通容量是否有相应水平上的提升。从模型角度来看,这是观察物流容量是否有最佳配置的解决方案。

表1 从共同的配送中心到4个配送中心的距离

表2 最佳公用配送分布结构

(二)实例分析

选取我国甘肃省的电子商务通用流通体系进行研究,货物配送分布的一体循环枢纽共计4个配送中心、16个配送站点。本文对不同运输路径的物流成本参数定义如下:如Cok,当Xok≤3,则值为0.9,当Xok∈(5,10)的情况下,值为0.4;Ckj的情况,在Xkj≤1的情况下,值为1.15,Xkj∈(1,2)的情况下,值为0.85,Xkj∈(2,3),值为0.75。这里假设主要干线道路和普通干线支线的最大交通量分别为10吨和3吨。设定共享配送中心的服务区域范围半径为30公里,从共享配送中心O到分布配送中心的距离数据,如表1所示。不过,因为有空间限制,各配送中心和各地方的配送点间的距离数据被省略。

基于前文所论述的模式,采用DEAP软件实施问题的分析解决,最终得出总分布成本为3927.48元,表2显示了一般分布成本的配置模式。从结果显示得知,由于共享循环体系的纳入,在智能型决策体系的导向下能够降低各物流中心的物流成本,进而优化农村通用物流点j的整体物流成本及所有4个共同物流中心的物流成本。可见,通过在独自的最大可配送量内实现最大规模的商品流通,可以精准应对全部物流站点的供求关系,提升共享理念下的货物配送分布效益。

共享物流下农村电商共同配送模式的适用性及建议

农村电子商务一体货物流通的实现,是改善我国乡村物流运作效益的有效举措,在物流成本的优化中首先需要进行调节的就是相应的物流实施水平。本文提出了三类一体物流商业公用分发模式:一是基于共享逻辑特性的一体货物配送分发机制;二是“O2O共享+共同分发”模式;三是“乡镇村商业化货物分发机制和分发站+共同分发+共享智能自动提货机柜”模式。

通过对甘肃省农村通用流通系统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共有物流下的农村电子商务通用流通能够充分应对物流点实际的物流需求,改善货物配送分布效益。在多种情况下,应根据货物的综合特性和分配模式特点,在各个地区自行探索应当考虑的物流事项,采取适宜的分配模式。第一,基于共享资源商务的一体配送分发模式。这个共享分配机制的运作本质是以公司各种软硬件资源作为前提,对消费者用户信息进行共享调节。因为合作范围的扩大,通常需要紧密合作,实施共同的分发,并以各企业之间高度的信赖作为合作保障。总之,这一物流配送机制要实现全方位管控非常困难,因此只能在产业规模较为集中、组织和专业化处于较高水平、基本具有比较大规模效果的县级、乡镇村等物流基地才能够纳入使用。第二,O2O共享+共同配送分发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使用O2O共享的物流分发形式,实现分发和物流信息的综合共享,能维持在线和离线相结合协作方式进行运转。但是,需要始终依赖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的运行,参加者的信息变得透明过多,对于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造成一定的现实风险。鉴于此,该机制必须在信息共享方面设定安全举措。这个机制在一般情况下比较适合那些物流相关基础配备建设完备以及具有高度信息水平的乡村或者城镇。第三,建立在电子商务基础上的收集和配送分发站+共享发放+智能化取货模式。基于这一分发机制,商品分发的终端操作能够由取货用户自己实施,但问题是智能终端取货站点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只有在获得高水平利润的情况下才能弥补成本的投资。一方面,电子商务公司、物流公司、村级单位需要共同投资;另一方面,由于对自动提货机柜的库存和流通量的控制和管理有着特定的要求,县政府必须派遣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因此,这种模式适合那些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的农村地区。

根据前文分析的相关内容,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期可以确保地方电子商务一般流通模式的良好运用。第一,政府方面在政策以及相关资源上提供辅助实施,建设和改善乡村地区电商开发运作的相关系统,引导乡村地区电商的普通循环发展机制,改善乡村地区的交通以及互联网建设,并且在制度上为上述建设实施的开展提供保障举措。第二,推进乡村地区物流相关配套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包括储藏、运输和信息平台等物流相关的基本配置,以为有效的乡村共同物流设施及共同物流循环提供支持。通过“政府+企业+人”的合作,构筑共同的流通联盟,将村与流通站当做物流资源一体分发机制中的终端运作站点,持续改善存储点、地区分配性运送以及运送特性等,共同构筑农村电子商务共同的流通生态系统。

猜你喜欢
流通货物电子商务
逛超市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商贸流通
进出口侵权货物刑事执法之法律适用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