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死合并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20-06-28 07:42房颖贾继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基底节血脂神经功能

房颖 贾继敏

(1邹平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邹平 256200;2邹平市中医院;3滨州市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脑梗死是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所导致的脑部常见疾病〔1〕。脑梗死患者通常可出现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神经功能缺失的临床症状,早期及时诊断治疗可有效避免或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从而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诊断、治疗,最终会导致患者发生不可逆的脑组织坏死、软化,出现肢体偏瘫等较严重后遗症,给患者造成极大经济负担,对其心理状态造成严重影响〔2,3〕。老年脑梗死合并抑郁障碍对患者机体各功能恢复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容易降低患者治疗积极性,病情较重者将严重干扰正常生活,不利于疾病转归〔4,5〕。因此,积极探索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对其后期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邹平市精神卫生中心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431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男292例,女139例;年龄65~83〔平均(71.49±2.71)〕岁;发病时间2~6〔平均(4.38±1.49)〕h;收缩压162~178〔平均(170.24±3.78)〕mmHg;舒张压96~122〔平均(110.34±4.46)〕mmHg。

1.2诊断标准 (1)脑梗死使用《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6〕进行诊断:①通常为中年以上的患者,发病较急,迅速出现局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并能用某一动脉供血区功能损伤解释,排除非血管性病因;②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责任梗死灶,可明确诊断;③患者通常在安静状态下发病;④大部分患者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症状;⑤患者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展;⑥存在颈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⑦腰椎穿刺脑脊液一般不含血。(2)抑郁使用《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7〕进行诊断:①集中注意的能力降低;②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③具有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④认为前途暗淡悲观;⑤出现自伤或自杀的感念或行为;⑥出现睡眠障;⑦食欲下降。

1.3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相关诊断标准者;②既往无过敏史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③合并免疫功能异常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⑤临床资料不全者;⑥合并其他精神障碍者;⑦非脑梗死引起的抑郁障碍者;⑧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

1.4方法 ①对所有入选者进行MRI检查,确定其梗死位置及部位,仪器由美国GE公司提供。②记录两组性别、年龄、居住环境、文化程度、是否有医疗保险、睡眠质量、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是否异常、梗死位置、梗死部位、脑梗死次数、主要照顾者等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临床特征 431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双侧梗死占比最高,为47.56%(205/431),其次为左侧梗死,占比为35.50%(153/431),再次为右侧梗死,占比16.94%(73/431);梗死部位中,基底节区占比最高,为43.85%(189/431),其次为多发病灶,占比为28.54%(123/431),第三为脑叶区,占比为13.69%(59/431),第四为脑干区,占比为10.90%(47/431),最后为丘脑区,占比为3.02%(13/431)。

2.2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抑郁障碍情况 本研究经《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进行诊断发现,431例脑梗死患者合并抑郁障碍136例(31.55%),纳入合并抑郁组,未合并抑郁障碍295例纳入未合并抑郁组。

2.3单因素分析 两组居住环境、文化程度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抑郁组女性、年龄(>75岁)、无医疗保险、睡眠质量较差、神经功能重度受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梗死位置(双侧)、梗死部位(基底节区)、脑梗死次数(>2次)、主要照顾者(子女)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合并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单因素分析〔n(%)〕

2.4Logistic回归分析 女性、年龄(>75岁)、无医疗保险、睡眠质量较差、神经功能重度受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双侧梗死、基底节区梗死、脑梗死次数>2次、主要照顾者为子女是导致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1)。见表2。

表2 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由于人体凝血功能的改变,导致其动脉发生硬化和血栓产生,进而使动脉血管逐渐变窄,甚至发生堵塞,造成人体脑部供血量严重不足而发生急性脑梗死;极少部分患者由于其他疾病导致栓子进入其供应脑部血流量的动脉,从而打断血液的有效循环,导致脑部血流量急剧减少而发生相应脑组织损坏等情况〔8~10〕。

研究表明,每年约有1/3老年脑梗死患者易出现情绪消沉、意志活动减弱,甚至悲观厌世、思维迟缓等抑郁障碍的症状,其对患者的预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11〕。因此,临床上应引起重视。文献指出,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抑郁障碍与患者的梗死位置、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有关〔12〕。本研究结果其与上述研究相符。由于女性性格通常较为脆弱,无法控制自身情绪,且应变能力较差,从而导致女性在发生脑梗死时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意志低沉等抑郁障碍〔13〕。研究证实,随着脑梗死患者年龄的增加,其预后效果通常较差,从而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无法独立完成以往经常参加的活动,进而导致出现抑郁障碍〔14〕。此外,由于患者年龄越大,脑梗死发生次数越多,从而导致偏瘫、失语等临床症状越重,通常需要子女照顾日常生活,导致生活习惯改变,缺乏情感支持,造成患者心情低落。有文献指出,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越重,其合并抑郁程度越重〔15〕。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应及时采取针对改善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措施,降低受损程度,改善神经功能,从而降低出现抑郁障碍的风险。研究表明,双侧发生梗死和(或)基底节区发生梗死时,导致患者额颞叶-基底节-脑干复侧的神经环路受损,从而造成其调节情绪的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降低,进而增加发生抑郁障碍的风险〔16〕。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等多种因素均会加重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从而导致5-羟色胺能与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及相关通路受到严重破坏,使患者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意志活动减退〔17〕。脑梗死患者通常会伴随痴呆、偏瘫等后遗症,通常需要较多费用进行预后恢复,从而增加了无医疗保险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使其情绪日渐消沉。另外,有研究证实,良好睡眠不仅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的身体及脑力恢复,其对抑郁障碍患者的病情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8〕。因此,临床上应积极关注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质量,从而降低患者出现抑郁障碍的风险。

猜你喜欢
基底节血脂神经功能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超声诊断新生儿基底节区脑梗死1例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M1 段血管斑块特征分析的应用研究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