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跳水”游戏
——材料的创新组合让游戏更具趣味性

2020-06-30 01:33张莎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幼儿100 2020年15期
关键词:游戏规则梯子排队

文/张莎莎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案例背景

以往幼儿园平衡区的材料主要以梯子、攀爬架、木箱等器械为主,固定成一个模式摆放在场地上(见图1),从中班开始,孩子们就在这固定模式的器械上游戏,可是升入大班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都较中班时有了很大提高,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进行自主游戏并能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游戏。他们对这个固定的场地游戏不再感兴趣,每次玩不了几分钟,就有很多孩子转移目标,在草地上玩起了其他游戏,而真正玩梯子的孩子寥寥无几。

图1 固定摆放在场地上的材料

为了保证平衡区游戏的趣味性,我们尝试从“预设”走向“自主”,把固定在场地上的材料拆开,整齐地摆放在活动场地的旁边(见图2)。游戏时,孩子们可根据游戏的需要,自主选择材料组合建构。

图2 拆开摆放的材料

案例描述

场景一:户外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平衡区场地,只见他们有的两两合作抬梯子,有的三四个人一起抬攀爬架(见图3),还有的五六人一起推拉木箱,力气大一点的孩子就独自搬木板。Y小朋友在搭建过程中成了“小小领导者”,他指挥着搬运器材的小朋友摆放,并帮助他们把梯子两头的凹陷处卡在攀爬架上,如遇到不卡槽的地方,他会调整两个攀爬架的位置,一直到合适为止……当他看到别的孩子搬不动器械时,会主动喊来小伙伴帮忙。我不禁为Y小朋友的所作所为竖起大拇指:“Y,你真能干!”在一番忙碌下,一个复杂、原创的游戏场地就建成了(见图4)。

图3 幼儿合作建构

图4 幼儿重新创建的游戏场地

分析:从摆放梯子建构路线来看,大班的孩子群体意识比较强,会合作游戏,能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寻求同伴的帮助。Y小朋友在搭建路线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领袖气质”,发挥着安排、分工、协调的指挥作用,遇到问题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可见Y小朋友在游戏中有很强的自主意识。

场景二:梯子斜搭在攀爬架上,作为入口,为了方便上下,有的孩子在入口处摆放了三架梯子,紧接着又是梯子连接攀爬架,高低不平,增加了难度。Y小朋友在梯子的尽头,也就是在最后一个攀爬架的下面摆放了好几块垫子。只见他站在高高的攀爬架上,纵身一跳,腾空而起,然后落在了下面的软垫上。后面的几个孩子看到后都为之惊讶:“Y你好厉害呀!”“Y你真勇敢!”看到这一幕,我也很好奇地走过去问:“Y你是怎么想到的?”Y开心地告诉大家:“我在电视上见过的,这叫‘跳水’。”于是,我鼓励道:“Y你真有想法,能把看到的事情运用到游戏中,你做得很不错。”他开心地又爬上去给我演示了一次。他的这一举动吸引了更多孩子的参与,不一会儿梯子上排起了一条长龙,他们都想来挑战,体验“跳水”的感觉(见图5)。

图5 跳水游戏

分析:Y小朋友是班里一个比较活跃的男孩,大多数时候,孩子们都是在他的带领下玩游戏的,也比较让孩子们信服。今天又是他利用梯子和软垫创造了“跳水”的新玩法。可见,Y小朋友是一个善于观察、思维灵活且有胆识的孩子,他的合作和交往能力也比较高,还有较高的游戏水平。

孩子们从梯子的入口处一个接一个地走过梯子,站上“跳水台”准备跳水,Y直接省略了走梯子的过程,搬了另一个梯子搭在“跳水台”上,直接从梯子爬上“跳水台”,一遍一遍地“跳水”,部分孩子也跟着Y走了捷径,对“跳水”游戏情有独钟了。

就在他们玩得很尽兴的时候,从梯子上走来的孩子“告状”说他们不排队。“这该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游戏规则吗?”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L小朋友想了想说:“应该把这个梯子撤掉,从头开始,走过梯子再到跳水台上排队跳水,这样就不会有插队的了。”这一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孩子们马上行动起来,撤掉梯子,有秩序地排起了队,当有个别幼儿出现插队情况时,就会有人提醒。他们不推不挤,一个一个轮着爬上“跳水台”,然后腾空跳起,享受落地时的快感。每完成一次跳水动作,孩子们的脸上都会表现露出成功的喜悦。完成“跳水”的孩子马上又回到队伍后面,等待下一次“跳水”,大家一边玩一边相互提醒要排队,还有几个孩子自愿负责起摆垫子的工作。孩子们一遍一遍,周而复始地玩着“跳水”游戏,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

分析:从孩子们“告状”不排队到L小朋友想出办法,制订出一个简单的游戏规则:从头开始排队,走过梯子,然后跳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一起遵守这个游戏规则。可以了解到大班幼儿已经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自觉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整个游戏从开始到结束,这些孩子一直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游戏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由此可见,他们的专注力非常强,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高。

回应策略

1.关注游戏区活动材料的调整和创新组合。

教师发现幼儿对固定的游戏材料不感兴趣时,会把高结构的固定游戏设施变成低结构的游戏材料。游戏中,幼儿相互合作搬运器械、建构路线,同伴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玩出了适合自己的“跳水”游戏。

2.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更多鼓励、信任和放手,发挥他们在群体中的带动作用。

Y小朋友在此次建构游戏的开展中发挥着安排、分工、协调的指挥作用,遇到问题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解决。今天又是他利用梯子和软垫创造了“跳水”的新玩法。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像Y小朋友这样具备“领袖气质”的幼儿,他们有的有组织能力,有的有创意、想法,教师可在平时游戏中更信任他们,更放手些,让他们充分地去展现和表达,以此影响和带动其他幼儿。

3.尽可能鼓励幼儿自己面对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不排队”的问题时,教师没有站在成人立场给予他们一个结果,而是通过提问“你们有什么游戏规则吗?”把问题抛给幼儿,鼓励他们自主解决。从想出办法到制订出一个简单的游戏规则,再到得到大家的认可,问题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游戏规则梯子排队
偷换职场游戏规则
种梯子
怎样排队
木梯子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巧排队列
三角龙排队
梯云纵
游戏规则
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