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Ivor-Lewis与McKeown术式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2020-07-02 07:49丁泓杰李向楠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术式食管癌颈部

丁泓杰,李向楠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食管癌是全球第八大癌症[1]。在全球约80%的患者集中在非工业化国家。在亚洲及非洲国家发病率较高。在我国,食管癌的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地区、山西东南部、安阳地区、邯郸及潮汕地区[2],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加[3]。食管癌的预后不佳,其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20%[4]。鳞状细胞癌是常见的亚型,在60~70岁之间的老年人达到高峰。对于可切除的食管癌,首选的治疗方式目前仍然是外科手术切除[5]。以往对于食管癌的切除仍然是传统的开放手术,但是目前伴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微创手术被广泛推广,逐渐成为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6]。目前较为常用的微创术式为Ivor-Lewis及McKeown术式。本文主要比较上述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食管癌患者对其生存期、手术时间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1)经电子纤维镜检查并取活检病理结果证实为食管癌;(2)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严重的合并症,心肺功能可耐受手术;(3)病变未发生远处转移;(4)淋巴结转移<6个。

1.2 排除标准(1)病变发生远处转移;(2)多组淋巴结受侵犯;(3)恶病质;(4)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5)半年内发生过心肌梗死。

1.3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6年收住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600例,随访时间为3 a。600例患者均经电子纤维镜检查并取活检,病理结果证实为食管癌。根据微创术式分为Ivor-Lewis组与McKeown组,两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纳入患者的基本资料

1.4 食管癌微创手术方式Ivor-Lewis:患者全麻后取平卧位,头高脚低约30°,右侧肋弓与脐水平线腹直肌外缘1 cm处为术者主操作孔,游离出胃后,直视下制作管状胃;随后患者左侧卧位,腋前线第4肋间为主操作孔,游离食管后在右侧胸腔内完成胃食管吻合。McKeown:患者全身麻醉后行左侧侧俯卧位,第1个腔镜口放置在第右侧7肋间腋下线;腋前线第4、6肋间为主操作孔,肩胛下角线第7肋间作为助手显露食管的操作孔。手术先处理右胸部位,游离食管肿瘤与周围组织,清扫周围淋巴结;右胸手术结束后患者改为平卧位,腔镜下游离出胃并制作出管状胃;最后在颈部作小切口完成胃和食管的吻合。

1.5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理资料、生存期、肺部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及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进行比较。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满足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资料Ivor-Lewis组与McKeown组术后病理分型、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病理资料比较

2.2 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在改善患者的生存期、手术出血量、减少肺部感染等方面,Ivor-Lewis组与McKeow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vor-Lewis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McKeow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食管癌作为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在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一直以来,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式。但是手术切除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手术并发症,其中肺部并发症一直是困扰一线临床医生的一大问题。自从1992年Sabanathan等[7]报道了首例微创食管癌的手术后,微创手术方式治疗食管癌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术后恢复时间段等优点逐渐被临床医生所接受,目前较为常用的微创术式为Ivor-Lewis及McKeown术式[8]。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微创手术方式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在对生存期的改善方面,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无差异,其原因在于食管癌的生存期与其分型有关,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并无关联。理论上McKeown手术方式较Ivor-Lewis手术方式增加了颈部切口,手术时间会相应的延长,并且有增加肺部并发症的风险[9]。在缩短手术时间方面,Ivor-Lewis组与McKeow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Ivor-Lewis手术方式,经肋间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吻合相对困难、耗时增加有关。而McKeown手术方式颈部食管的游离和管胃的制作同步进行,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10]。虽然McKeown手术方式同Ivor-Lewis手术方式相比并不能改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缩短手术时间,但是McKeown手术方式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Ivor-Lewis手术方式。Ivor-Lewis术可直接将管胃固定于食管床,同时可在吻合完成后直视下冲洗消毒胸腔;McKeown术经胸腔上提管胃时,管胃的放置不确切,可能会改变事先放置的引流管位置,导致术后引流效果下降,导致肺部并发症的风险增加[11-12]。目前McKeown(颈部小切口胃食管吻合的胸腹腔镜切除术)是目前微创治疗食管癌使用较多的手术方式[13]。由于此手术方式需经颈部行小切口胃食管吻合,易损伤颈部血管及喉返神经。而对于Ivor-Lewis手术方式,是经胸腹腔镜食管切除,其吻合口不在颈部,尤其是下段食管癌的患者,因而不易损伤喉返神经。本次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微创手术在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是仍然需要关注其经济性,使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被患者所接受和认可。

对于中下段食管癌的治疗,全腔镜下Ivor-Lewis术和McKeown术均能达到肿瘤学根治的要求,并且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但相比之下,Ivor-Lewis手术方式在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控制上更有优势。

猜你喜欢
术式食管癌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