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2020-07-02 07:49李海威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雷珠体腔玻璃体

李海威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眼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为全球重要致盲性疾病之一,主要由糖尿病引起毛细血管损伤,造成眼部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眼底检查见纤维膜增生、玻璃体积血时,临床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1]。目前,23G玻璃体切除术为临床治疗PDR的首选方式,但手术过程中因血管纤维化、出血等导致手术剥离困难。雷珠单抗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可有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在眼部血管性疾病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8例严重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严重PDR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案分为常规组(44例)、研究组(44例)。常规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49~73岁,平均(61.23±5.02)岁;PDR分期Ⅴ期27例,Ⅵ期17例。研究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48~74岁,平均(62.09±4.74)岁;PDR分期Ⅴ期28例,Ⅵ期16例。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PDR分期)均衡可比(均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PDR相关诊断标准[3];②为单眼病变;③眼底检查见玻璃体积血、增殖膜形成或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落;④血压、血糖控制稳定;⑤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合并结膜炎等眼部感染性疾病;②既往眼科手术史、外伤史;③精神障碍性疾病,无法配合手术;④血液、免疫系统疾病;⑤合并其他眼部器质性病变。

1.3 手术方法

1.3.1术前检查 两组均完善术前检查。

1.3.2常规组 采用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依照内眼手术标准常规消毒铺巾,采用盐酸奥布卡因进行表面麻醉,采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冲洗结膜囊。距角膜缘后3.5 mm处做标准三通道巩膜切口,随后行23G玻璃体切除术。切除中央、后极部玻璃体,剥除增生膜,解除新生血管膜牵拉,并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于合并视网膜脱离、裂孔者,给予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

1.3.3研究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于术前采用雷珠单抗注射入玻璃体腔,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消毒铺巾、表面麻醉、结膜囊冲洗同常规组,采用1 mL注射器于8:00方位角膜缘后3.5~4 mm穿刺,将0.5 mg雷珠单抗注入玻璃体腔,穿刺完成后棉签按压10 s,给予泰利必妥滴眼液点眼,注入后3~7 d根据患眼情况行23G玻璃体切除术,方法同常规组。

1.4 观察指标(1)手术时间。(2)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眼压水平、黄斑厚度。(3)并发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血性房水、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发生率。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研究组手术时间为(75.26±6.91)min,短于常规组(103.51±8.36)min(P<0.05)。

2.2 眼压和黄斑厚度治疗前两组眼压水平、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黄斑厚度均降低,眼压水平无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水平及黄斑厚度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1 mm Hg=0.133 kPa。

2.3 并发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血性房水、前房纤维渗出经对症治疗后均逐渐吸收,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者术中接受氩激光封闭治疗。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加,DR因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病变造成持久性黄斑水肿渗出,严重者可导致失明。重度PDR病理特征表现为视网膜同增殖性纤维血管膜紧密粘连,造成视网膜水肿,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剥膜过程中易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4]。因此,选择适当手术方法对重度PDR患者至关重要。

相关研究指出,VEGF在重度PDR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PDR患者因机体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致使视网膜细胞过度分泌VEGF,造成新生血管大量增殖,玻璃体出血,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5]。雷珠单抗可以抑制VEGF的活性,进而阻断其生物学作用,避免新生血管形成及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减少视网膜渗出,进而促进新生血管消退。目前,临床对雷珠单抗在眼部血管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时间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于注入雷珠单抗后3~7 d根据患眼情况行23G玻璃体切除术,于术前降低玻璃体腔内VEGF水平,以减少视网膜血管渗出,进而减少术中出血,避免因出血遮挡视线。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提示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PDR,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过程中因出血需填充硅油,可引起轻中度高眼压,导致瞳孔阻滞发生,或因硅油进入前房造成眼压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两组眼压水平、黄斑厚度无显著差异,可见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并未造成患者眼压发生显著改变。

综上所述,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PDR患者,疗效确切,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雷珠体腔玻璃体
雷珠单抗联合Ozurdex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损失后的恢复规律及恢复期中轴器观察*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玻璃体后脱离需要做手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