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腔内凝固术对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

2020-07-02 12:26刘振发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患肢出血量下肢

刘振发

(开封市中医院 普外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大隐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下肢静脉疾病,是指大隐静脉呈曲张状态,发病率高,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静脉纡曲可导致软组织坏死、下肢溃疡,严重者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曲张静脉剥脱术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其创伤大,影响术后恢复。激光腔内凝固术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较广的微创方法,具有损伤小、疗程短、可靠等优势。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激光腔内凝固术对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79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15例,女24例;年龄40~76岁,平均(59.16±8.23)岁;病程2~15 a,平均(9.37±2.75)a;患肢部位为左侧23例,右侧16例;静脉分类系统(CEAP)分级为C5级4例,C4级10例,C3级12例,C2级13例。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39~73岁,平均(56.39±7.76)岁;病程2~14 a,平均(8.48±2.46)a;患肢部位为左侧21例,右侧19例;CEAP分级为C5级3例,C4级11例,C3级11例,C2级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患肢部位、CEAP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开封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经屈氏检查、下肢深静脉造影等确诊为大隐静脉曲张;(2)具备手术指征;(3)无手术禁忌证;(4)患肢表现为酸胀、沉重感等症状。排除标准:(1)CEAP分级为C0、C1、C6级;(2)继发血栓性静脉炎;(3)深静脉不畅;(4)感染性疾病;(5)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6)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7)血液系统疾病;(8)免疫系统功能障碍;(9)恶性肿瘤;(10)不配合本研究。

1.3 手术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曲张静脉剥脱术:切开患侧耻骨结节下皮肤,做1个切口,显露解剖组织,寻找到大隐静脉主干,并将其5个属支分离、结扎;切断大隐静脉主干,结扎近端;纵行切开内踝前上方1.0 cm处皮肤,显露大隐静脉起始处,将静脉剥脱器从近端插入,将小腿交通支分离至筋膜下结扎;分段切除曲张血管,缝合小腿各个切口,并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下肢;自股部由下向上将剥托器抽出,全程顺行剥脱大隐静脉;术毕,逐层缝合切口,并实施加压包扎。

1.3.2观察组 接受激光腔内凝固术:取站立位,在曲张浅静脉处做标记,采用硬膜外麻醉;于内踝关节前上方1 cm处,选择内踝大隐静脉起始部主干位置,采用18号套管针实施穿刺;采用静脉曲张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湖北武汉博激世纪,GIGAA)治疗;光纤导入曲张静脉,设置功率为12~18 W,脉冲为1.0 s,间隔时间为1.0 s,移动距离为2~3 mm;采用连续脉冲方式,开启激光,同步将光纤退出,每次后退0.5~1 cm,同时采用湿纱布垫压迫已行激光治疗的区域;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2 d。

1.4 观察指标(1)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2)应激反应: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3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3 000 r·min-1,15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NO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3)复发率。随访12个月。复发标准:经下肢深静脉造影显示,下肢内侧浅表静脉表现为伸长、扩张和蜿蜒屈曲,且患肢存在肿胀、疼痛、酸胀和沉重感。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观察组切口数、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2.2 应激反应术前,两组血清NO、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清NO、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比较

注:NO—一氧化氮;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

2.3 复发率随访12个月,两组均失访2例。对照组复发1例,观察组复发2例。观察组复发率[5.26%(2/38)]与对照组[2.70%(1/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81)。

3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是静脉血管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多与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等因素相关,从而引起浅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多伴有疼痛、肿胀、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2-3]。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曲张静脉剥脱术通过将曲张静脉剥脱,阻断静脉血液回流,减少瘀血,从而阻断静脉血管病理改变,改善病情,但其切口多、创伤大,且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术后康复较慢。而激光腔内凝固术利用激光纤技术,促使周围血红蛋白吸收足够能量,从而发生组织气化,作用于周围血管壁,促使血管内膜变性,导致管壁收缩及纤维化,实现管腔闭塞。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曲张静脉剥脱术相比,激光腔内凝固术创伤小,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且其手术切口少,术后瘢痕少,不影响美观,尤其适用于追求美观的年轻女性患者[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口数、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表明激光腔内凝固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此外,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激光腔内凝固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能改善患者预后。

TNF-α属于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IL-6是机体重要的多肽类细胞因子,两者均可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炎症反应。NO与血管内皮功能呈正相关,能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状态。大隐静脉曲张属于进展性炎症反应疾病,相关研究证实,血清IL-6、TNF-α、NO水平可有效反映机体应激损伤情况[5]。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3 d观察组血清NO、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激光腔内凝固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能减轻应激反应。同时,激光腔内凝固术应用时需注意:(1)术中将光纤置入大隐静脉腔内时,若多次穿刺不成功,可于直视下实施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2)光纤凝固起始点不可定位过高,以在腹股沟韧带下2~3 cm处最佳,以避免伤及股静脉,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利于预后;(3)术后应鼓励患者早期进行下床活动,并穿弹力袜至少6~8周,以减少复发风险。

综上可知,采用激光腔内凝固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患肢出血量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