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疗效

2020-07-02 12:26孙国琼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卫生巾电切术宫腔镜

孙国琼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手术室,河南 洛阳 471000)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增生过盛形成,可导致患者不孕,原因尚不明确,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密切相关,由于血管的异常增生,可导致息肉增殖,其水平的高低对疗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刮匙的方式)与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进行治疗,但其疗效存在一定的争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8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超声、MRI检查等确诊;排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年龄23~52岁,平均(33.56±3.12)岁。观察组:年龄24~51岁,平均(33.53±3.10)岁。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手术方法

1.2.1对照组 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于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手术,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尿常规等;全麻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置入宫腔镜;观察子宫的形态、大小等;将息肉从息肉根蒂处摘除,电凝止血;采用刮匙对宫腔进行搔刮,电凝止血。

1.2.2观察组 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前常规操作与对照组一致;采用B超监护,膀胱适度充盈,扩大宫颈置入宫腔镜;采用50 g·L-1的葡萄糖溶液膨宫;采用电极切除息肉(无生育要求者切除包括息肉、内膜全层及2~3 mm浅肌层;有生育要求者切除至功能层),电切功率为80 W,电流为60 W,采用电凝止血。

1.3 观察指标(1)手术相关指标及复发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2)月经量及VEGF水平。术前、术后3个月,采用月经失血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估患者月经量,收集患者1次经期所用卫生巾(≤20片),根据每张卫生巾的血染程度评分:轻度(1分),血染面积<整张卫生巾的1/3;中度(5分),血染面积占整张卫生巾的1/3~3/5;重度(20分),血染面积基本为整张卫生巾。血块大小评估:<1元硬币者为小血块(1分);>1元硬币者为大血块(5分)。根据卫生巾数量、每张评分得出最后总分(总分>100分)。空腹采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VEGF水平,试剂盒购自和锐生物。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及复发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17%(1/46)]低于对照组[22.22%(8/3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月经量及VEGF水平术前,两组月经量、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月经量、VEGF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月经量、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月经量及VEGF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比较,bP<0.05;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较常见的瘤样病变,患者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月经量增多等症状,部分患者无需采取任何措施,可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改变,在月经期可自行脱落;但直径为1.3 cm左右的息肉一般不能自行消退,需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刮宫术可剥除典型息肉,但由于操作的盲目性,可能漏刮体积过大或过小的息肉组织,加上息肉本身缺乏特异性结构,一但被刮碎很难对息肉做出诊断,因此临床多在宫腔镜辅助下进行治疗[2]。

宫腔镜可查看息肉全貌,直观息肉的位置、大小、数目及宫腔情况,从而对息肉进行较完整的摘除或切除[3]。本研究中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无明显差异,表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或电切术对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影响不大。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可减少术后复发率。分析其原因为电切术可将息肉从根部基底层切除,效果更佳。本研究中两组月经量均较术前减少,且观察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表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优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可减少术后月经量。通过高频电切技术切除息肉组织,且术中注射体液保持息肉的完整性,可降低术中穿孔的危险,利于改善症状[4-5]。本研究中观察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可降低VEGF水平。分析其原因为VEGF属于高度保守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而子宫内膜息肉与细胞因子失衡相关,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过度表达可导致局部血管过度增生,从而引起息肉组织增生,其水平的降低反映息肉生长被抑制。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更佳,可降低复发率,减少月经量,降低VEGF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卫生巾电切术宫腔镜
你的卫生巾上“黑名单”了吗?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充气式加温系统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低体温的效果分析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共享卫生巾的发展前景
卫生巾开包后应尽快用完
对卫生巾过敏必须“巾巾”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