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

2020-07-02 12:26龚玉勇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还原型胆碱药物性

龚玉勇

(鹤壁市传染病医院 结核科,河南 鹤壁 458030)

在抗结核药物使用中因药物本身或其他因素(药物代谢产物、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患者耐受性降低)从而导致的肝脏损伤,各种急慢性肝病是临床患者的主要表现[1]。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可适当选择解毒剂、抗炎保肝药物等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为解毒剂药物,而还原型谷胱甘肽为抗炎保肝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鹤壁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48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男17例,女7例;年龄33~64岁,平均(47.53±5.69)岁。观察组:男16例,女8例;年龄32~64岁,平均(47.47±5.7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鹤壁市传染病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中诊断标椎;②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2)排除标准:①心脑血管严重异常;②血液类疾病;③恶性肿瘤;④精神类疾病。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继续接受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373,规格:0.6 g)静脉滴注治疗,每次0.6 g,每天1次,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多烯磷脂酰胆碱(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684,规格:5 mL)静脉滴注治疗,5 mL多烯磷脂酰胆碱加入质量浓度为50 g·L-1的100 mL葡萄糖溶液中,每天3次,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1)肝功能指标:于治疗前、治疗 1个月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测试条、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测试条,采用干式化学法检测ALT、AST,使用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检测试剂盒,采用重氮法检测TB水平。(2)治疗期间药物不良(皮疹、头晕、失眠、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肝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ALT、AST、T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B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ALT、AST、TB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总胆红素。

2.2 药物不良反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2.188,P=0.139。

3 讨论

肝脏是药物聚集、转化、代谢的重要器官,大部分药物于肝内代谢,过程包括转化与结合两个时相(Ⅰ相代谢、Ⅱ相代谢),Ⅰ相代谢主要有氧化、还原、水解反应,Ⅱ相代谢主要是结合反应,某些药物在此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或致癌物质,造成肝损伤[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ALT、AST、TB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ALT、AST、TB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表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当患肝脏疾病时,肝脏的代谢活力受到严重损伤,还原型谷胱甘肽化学名称为N-(N-L-γ-谷氨酰基-L-半胱氨酰基)甘氨酸,是由谷氨酸、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的一种三肽,肝脏为其主要合成及代谢器官,进入患者体内后广泛分布于各器官。参与人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使人体获得高能量,能激活多种酶,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促进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是一种细胞内调节代谢类的重要物质。且其可与过氧化物、自由基结合,能够对抗氧化剂对巯基产生的破坏作用,从而使得细胞膜中蛋白质(含巯基)得到保护,酶(含巯基)不受到破坏,能与亲电子基与自由基等有害物质结合,从而产生解毒和保护细胞的疗效[4]。多烯磷脂酰胆碱主要用于肝病的辅助治疗,药物进入人体后90%以上的多烯磷脂酰胆碱在小肠被吸收,主要进入肝细胞,并以完整的分子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相结合,另可分泌入胆汁。患者受损的肝功能以及酶活力恢复正常可通过直接影响膜结构而达成,且多烯磷脂酰胆碱可将胆固醇转化为易代谢的产物,从而达到稳定胆汁酸角平衡的目的[5-6]。

综上所述,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改善肝功能,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还原型胆碱药物性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一种包埋氯化胆碱的微胶粉制备工艺
还原型锡酸铅粒度对Al/HM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及安定性的影响
浅议“药毒”与药物性肝损伤
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对拉萨裸裂尻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儿童药物性肝病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
素食或致胆碱摄入不足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有关两种还原型辅酶的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