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检出率的影响

2020-07-02 12:26肖畅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心房左心室颈动脉

肖畅

(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 超声科,河南 郑州 450041)

高血压性心脏病指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早期以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和左心室肥厚为主,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心肌收缩功能减退,最终发生心力衰竭。目前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UCG)为临床诊断心脏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其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有研究指出,在UCG基础上再次进行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有利于减少心脏疾病漏诊[2]。本研究探讨UCG联合外周血管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检出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38例;年龄39~70岁,平均(53.68±7.29)岁;病程1~8 a,平均(3.64±1.31)a;体质量48~85 kg,平均(63.72±7.83)kg。本研究经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齐全;(2)UCG及外周血管超声图像清晰。排除标准:(1)全身感染性及免疫性疾病;(2)精神疾病;(3)检查前3周左右发生急性感染;(4)脑、肺、肝、肾等其他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5)其他心脏疾病;(6)甲状腺疾病;(7)妊娠或哺乳期。

1.3 方法

1.3.1UCG检查 采用东芝阿波罗4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UCG检查。嘱患者平稳呼吸,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超声探头频率1.7~3.3 MHz,置于胸骨左缘第3~4肋骨间,选定左心室长轴切面,清晰显示左心室内外轮廓。定点测量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室间隔厚度,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缩短分数。随后进行四腔心切面检查,选择二尖瓣部,测量二尖瓣A峰、E峰峰值流速,并测量峰值间隔时长,计算E/A值及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再检查五腔心切面区域(心尖区),测量主动脉瓣流速。测量并记录3次心动期二维超声图像。

1.3.2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首先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指导患者平躺于检测台,适当垫高颈部,头部偏向检查对侧45°左右,检查左、右两侧颈动脉,详细记录颈动脉回声强度等数据。完成后进行足背动脉超声检查,指导患者屈曲膝关节,保持踝关节轻度跖屈位,详细观察管壁回声厚度、内膜光滑程度等。

1.3.3检查结果判定 所有检查结果均由两名资深超声医生共同分析,统一检查结果。左心室厚度>12 mm可判定为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内径>38 mm可判定为左心房增大。

1.4 观察指标(1)UCG单独及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检出率。(2)UCG单独及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心率失常、左心室肥厚、ST-T改变、主动脉弹性减退、左心房增大、主动脉扩张)的检出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高血压性心脏病检出率以及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心率失常、主动脉弹性减退、主动脉扩张、左心房增大及ST-T改变的检出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UCG及外周血管超声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UCG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为95.29%(81/85),高于UCG单独检查的81.18%(6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UCG及外周血管超声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的检出率UCG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心率失常、左心房增大、ST-T改变的检出率均高于UCG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UCG及外周血管超声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的检出率[n(%)]

注:UCG—超声心动图。

3 讨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为临床常见疾病,研究显示,70%的心力衰竭由高血压引起,及时检出并给予有效的治疗,对控制病情进展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既往多采用心电图、胸部X线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但阳性检出率较低,导致误诊、漏诊,延误治疗。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UCG得以在心脏疾病诊治方面广泛应用,具有无创无痛、方便快捷、图像清晰、可重复性强等特点,且具备实时显像和可连续观察的优势,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从多切面、多点对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进行检查和分析,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降低,E/A小于1,单独采用UCG检查存在一定的漏诊率[4]。近年来,外周血管超声逐渐应用于心脏疾病诊治方面,可详细检查颈动脉和足背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均具有位置表浅、易暴露、平直等特点,采用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血管结构及血流情况,与UCG联合能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有助于超声医生进一步明确病变情况[5]。本研究结果显示,UCG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高于UCG单独检查,且两者联合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心率失常、左心房增大、ST-T改变的检出率均高于UCG单独检查,可见UCG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检查能显著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且能进一步明确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

综上可知,UCG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方便快捷、无创无痛,能显著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检出率,且能进一步明确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在临床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心房左心室颈动脉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心房破冰师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慢性肾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应用进展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左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