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02 12:26霍晓果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卧床心率心肌梗死

霍晓果

(许昌龙耀医院,河南 许昌 461700)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脉急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病[1],发病初期易并发心律失常等,研究发现,75%左右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所以对于患者应进行全面监护,尽早治疗,并阻断各种诱因。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病情好转及预后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旨在观察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许昌龙耀医院收治的12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经动态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确诊,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4];②患者意识清楚;③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心力衰竭;②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等;③有手术史或近1个月内进行过大手术;④有精神疾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男38例,女23例;年龄48~68岁,平均(57.5±3.6)岁;梗死部位为前臂23例,前间臂16例,下臂12例,正后壁6例,高侧壁4例;合并基础疾病为高血压25例,高血脂症20例,糖尿病14例。研究组:男32例,女29例;年龄46~71岁,平均(59.3±4.1)岁;梗死部位为前臂21例,前间臂18例,下臂14例,正后壁5例,高侧壁3例;合并基础疾病为高血压27例,高血脂症21例,糖尿病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1)健康宣教。通过发放健康手册、口头讲解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特点、治疗及注意事项等知识,嘱患者发病24 h内不可随意活动。每周定期开展讲座,现场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2)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病情危重,患者容易出现恐惧、悲观等情绪,护理人员应态度亲切,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安慰鼓励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可通过播放轻音乐等转移患者注意力。(3)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调节病房温度、湿度,保证空气流通,减少家属探视,保证患者休息。(4)饮食护理。心律失常后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根据患者喜好制定食谱,心肌梗死后12 h内给予流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饮食清淡、易消化,限制钠盐的摄入,如厕时勿用力,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嘱患者戒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康复锻炼。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被动活动四肢关节,预防血栓形成。1周后,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取半卧位,床上翻身,进行床边活动及室内小距离活动,活动量逐渐增加。活动中若患者出现胸闷、气短,每分钟心率≥110次,停止活动,卧床休息。(6)定期随访。出院前记录患者个人信息,定期电话及上门随访,掌握患者病情,解答患者疑问,嘱患者注意诱发疾病复发的因素,如工作劳累、情绪紧张、吸烟饮酒等,注意适当活动,劳逸结合。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2)护理前及护理2周后,采用SAS、SDS量表评价患者的负面情绪,分值越高,负面情绪越严重;(3)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研究组卧床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2 SAS、SDS评分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下降,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P<0.05;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2.3 GQOLI-74量表评分研究组GQOLI-74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GQOLI-74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升高,常发生于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等交感神经活动兴奋时。该病早期容易并发心率失常,包括快速室上性心率失常、室性心动过速等[5]。研究发现,可能与心肌急性缺血、血管损伤、再灌注损伤等有关[6]。单纯快速心率失常预后较佳,但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

优质护理是指根据临床经验及文献等,总结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7]。本研究中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其中健康宣教可增加患者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率失常相关知识及治疗的了解,心理护理通过多种心理疏导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保证患者良好休息,提高舒适度,饮食护理可保证患者充足营养,增强抵抗力,康复锻炼通过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可促进侧支循环形成,预防深静脉血栓、便秘等并发症发生,增强体质,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定期随访可使医护人员较好掌握患者病情,随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指导患者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卧床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卧床心率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心率多少才健康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离心率
头低位卧床对恒河猴骨代谢、糖脂代谢的抑制效应及其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