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护理程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02 12:27吴珍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反应时间心率家属

吴珍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河南 商丘 476100)

心力衰竭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多由心脏病变引起,甚至完全丧失心排血功能,导致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出现淤血等症状[1]。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与护理,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且死亡率极高[2]。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改善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标准化护理程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9~77岁,平均(53.15±5.90)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6岁,平均(52.69±5.6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纠正酸碱、排痰、水电失衡,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及抗炎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及皮肤颜色,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及心电监护,并提前备好抢救药物及设备,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2)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知识及时安慰、疏导患者,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医护人员积极主动与家属沟通交流,获得患者理解与支持。(3)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禁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供给。(4)为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家属面对患者突发情况时及时做出正确处理;有效控制患者心率和血压,叮嘱患者避免受凉,注意保暖,并定时复诊,定期随访。

1.3 观察指标(1)抢救情况:院内反应时间和抢救反应时间。(2)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心率及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

2 结果

2.1 抢救情况观察组院内反应时间和抢救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比较

2.2 心率和血压干预后,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和血压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1 mm Hg=0.133 kPa。

3 讨论

心力衰竭具有死亡率高、疾病进展快等特点,且多由冠心病及心脏病等疾病引起,病理表现为搏血量不足、组织灌血量下降及心脏射血功能减弱,无法保证血液正常供应。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多以利尿、强心及扩血管为原则,加快心肌恢复速度,增强心肌代谢功能,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救治率具有重要作用[3]。

标准化护理程序是一种以满足患者身心要求、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目标的护理手段,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及计划性。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可使护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准确评估和判断患者病情,保障整个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迅速实行紧急救护,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院内反应时间和抢救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心率及血压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抢救反应时间,改善心率及血压,提高抢救率,促进患者转归。标准化护理程序通过医护与患者主动沟通、交流,促使护患良性互动,有效增进护患关系,改善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及专业能力,在护理过程中快而不乱,操作娴熟,做好基础的抢救护理[5]。在健康宣教方面,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提高患者家属认知能力,保障患者及家属正确面对突发情况,确保患者病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抢救成功率[6]。

综上所述,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可有效缩短院内反应时间和抢救反应时间,改善心率及血压,促进转归。

猜你喜欢
反应时间心率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心率多少才健康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离心率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离心率相关问题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利用脱硫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