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在终末期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02 12:27苗朋杜维丽吴淑贞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终末期安宁肝癌

苗朋,杜维丽,吴淑贞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血液肿瘤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肝癌为临床最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有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发肝癌患者60万左右,高居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1]。由于肝癌早期症状较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晚期,失去手术时机,患者深受癌痛、腹水等困扰,生活质量严重降低,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2]。本研究旨在探讨安宁疗护在终末期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78例终末期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53~78岁,平均(65.39±5.87)岁;病程2~10个月,平均(4.75±1.24)个月;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及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6例。研究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52~78岁,平均(65.10±6.21)岁;病程2~9个月,平均(4.58±1.17)个月;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及中专16例,大专及以上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选例标准(1)纳入标准:①病理诊断确诊为终末期肝癌;②认知功能正常,无沟通交流障碍;③预估生存期>3个月;④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③合并其他部位原发性肿瘤;④不能配合完成研究。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发放健康手册,开展健康教育,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积极进行并发症干预,适当给予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遵医嘱用药,保持良好作息等。

1.3.2研究组 于对照组基础上增设安宁疗护。(1)加强症状护理:评估患者癌痛程度,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配合音乐疗法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尽量减轻患者痛苦;根据患者水肿、食欲降低等症状,给予针对性干预,以缓解各项症状。(2)心理干预: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宽敞明亮,摆放绿植,营造良好住院环境;评估患者生理、心理承受能力,充分尊重患者权利及家属意见,优先由患者家属选择合适时机告知患者病情,随后由主治医生详细告知患者,并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引导患者倾诉内心感受,鼓励其于适当环境下宣泄情绪,嘱咐家属多陪伴患者,多与患者谈心。(3)死亡教育:寻找合适时机,与患者探讨对死亡的想法,聆听患者对死亡的认知,对其不正确观点进行纠正,告知患者死亡是人的自然发展过程,减轻患者对死亡的恐惧感。(4)灵性照护:指导患者把握当下,充分利用时间,多陪伴家人,嘱咐家属尊重患者宗教信仰,帮助患者完成未了心愿。两组均持续干预1个月。

1.4 观察指标(1)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包括抑郁、焦虑情绪,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总分均为80分,得分越高,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2)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Questionnaire version 3.0,EORTC QLQ-C30)评价,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2 结果

2.1 负面情绪干预前,研究组SDS、SAS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分值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对比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对比,aP<0.001;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2.2 生活质量干预前,研究组EORTC QLQ-C30分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ORTC QLQ-C30分值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

3 讨论

我国肝癌发病人数约占全世界肝癌患者的55%,且具有逐渐升高趋势,肝癌不仅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健康,同时也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随着病情日益加重,患者负面情绪逐渐增加,对其生活质量改善十分不利[3]。

有研究指出,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终末期肝癌患者癌痛程度,提高身体活动力,改善生活质量[4]。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较简单,虽能从多方面帮助患者缓解疾病痛苦及心理情绪,但缺乏针对性及实际性,改善效果不尽理想。安宁疗护以患者为中心,采取专业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照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人性化、专业化、个体化护理改善,能有效改善护理效果[5]。本研究将安宁疗护应用于部分终末期肝癌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取得较满意干预效果。(1)负面情绪方面:研究组干预后SDS、SA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终末期肝癌患者生理、心理方面均承受着沉重压力,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情绪,安宁疗护重点之一在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通过镇痛药物及注意力转移法帮助患者缓解癌痛,采用针对性措施减轻患者水肿、食欲降低等症状,有助于减轻患者生理上的痛苦,配合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减轻不良情绪,坦然面对自身疾病,此外,死亡教育能减轻患者对死亡的恐惧感,从而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积极面对生活。(2)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干预后EORTC QLQ-C30分值高于对照组。安宁疗护注重充分尊重患者个体特征,尽量满足患者生活、社会等各方面需求,引导患者充分利用剩余时间,多陪伴家人、多做有意义的事情,提高生活充实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可知,对终末期肝癌患者施行安宁疗护,能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终末期安宁肝癌
类风湿关节炎髋关节终末期受累髋臼内陷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分析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祖国和谐 家家安宁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采蜜忙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